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碳目标导向的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以兰州市为案例探讨低碳目标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途径。研究方法:模糊线性规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分析,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从碳源和碳汇两方面构建模型显示碳蓄积最大化优化解与碳排放最小化优化解基本吻合。对兰州市2005年以及规划目标年的碳蓄积量和碳排放量进行估算,与原规划方案相比,优化方案到2020年兰州市年均碳蓄积量可增加14.7万t,年均碳排放量可减少18.69万t。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设用地和林地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碳排放量约占97%,林地、耕地、牧草地是主要碳汇,碳蓄积量约占84%。研究结论:低碳目标导向的优化方案对于增汇减源的效果明显,可为规划方案今后的修编提供借鉴和补充,更好的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南昌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7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灰色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和FLUS模型,对2025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空间布局进行预测模拟,探究低碳优化目标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南昌市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一升五降”特征,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主要变化地类;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显著增加,但年均碳排放增加量有所减少,生态环境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2)2025年各地类结构更为均衡,有效杜绝了某种地类出现的持续减少或增加的恶性循环结果;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结构,碳汇较2017年增加了2.04×10^(4) t,充分兼顾了多方利益,有助于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3)在不同方位上,各地类数量之间的比例得到显著优化;2017—2025年不同地类主趋势方向差异明显,整体呈现西北—东南趋势。  相似文献   

3.
海门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对海门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有关规划控制指标。借助灰色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未来该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数据。寻求符合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效益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低碳理念下的南京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从发展低碳经济和转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出发,建立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ANP方法,障碍度模型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998—2009年南京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投入水平在发挥着主要作用,但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低碳水平的障碍度最大。研究结论:本评价体系较客观地反映了低碳理念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水平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望奎县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特征及存在问题入手,结合该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有关规划控制指标,利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出2015年分别在高、中、低经济效益目标情况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从综合效益及可行性两方面考虑,用层次分析法选择出未来望奎县最优土地利用决策方案,建成较好的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系统,力求合理配置土地利用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界定了城郊结合部范围,阐述了土地利用结构生态优化的概念;以福州市仓山区为例,选取1989,1996,2003和2010年规划期4个年段,从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实例分析;应用生态学思想,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目标,提出仓山区土地利用结构生态优化的措施并构建了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生态优化的一般模式以及应用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榆林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目标协同为导向,引入相对权益系数和生态价值服务当量构建出榆林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目标函数,并通过约束条件体现社会效益目标,运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出榆林市2020年土地利用的优化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榆林市耕地、牧草地面积略有减少,各类建设用地面积都有所增加,林地和园地面积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榆林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选择濮阳市作为分析对象,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目标,通过构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对2016年末濮阳市土地利用现状以及2020—2025年的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主要指标做出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标函数,同时采用制约条件反映社会效益目标。将效益最大化作为指导原则,得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三个备选方案。结果分析表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是最佳方案,优化后得到耕地面积是270 980.5公顷,满足了濮阳市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的要求,林地面积增加了17 180.61公顷,达到了林木覆盖率30.8%的要求。另外,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以及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促进了城市的开发。该方案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也实现了土地利用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新建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南昌市新建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及1997~2004年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构成,可见农用地面积减少迅速,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分析了经济、城市化、区位、土地制度政策等因素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市高新开发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提出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建议,探讨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机制。研究方法: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规划控制指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值,并借助CA-Markov模型求出2015年高新区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空间优化结果。研究结果:太原市高新区南部地区的农用地和其他用地主要开发为工商金融用地和居住用地,绿地、道路用地和林地也有扩大。研究结论:线性规划结合CA-Markov模型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广州市白云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有关规划控制指标,运用弹性规划的理论,建立灰色线性数学模型求解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最后,在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效益相互协调的情况下,通过综合比较选择最优方案,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市郊是城市向乡村过渡的地带,是城市化最为直接的地区,因此它在土地利用上具有其特殊性;从荆州市郊区经济建设与土地利用的矛盾入手,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分析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市郊区土地利用模式,提出了下一步工作中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具体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线性优化模型方法是一种在具有确定目标又有一定约束限制条件下,从所有可能的选择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模型方法,是应用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方法。本研究以六安市为例,通过运用线性优化模型分析六安市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和2015-2020年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并且对主要的社会经济指标作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六安市2015-2020年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的直接表达。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有较大减少,因此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六安市国土资源管理重点是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释放潜力,以补充耕地面积及为城镇扩张置换指标;并且有计划的科学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园地与林地面积。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统计数据、经验公式和碳排放系数,核算山东省2003-2012年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碳排放量;通过ArcGIS10.2聚类分析,揭示山东省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变异特征;并与以往山东省碳排放的研究成果、GDP相近省份的碳排放量进行对比,评定此次估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2003-2012年间,山东省从碳汇状态(-5.14×106t)转变为碳源状态(1.38×108t),增长率超过27倍;建设用地是最大的碳源,建设用地面积与碳净排放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42,林地(含园地)是主要的碳汇,但建设用地的边际碳排放量远远高于林地(含园地)的边际碳吸收量;山东省碳净排放量的时空格局差异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鲁中和鲁东地区的碳净排放量居高,林业生态较好的鲁西、鲁北和鲁南地区碳净排放量居低,处于碳汇状态的地市数目从2005年的10个减少到2008年的3个和2012年的2个;山东省的建设用地边际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数值,总体碳源/汇水平与江苏省相当,尚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生态敏感性分析指标体系,对沈阳市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并在ArcGIS支持下,进行空间叠置分析,生成生态敏感性分区图.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形成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平顶山市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河南省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当前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以平顶山市主要农作物为决策变量,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分析了平顶山市2005年和2010年的最佳种植业结构,提出了种植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将三门峡市作为研究区域,以2006年为基期年,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三门峡市规划年的人口、耕地、粮食产量、粮食单产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建立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对三门峡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然后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土地利用结构方案优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选出三门峡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芜湖市土地利用现状,对近年来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针对芜湖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从系统角度分析土地、人口、社会、经济、能源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并对武汉市2017—2030年不同政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模拟,为其低碳发展战略和低碳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结果:(1)建立的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有效的;(2)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武汉市的碳排放总量将保持逐年攀升的趋势;(3)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4)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都能够有效的减少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其中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相对来说更加明显。研究结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积极研发先进的低碳科学技术是武汉市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熵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信息熵原理,采用1996-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及各地市(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也不断降低;由于黑龙江省各地市(地区)土地类型比重差异较大,其利用土地的方式与程度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区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