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长株潭23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长株潭县域土地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得分进行测算,分析了2008—2017年长株潭23个县(市、区)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演变趋势,并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对土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长株潭土地生态安全均值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有所改善;(2)2008—2017年长株潭县域经济发展均值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长株潭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和相对差异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发展趋向于平衡;(3)2008—2017年长株潭县域耦合度均值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整体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4)2008—2017年长株潭县域耦合协调度均值整体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性逐渐增强,但研究期内尚未出现优质协调型城市且良好协调型城市也只存在于个别城市,耦合协调性有待提升;(5)2008—2017年长株潭县域耦合度空间格局类似,只有局部发生改变,整体呈现出由北向南递减的态势;(6)2008—2017年长株潭县域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由东北高,西北、西南和东南低演变为北高南低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趋势,为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构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2007—2017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过程与变化趋势。[结果]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呈现波动中增长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综合评价值除了2017年也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更大,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发展平稳,一直处于拮抗状态。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濒临失调衰退型—勉强耦合协调型—中级耦合协调型—勉强耦合协调型4个发展阶段。[结论]区域的生态环境调节能力逐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基本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向着协调发展的方向不断演进。未来研究区应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的绿色转型升级,优化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支撑体系,提升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构建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2001-2006年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风险级".进而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20个单项指标,发现经济因素是造成2001-2006年山东省土地生态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2006年、 2008年、 2010年、 2012年的调查统计数据以及"P-S-R"模型、熵权模型对河南省土地生态安全和绿色经济进行评价,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土地生态安全和绿色经济进行协调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2006-2012年间的土地生态安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形势依然严峻;绿色经济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地生态安全和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性从低水平耦合阶段发展演变到颉颃阶段,协调性从严重失调发展到濒临失调,总体来看耦合协调性不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佛冈县的土地生态的实际状况,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及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区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8—2008年佛冈县土地生态安全整体状况不断改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1998年的0.2567增至2008年的0.5858,生态安全水平处在从"风险级"状态转向"比较安全"状态的过程;从相关性分析来看,响应指标对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起主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使得土地生态环境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特点从自然、经济、社会三方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了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相关数学模型得出研究区域2007年土地生态安全值。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敏感级,系统受到干扰后较易恶化,土地生态安全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从数量、质量、结构、保障等4个方面切入,构建综合性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分析2005—2015年鄂尔多斯市10年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尔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值。参考已有研究成果与鄂尔多斯市实际情况划分土地生态安全级别。[结果](1)10年城镇化进程中,鄂尔多斯市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明显。其中,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其他土地面积有所减少;(2)从土地生态安全分项评价结果来看,数量安全评价数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微小变化,安全水平基本稳定;质量安全与保障安全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明;结构安全评价分值出现了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这与土地政策的倾向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从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值来看,鄂尔多斯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已由2005年的临界安全水平提升至较安全水平。[结论]鄂尔多斯市整体生态安全水平正在逐年改善,但是仍未达到理想安全状态,在今后的土地利用中应继续加大土地生态安全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西北生态脆弱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及动态演变趋势,文章借助三角模型从经济持续性、社会和谐性、生态合理性三方面选取19项指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兰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持续性指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非社会和谐性指数和非生态合理性指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土地生态安全状态由不安全状态(2008—2015)向弱安全状态(2016—2018)转变;土地生态安全趋势呈现很安全—一般安全—很安全的波动发展趋势。(3)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城市绿地面积、工业三废的治理是影响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4)兰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逐年变好,并朝好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对双鸭山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以土地生态压力、生态状态和生态响应为子系统,共选取了23项指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和协调度分析法,对研究区2002—2007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在0.2~0.5之间波动上升,土地生态安全处于危险状态,但总体仍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区内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并可以通过提高土地生态安全协调度的方式来提高区域土地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土地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研究力度逐渐增大。文章基于DPSIR模型构建沈阳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对沈阳市2010~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2010~2017年)沈阳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呈现"较安全—不安全—较安全"变化过程;(2)研究期内(2010~2017年)土地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土地生态安全驱动指数、状态指数、影响指数和响应指数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为沈阳市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部地区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综合评价法、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水平及经济、社会、生态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对比分析。[结果]2007—2017年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逐年提升的态势,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发展增幅表现为社会经济生态的总体态势;研究期间3个系统的发展始终保持在[0.800,1.000]的高度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在0.554~0.779波动,由勉强协调发展为中级协调,协调质量总体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方向迈进;各地区3个系统发展的进程并不同步,短板类型总体沿着"社会滞后—经济滞后—生态滞后"的轨迹演变。[结论]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总体趋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的恶化逐渐成为多数省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3方面因素分别选取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比重、森林覆盖率、耕地中旱地比重、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化肥施用量、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灌溉面积;城市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13个指标作为巴中市土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相关指标数据及公式得到计算结果,结果显示:巴中市2008年、2011年和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817,0.828,0.832。然后,对巴中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其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基本处于上升趋势,并处于良好级(0.8T≤0.9)。最后,根据上述评价分析,分别针对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经济及社会因素3方面给出巴中市土地安全实施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入手构建适用于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与变异系数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水平及各指标权重,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划分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两两间耦合阶段与协调类型,研究表明:(1)黑龙江省西南部土地利用效益高于东北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呈现明显的等级层次性,其中大庆与哈尔滨经济、社会效益居于首位,黑河与牡丹江生态效益最高;(2)黑龙江省生态-社会效益耦合协调强度大于经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低,多数城市处于拮抗耦合,仅伊春与黑河的经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低水平耦合;(3)黑龙江省西南部的协调程度整体高于东北部,其中仅哈尔滨与大庆土地利用效益为协调状态,其余城市均为失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价兰州市生态安全水平,研究近年来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可取之点和疏忽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利用经济—环境—社会(EES)模型框架构建兰州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利用物元模型对兰州市2010-2018年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8年兰州市生态安全水平发展趋势表现为"临界安全—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 喀斯特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典型喀斯特地貌类型覆盖区—遵义市为研究区域.从土地生态安全角度出发,基于环境—经济—社会(EES)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聚类综合评价方法,对遵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各地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可分为3大类:土地生态安全低度风险区2个,中度风险区2个,高度风险区10个.遵义市应...  相似文献   

16.
论文构建了闽江口湿地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复合系统耦合度模型和协同有序度模型,对2010-2017年闽江口区域的耦合度、协同有序度进行量化研究,并基于灰色GM(1,1)模型对未来四年闽江口区域协同发展状态做出预测。结果表明:经济与社会系统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间的耦合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向良性耦合状态发展;随着闽江口区域经济、社会系统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呈先降后升的U型演化趋势,复合系统从非协同发展过渡为低协同发展;如果缺乏具有协同效应的巨涨落机制促进复合系统的跃迁,未来四年内闽江口区域将继续处于发展非协同或低协同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云南省是我国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探究其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有利于把握农业发展的方向,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耦合模型计算得到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根据协调度水平划分等级,最终确定云南省协调发展水平。[结果](1)2007—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呈阶梯式上升的趋势;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综合评价值呈波浪式曲线;2007—2011年资源污染治理水平综合评价值急剧下降,2011—2016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2007—2016年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阶段。(3)2007—2009年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处于低度协调耦合, 2010—2012年两者处于中度协调耦合, 2013后过渡到高度协调耦合。[结论] 2007—2016年云南省农业资源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向良好态势转变,目前处于高度协调耦合。虽然耦合协调度较好,但耦合度较低,因此,应该积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城乡一体化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探究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及效率,有助于对今后发展策略及规划的提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城乡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生态一体化4个方面系统构建评价体系,对2007—2017年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展开评价,进一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测算了该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效率。[结果](1)2007—2017年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分值整体上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由2007年的0.148提高到2017年的0.821。其中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分值也呈递增趋势,城乡空间一体化和生态一体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波动,但整体发展势头良好。(2)2007—2017年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纯技术效率均为1.000,综合效率的变化趋势与规模效率表现高度的一致性。(3)2009年和2011—2013年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000,存在投入过剩和产出不足的现象,规模效益递减。2014—2017年投入和产出达到了最优状态。[结论]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发展效率处于良好的状态。进一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空间、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国外生态修复研究的重点进展和主流共识,为把握未来生态修复研究的前沿态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按照生态修复的"目标导向—技术方法—成效评价"的框架进行梳理,现有研究在生态修复的对象及尺度、生态学及社会经济文化目标、各类型生态系统及要素的修复技术方法、成效评价维度及指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总体而言,目前生态修复研究存在理论—实践—政策之间知识转移欠缺、生态学与社会经济学科交叉研究不足、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缺乏等问题。研究结论:理论—实践—政策耦合研究、生态学—社会经济学科交叉研究、气候变化—生态修复联动研究等可能是未来生态修复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耦合关系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熵权法构建适用于该区域二者耦合关系分析的耦合度模型,对海南省2013~2017年的生态旅游和精准扶贫多指标进行分析,评价近年来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及发展趋势,并结合二者的权重值和耦合评价值的变化趋势对其未来耦合关系发展做出评价。结果表明:(1)海南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于2013~2017年间基本呈上升趋势,受政策推动力影响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综合发展水平的变化态势都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程度。(2)海南省生态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耦合度于2013~2017年间,经历了勉强协调到严重失调、再到基本协调,协调作用总体由弱变强,发展态势良好,但整体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