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城市周边耕地多功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探索城市化影响下城市周边耕地多功能的现状,分析其空间差异,为耕地保护及城市周边耕地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耕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和景观4个功能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加权求和法计算单一功能和多功能值,并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对沈阳城市周边50个乡镇(街道)的耕地多功能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沈阳城市周边耕地的多功能性空间差异较为明显。生产功能远郊平原区最强,远郊山区和近郊区较弱;生态功能总体偏弱,个别乡镇较好;距离城市越远,社会功能越强;景观功能近郊区较强,远郊区较弱。(2)耕地的生态、社会和景观功能主要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生产功能受地形和距市中心距离的双重影响,而多功能则受地形、距市中心距离及各乡镇(街道)耕地主导功能等的综合影响。(3)沈阳城市周边的大多数耕地以农业生产为主导,景观文化功能整体相对较弱。近郊区耕地生态功能所占比重较大,但社会功能比重较小,远郊区则与之相反。[结论]沈阳城市周边耕地多功能性空间差异较为明显且不均衡,应科学规划城市周边耕地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协调耕地各功能的关系,促进耕地多功能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大连市金普新区主城区2015年城市建筑数据为基础,利用城市景观二维聚集度指数,提出了城市景观三维聚集度指数,从多空间尺度,分析了城市景观聚集度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主城区景观聚集度指数分布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景观聚集度大小与区域功能有关,工业区较低,居住区和商区较高,其中商居混合区出现最高值;大连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3.
运用田野调查法,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武汉城市圈内31家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湿地公园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交通通达指数分析圈域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湖泊型湿地生态系统典型、生物景观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美学价值高;圈域整体交通通达性较好,武汉市的核心集聚效应明显。从空间结构、区位特点、核心功能、产品内涵、功能分区和典型代表这6个层面构建景区依托型、生态农场型、生境保育型三种典型的延展整合模式,为城市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湿地认知水平的逐渐提高,许多项目开发中,开始利用对自然湿地现状进行改善,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环境带来更好的感观和功能服务.城市湿地景观公园,能够全面保护城市湿地、缓解城市人口增长对空间的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城市湿地的众多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持续性的应用湿地资源,最终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DPSIR模型的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城市地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为相关规划与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 GIS空间分析法,综合适宜性评价与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结果:基于DPSIR模型分析天津市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压力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综合适宜性状态,基于此划定经济发展优先、生态保护优先和协调发展三个土地空间配置方案,并对三个方案进行景观健康影响评价,发现以协调发展方案进行城市建设对未来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最小,因此建议选择协调方案作为天津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和功能分区的首选方案。研究结论:基于DRSIR模型进行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研究者针对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特点选择评价内容与指标,而且可定量化评价土地空间配置方案的潜在生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地空间配置优化方案选择中的人为主观因素,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卜晓璇 《山西农经》2022,(4):155-157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长期形成的居住环境,与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生活理念等因素有着深度关联。在城乡一体化战略下,发展农业经济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在传统村落结构基础上,对庞大的公共空间景观资源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是乡村规划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以江南地区为例,立足于该区域传统村落及农业经济概况,提出公共空间重构下的农业经济发展举措,并针对如何利用景观资源优化村落公共空间的问题进行构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兰州市为例,在遥感与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选取斑块面积、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等有代表性的景观指数,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实现了典型河谷型大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分析.各景观指数的变化,均表现出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也表现出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殊性:由于城市空间扩展深受河谷地形限制,只有通过增加土地利用强度相对缓解城市用地的紧张,土地利用强度增加又导致了斑块破碎化,分维数降低等景观空问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景观特征、人口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权属关系四方面选取指标,利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乡交错带地域进行识别,并以沈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城乡交错带空间格局、用地构成和用地结构三方面对沈阳市城乡交错带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演变规律。该研究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规范城乡交错带土地管理与开发、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玥  徐慧  谢佩琳 《水利经济》2020,38(1):80-84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的主要公共场所、景观游憩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发挥城市滨水空间的游憩功能,打造滨水游憩空间越发重要。在梳理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概念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水陆统筹角度,根据多学科理论,辨析了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简称"六位一体")六大综合治水理念与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的关系,探讨了基于"六位一体"的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思路和要点,并以沂源县螳螂河城区段展开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拓展,城郊生态保护区空间特征和功能逐渐被人们认识,城郊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及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城郊土地利用现状,了解了不同地区城市发展状况及居民用地需求。通过对城郊生态保护区的概念和起源以及空间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城郊生态保护区从城郊系统空间角度具有系统性、多样性、生态功能空间分异、区域空间相关等特征;城郊生态安全从环境问题角度具有区域性、动态性、综合性和挑战性等特征。该文最后从城郊土地的利用以及开放发展方向、城市与郊区整体生态体系规划、城郊长效动态监测机制和管理制度以及城郊生态保护区与城市合理干扰互动等方面为生态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管理及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泉州市东海新区为例,通过确定规划区主要的景观过程,划分生态功能区域与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建立保障地域特色的生态基础设施,在宏观尺度上建立洪水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和游憩景观安全格局等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形态,并整合这些安全格局以引导和框限城市新区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通过研究提出了以山、海、江、城为地域特色的景观格局,以"三源四廊"为景观结构的生态与景观安全格局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2.
孔建华  杜蕊  王皇  阿灯 《致富之友》2010,(8):98-103
三北京创意工厂的布局特征与发展模式工业厂区的经济再利用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建设的重要景观。改造利用工业厂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从以798厂为核心区的泛798艺术区,到首钢工厂群,以及更多的散布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工业厂区,形成城市创意产业和文化建设的风景线。学者于雪梅(2006)指出,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的工业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是历史遗迹和新的时代精神的结合,是城市风格与活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结合乡村生态这一概念,对乡村景观生态理论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从小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分析研究农村景观的空间联系、景观结构与要素、景观功能、人们的日常活动与景观间的影响和变化、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新农村的生态规划建设与管理,力求探索出宜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景观生态格局及建设途径。为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规划与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资源枯竭型城市不只是面临着经济的转型,同时也必须面对经受采矿活动扰动的生态系统的重建与发展。本文以淮北市主城区采煤塌陷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自然、社会经济及采矿扰动条件的基础上,筛选参评因子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损害程度进行了评价,明确了主城区内受损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格局,为下一阶段城市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编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朴门永续农业在城市生态住区的发展策略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城市扩张带来的全球环境危机和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期望,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思考。朴门永续农业将食物生产系统重新引入城市空间,以期为生态住区建设和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设计指引。[方法]基于文献和相关案例研究,从设计理论和实践方法两个方向探索了朴门永续农业在城市住区环境中的整合模式与方法。[结果]朴门永续农业在可持续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宜居社区、城市与社区建设4个维度均能产生积极作用;朴门永续农业在城市生态住区的构建必须明确相应的设计策略、设计目标和原则,并从分区规划、空间设计和物种选择3个方面重点阐述朴门永续农业在城市生态住区的设计内容和方法;在城市住区可以从节点型景观层、组团级景观层以及中心景观层3个层面渐进式地展开整合设计。[结论]基于朴门永续理念的城市生态住区建设可使住区环境成为一个具有复合生态效益,宜居又可持续的环境系统,并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土地利用的置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城市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着土地利用结构扭曲、功能混杂、空间拥挤和利用率低下等状况.提出必须通过土地利用机制变换,产业调整等对土地利用进行结构与空间的置换。置换中应处理好土地供应计划、城市布局、旧城开发与新区建设关系及土地空间利用的适宜强度等问题,以实现城市土地利用中的良性、有序、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含义与内容、结构与要素、原则和步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研究应以当前城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以未来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三大趋势:长远景观、健康景观和艺术景观为主导方向,积极结合新兴学科技术,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景观生态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者了解一个城市最直观的窗口。本文把现代城市广场的功能按照不同主体进行分类和比较,并重点分析城市广场针对游客的旅游景观功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农地景观游憩功能日益重要。因此,科学评价农地景观游憩功能并认识其空间异质性,对于充分发挥农地景观游憩功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武汉市为例,从自然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和景观基础设施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确定指标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工具获得武汉市农田景观游憩功能供给能力的空间分布图并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武汉市中心的周边地区为武汉市农地景观游憩功能供给能力高值集中区;而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南部地区,武汉市农地景观游憩功能供给能力则普遍较低。(2)从整体上来看,武汉市不同行政区都有较好的游憩功能供给潜力。因此,武汉市农地景观规划布局不必拘泥于行政区划,规划布局时应有效利用现有农地景观,游憩功能评价是有效促进农地景观规划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庆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对大庆市1978~2001年5个时段的TM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大庆市土地利用图;据图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景观格局分析,利用GIS软件计算出大庆市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破碎化、斑块形状、分离度、优势度、均匀性及多样性等景观指数,并对大庆市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进行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一个典型的石油型城市,大庆市景观格局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