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贤金 《中国土地科学》2020,34(12):105-110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学科建设的时代演替,阐述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学科建设的迫切性,提出新时代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为国土空间规划学科建设提供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 空间规划及规划学科的发展趋势,先后经历从生产力布局为引导,到以城市发展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布局需求,再到以 生态文明为主导的国土空间格局重构;(2)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学科发展面临学科类型的分支性现实与综合性需求、 学科发展的继承性现状与创新性需求、学科支撑的部门性特征与战略性需求三方面矛盾需要协调;(3)海外国土空间 规划学科具有差异化发展、注重引导学科自治、服务社会需求以及重视职业教育的特点。研究结论:构建“1+X”互为 补充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学科群体系;打造“专才 + 通才”的国土空间规划学科新型知识体系;推进“大学教育 + 行业 需求”的国土空间规划学科新型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成立自然资源部并确定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背景下,分析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以碳循环过程与国土空间要素的耦合关系为切入点,提出面向全域全要素的低碳国土空间规划机理、多尺度规划方法与全过程规划路径,以期为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治理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基于对“碳循环—空间要素”耦合关系的剖析,提出了低碳国土空间规划的“起点—原则—工具”机理;(2)构建了面向全域全要素的低碳国土空间规划方法,通过“三区—地类—地块—单元”的多尺度规划,实现对碳源汇“总量—结构—格局—强度”的多维度优化;(3)设计了全过程碳管制的低碳国土空间规划路径,通过“低碳目标引导—碳核算支撑—碳约束管控”,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履行碳治理职能。研究结论: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其指标体系、支撑技术及实证效果等仍需进一步深化,以实现从低碳理念的深入认知向规划设计的实用方法转变,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5.
6.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蓝图,也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2019年5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确立了"五级三类"的规划编制体系。当前,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紧张编制过程中,规划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目前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编制方法及流程,并就不同流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宏平 《山西农经》2020,(2):28-28,30
国土资源是国家最为宝贵的基础资源之一。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科学、有效,能够进一步推动国土资源管理高效化。概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和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为相关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立足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的基本内涵、总体思路与逻辑框架,为国土空间规划现代法治的研究和实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的本质就是国土空间规划的"良法"和"善治",应当遵循"良"的价值理念与"法"的完整体系、"善"的思维意识与"治"的秩序机制的总体思路来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框架;(2)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良法"体系包括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地方法规规章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规划成果体系,"善治"平台则包括规划编制审批、规划实施监督、规划信息平台和规划工作平台。研究结论: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的逻辑框架,提出完善和健全规划治理体系的具体路径,有助于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现代法治进行顶层设计,以及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法治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析数字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转型趋势和路径,为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空间规划顺应人类文明发展不断演替,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阶段分别对应空间规划的思想萌芽期、繁荣发展期以及转型升级期。(2)新时代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构建了“五级三类四体系”总体框架,划定了三条控制线,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开展了规划标准体系的再构建。(3)数字生态文明时代“数字化”与“绿色化”特征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智化”与“数治化”转型。(4)为应对国土空间规划“数智化”转型挑战,应从建设规划实施制度体系、研发绿色智慧的国土空间治理决策模型、探索“两山论”双向转化路径等方面,深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数治化”转型。研究结论: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文明将持续推动国土空间规划迈入智能化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智化”技术转型与“数治化”治理转型将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体系表述的形成脉络及内在逻辑,并从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视角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未来趋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具有“区域”和“要素”双重特性,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旨在解决传统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缺乏统筹问题。从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到国土空间体系的演变,实质上是不断推进迈向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要素”统筹的国土空间治理。在构建国土空间体系的指引下,国土空间治理既要聚焦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绘就国土空间协调发展蓝图,又要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做好国土空间治理的“区域—要素”统筹。研究结论:面向国土空间体系构建,国土空间治理未来应做好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区域—要素”统筹治理。  相似文献   

11.
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引领下,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为依托,从农村经济区域间发展不协调、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难题等方面,剖析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困境.并提出整合农村特色资源、国土空间规划中新技术运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两个策略,以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应对快速城市化给规划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弹性空间”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热点。资源的空间特性,其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最终会传递到空间上形成弹性空间,因此,探索不确定条件下土地资源优化的弹性空间划定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研究梳理了“弹性”与“弹性空间”的理论发展与基本内涵,确定了“刚柔并济,弹性优化”的原则。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从“现状地表”和“适宜性评价”两条数据线,构建“弹性空间”的划分路径,并以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为例在规划中进行了实践。[结果](1)在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分的刚性区域包括:由基本农田和优质耕地形成的农业空间,由生态红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区域形成的生态空间、由现状城镇及其扩展区域形成的城镇空间,可保证1—2年内的用地指标都在刚性区域内。(2)划分的弹性区域包括:未来可优先开发的农业/城镇区和后备开发的生态/城镇区,也有未来农业和生态的相互转换区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结论]研究表明弹性空间是资源优化配置不确定性在空间上的表现,弹性空间划定可提前感知并应对不确定性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规划政策有效性。研究为空间规划中弹性空间划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加快,国家关于顶层规划已经完成,即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城市规划已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未来一段时间,这种体系会进一步深化.在百年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经过实践总结和经验思考,已经形成具有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使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  相似文献   

14.
国土空间规划的多目标协同治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亟需多目标协同治理,本文基于当前空间规划多目标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构建实现多目标协同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理论分析框架,讨论国土空间规划多目标协同治理应持续关注的方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和推理演绎法。研究结果:(1)当前空间规划存在规划目标体系需要明确、规划管控指标阈值缺乏科学测算依据、对"规划空间"复杂系统的认知尚需提升等问题;(2)国土空间规划的多目标协同治理,一要强化规划多目标的衔接与量化,二要针对关键要素强化管控指标集构建及其阈值测算,三要利用系统优化模型进行情景分析来辅助多目标规划决策,四要从规划"目标—指标—管制"协同方面构建多目标治理机制。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规划多目标协同治理是制定科学规划方案与实施有效治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第一个获批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是江苏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省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工作长期以来一直由国土、林业、水利、农业、环保等不同部门分别进行,缺乏有效衔接,致使自然资源的界定不清晰、管理权责存在交叉重叠,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给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不小阻碍。本研究基于文献综述,明确自然资源的定义内涵,总结归纳现有研究中自然资源的分类体系,借鉴国外自然资源管理的成熟经验,有效衔接相关规划中自然资源管控的具体要求,依据"综合性、事权化和一级并列"的原则,构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为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奠定基础,为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不同类型,比较和分析适合中国现阶段发展需要和制度基础的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统合模式,为研究制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总体性法律探索可行进路。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化、法治化和制度化离不开立法统合,但是现行国土空间规划分散立法模式存在现实局限性,无法回应“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性法律”这一根本要求。结合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的阶段性和既有立法的制度基础,适度法典化是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统合更为合适的路径选择。研究结论:(1)在制度特征上,寻求开放性与封闭性、稳定性与回应性、调适性与渐进性的适度均衡;(2)在立法形式上,初期阶段通过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法》凝练共识规则和一般原则,在法典化时升级为《国土空间规划基本法》;(3)在体系衔接上,合理衔接与宪法以及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体系划分。  相似文献   

18.
国土综合整治修复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也是自然资源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整治修复潜力评价和综合整治修复分区是工作关键。本研究梳理了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综合整治修复主要内容,界定了国土整治修复空间类型,提出了整治修复潜力评价和适用不同情景的综合整治修复分区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提供关键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揭示生态空间的概念内涵与认知局限,探讨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空间管制分区优化逻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生态空间具有实体、功能、管理等多维属性,蕴含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样性、生态空间功能的复合性、生态服务价值的人本性三重内涵;(2)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认知存在三方面的局限,即价值取向上难以统筹要素、功能与格局,操作模式上忽略社会文化功能的权衡,实施路径上未能建构分级分类体系;(3)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空间管制分区提出了底线保障、精细治理、人本服务三个层次需求;(4)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可遵循以生态功能为研判依据、生态要素为空间载体、分级分类高效管理为落脚点的理论逻辑,建构以功能权衡、要素统筹、分级分类为次序的实施路径。研究结论:深化生态空间的理论认知,厘清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核心需求,优化生态空间管制分区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才能有效地支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空间治理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分析法,结合当前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在区域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的唯一亮点、国土空间开发程度还有巨大发展空间、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协调发展新思路已经形成、国土空间规划是其基本内容和保障的背景下,发现乡村振兴背景下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问题。国土空间规划要满足“稳增长、促协调”的要求,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要求,满足国土空间“多规合一、一张图纸、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借鉴国外国土空间规划的经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可依据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编制空间发展规划,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革新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行政体系,树立科学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设计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