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的封建中央集权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东厂与锦衣卫的设置便是明朝封建中央集权下的一个产物。在皇权专制下,明朝中后期的东厂与锦衣卫在法律之外滥用职权,不仅破坏了封建法制的正常司法秩序,也深深地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使得明朝法制黑暗残酷,弊端丛生,也加速了明朝最终走向灭亡之路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明代的中国,在政治上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晚期,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都发生了与历朝相比极为深刻的变化,可以将这段时期看作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段三百余年的历史中,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同时还有统治者颁布的各种经济政令和推行的种种改革,整个明朝的经济呈现鼎盛之势。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货币政策,明朝时推行的货币制度主要是白银、铜钱和纸钞。由于历史原因的限制,与今天世界各国流行的信用货币制度相比,自然有众多的局限性。但设想一下,如果明朝实行了现今的信用货币制度,那么明朝的历史甚至中国的历史或许会改写。  相似文献   

3.
张弘 《商》2012,(6):196-197
在《欧洲自由主义史》中,意大利政治哲学家拉吉罗多次引用了斯塔尔夫人的名言:"自由是传统的,专制才是现代的。"我们今天所谓的"传统",早已在时间长河中经历了无数变迁。每一代人均处在一个变迁的传统之中,同时也在"创造"传统。中华帝国经历两三千年的皇权宗法专制之后,专制已经成为"传统"的一部分,而自由则变得陌生。中国和俄罗斯,在历史上都是专制传统悠久、专制文化基础深厚的国家。时间维度上的长期专制,以及空间维度上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两个大国的现代转型成为一个难题。新近出版的左凤荣、沈志华的  相似文献   

4.
封建地主?     
秋风 《中国海关》2008,(11):80-80
封建制下不可能有专制,有专制就无封建;有封建就无地主,有地主就不可能存在封建。人们不假思索地使用“封建地主”、“封建专制”这样的词汇,是违背历史基本事实的想象,是思想偷懒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赵丹阳 《商》2014,(12):84-84
缔造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李世民曾经发过这样一番感慨:“朕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君臣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妥,可极言无隐。倘君臣相疑,不能各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不过即便朝野上下能够做到“义均一体,协力同心,极言无隐,各尽肝膈”,也不过是回到了“开明专制”的老路上,其政权级别也只能被划归到“封建帝国”或“老大帝圜”这一标准上,根本谈不到临近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更何况,古之为帝王将相者,能达到李世民、虞世南、褚遂良、魏征这种程度的,根本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则民众不外乎又回到了“庸主专制”、“衰主专制”、“亡主专制”等“天下倒悬、危如累卵”的腐朽专制统治格局之下。  相似文献   

6.
Grey 《市场周刊》2009,(9):107-107
一个民族,大约没有像现在的中国这么迷茫的时候了东方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是诸侯分封的局面,因为是诸侯贵旗的分封模式,专制力度不是很大,人的个性精神就高涨一些,跟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比较容易接轨,于是明治维新的近代化过程就实现了。西方的国王专制力度也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7.
态度     
“专制有毒品的特性,当人们还没有觉悟,还相信专制以及它的各种价值观的时候,专制所激发的生产力远远大与民主社会,这是专制与生产力唯一的蜜月期,是吸食毒品的飘飘欲仙期。当人们开始怀疑的时候,专制破坏生产力的程度远远大与民主破坏生产力的程度,叫经济上的‘停滞期’,是吸食毒品的欲罢不能期。最后就剩下两个选择:死亡或戒毒。” ——一句不知道出处的话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5,(3)
中国人的思维表面化、简单化、片面化、情绪化,可称之为"四化思维"。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人缺乏理性思维的传统,封建专制、儒家文化的"礼制"也无时无刻的压抑人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何克服"四化思维",提高国人的思辨力?对于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船舶建造     
中船集团获8艘沿海专制船订单 6月23日,中船集团公司所属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所属深圳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在穗签署了8艘沿海煤炭运输专制船建造合同。  相似文献   

10.
明代基本经济制度之一的开中法,是仿照元代的盐制建立起来的,其是为了适应了明初防患蒙元残部的侵扰,而制定的经济政策,逐渐成为了明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之一,它对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保卫边防的上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后来逐渐成为了明代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有了立法的保障,开中法能够更好地实施,几乎贯穿了整个明王朝,也促进了明中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达与地域性商业集团的崛起。  相似文献   

11.
湖北边贸市场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界贸易是一个相对的多层次的贸易概念.国际边贸、省际边贸、县际边贸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边贸体系,成为整个商品市场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边贸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38年,汉朝张赛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经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通往中亚、阿拉伯、波斯等地的著名商道.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共到过30多个亚洲和非洲国家,扩大了我国同海外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12.
彭立平 《商》2014,(21):69-69
卫所制度是明代初期重要的地方军事制度,它在明代有着重要的作用。九溪卫是明代建在湘鄂"蛮"区的一个卫,从明洪武到清雍正三百六十年间,明清王朝为了"控蛮"、"御蛮"设军事机构九溪卫城于今慈利县江垭镇。这也是明朝在湘西土家族地区最早设立土司建置的地区,同时,明朝的土司建置也较好地解决了湖广行省西部的安定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海方 《商》2012,(16):163-164
蒋介石到台湾后对国民党进行了三次改造,第一次改造加强了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统治;第二次改造试国民党由一党独裁向现代化政党过渡始;第三次改造使国民党走上了现代化政党的轨道。这三次改造虽然目的不尽相同,但反对共产党的立场没有改变。改造运动使国民党由一个专制、独裁的党走上民主的、现代化政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4)
明朝皇权空前强化,呈现绝对化趋势。同时又存在着制约皇权的一系列因素,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强大的皇权造成肆无忌惮的恶政,不至于对王朝统治构成太大伤害,有效延缓了明朝衰亡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曹文馨 《品牌》2014,(12):108-108
明朝皇权空前强化,呈现绝对化趋势。同时又存在着制约皇权的一系列因素,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强大的皇权造成肆无忌惮的恶政,不至于对王朝统治构成太大伤害,有效延缓了明朝衰亡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古镇探幽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的青岩镇,是一个化古镇.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明清时代这里直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到过此地,他在游记中对青岩的描述为:“其城新建,旧纤而东。今折其东隅百西就尖峰之上,城中颇有瓦楼阛阓焉。”由于明朝在这里重兵屯驻,人口逐渐增多。到了清末,青岩城的居民已达一千余户,人口增多,经济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屯堡文化实质上归属于移民文化范畴内,屯堡文化之所以形成,其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古时战乱移民所造成的,古代明朝建立初期,就形成了移民热潮,因为明朝是我国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移民次数最多和移民数量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经过多次战争之后,部分军队被遗留在云贵地区,之后在此基础上将军的家属都派遣到各个边疆戍地,守城屯种迁移分配已成一种必然现象,通常将国家军队驻扎地成为屯,而其军队战士亲属移民地则被称之为堡。应该了解到,贵州屯堡人民群体大多来是老汉人后裔,对我国苏皖地区等也有所涉及。屯堡形成之后,屯堡文化也随之产生,屯堡服饰文化也是屯堡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屯堡女性丝头系腰文化则是屯堡服饰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物品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党昊 《中国经贸导刊》2009,(24):108-108
中国作为丝绸之乡,据考古发现,在吐鲁番盆地的一个公元前600多年的墓葬里发现了最早的丝织品,可见丝织品在我国由来已久,丝织业开始时在北方发展的比较好,到了宋朝出现了变化,元朝时,北方的丝织中心虽然可以保留一定的优势,但已现衰败之势,到明朝时,北方丝织业已经无法再与南方相比,是什么导致了明朝时丝织业重心向南方转移,  相似文献   

19.
马三军 《商》2014,(5):206-206
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始终注意吏治,而以明朝最典型。明朝的“严法治吏”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在稳定当时社会秩序和惩治吏治腐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中国正在加强廉政建设,与此相关的各种制度也在不断的探索。鉴于此,我们不妨分析和研究一下历史上明朝“严法治吏”的方法和经验,对于促进新时期的廉政建设将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青青水清清 美景不留人 一九六二年,唐明朝出生于湖南衡阳县井头镇井头村。恰逢艰苦岁月,降临贫苦农家,似平上天安排给唐明朝的注定是坎坷多舛的命运:但透过他呱呱坠地时发出的响亮哭叫声,大人们又仿佛看到了这个倔强的小生命必将在未来的人生里抗争苦难命运,获得精彩与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