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动漫产业是石家庄市着力打造的文化产业项目之一。本文立足实地调查研究,总结了石家庄动漫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阻碍石家庄市动漫创意产业做大做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对动漫产业的空间集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动漫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仅是通过建设园区就可以实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动漫产业的空间集聚影响因子众多,应该从专业化与分工、产业分化与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角度,考虑政府政策扶持与企业区位选择的互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嵌入等方面综合分析.文章在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动漫产业空间集聚影响因子分析模型框架并构建了一个影响因子体系,对江苏省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动漫产业是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创意是动漫产业的核心,它贯穿于动漫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特别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端创意人才。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能够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性高端创意人才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本文根据合肥市动漫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就高校如何在培养动漫创意人才问题进行探究,从理论上寻求动漫高端创意人才培养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动漫产业作为当今社会新兴的一种文化产业,主要通过依靠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艺术、科技、传媒、商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动漫产业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动漫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而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如何发展好动漫创意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动漫产业与创意产业的相关背景入手,分析了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盈利模式,最后提出了引导我国动漫创意产业走出尴尬局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媒介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中国动漫创意产业。明确中国动漫产业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位,从中国动漫产业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生态、受众生态、产业链生态、国际环境生态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力求发现中国动漫创意产业的特性,并为其发展探索一些路子。  相似文献   

6.
动漫产业作为当今社会新兴的一种文化产业,主要通过依靠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艺术、科技、传媒、商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动漫产业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动漫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而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如何发展好动漫创意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动漫产业与创意产业的相关背景入手,分析了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盈利模式,最后提出了引导我国动漫创意产业走出尴尬局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被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特别是动漫产业以其娱乐、时尚、创意丰富的特点,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成为了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这表明动漫产业不仅可以给本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而且能够更深入、更有效的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分析和研究在全球动漫文化发展的热潮中,中国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掘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寻找适合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路径,来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童话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童话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为我国该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该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如何充分发掘我国传统的童话动漫旅游文化创意资源,发挥文艺界、科技界和旅游界综合人才的创新精神,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童话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是旅游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何巍 《致富时代》2011,(10):46-46
随着《变形金刚》三部曲陆续登陆中国,孩之宝以及处于变形金刚产业链上的大小公司再一次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反观中国动漫市场,虽然不断地加大投资力度,并制订了大量法规及政策,以促进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但收效并不如预期那般乐观。透过《变形金刚》的成功,从创意、版权、播放平台、衍生品等产业链环节,分析中国动漫产业现状。  相似文献   

10.
张丽 《中国市场》2012,(48):21-22,47
科技动漫创意已经成为诸多国家综合实力比拼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动漫产业创意还有不少不完善的地方。无锡新区的动漫产业园可以从地方特色创意方面来推动动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的"内容产业"和以动漫"创新"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认识和把握动漫产业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动漫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开辟创意产业发展空间,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动漫偏好调查及其产业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漫产业作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是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青少年动漫偏好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青少年动漫偏好特征和动漫市场的现状,并探讨动漫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我国动漫产业正处于成长期,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和应用缺乏产业化规模。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构成及因素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动漫产业的系统模型,并从政府政策、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市场需求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我国动漫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合肥市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使得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催生了很多高校开始设立动画或者与动漫相关的专业。然而,动漫创意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奇缺成为了制约合肥市动漫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合肥市动漫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对如何培养动漫创意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动漫产业负重起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句从美国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在中国得到了印证;如今,中国的“创意产业基地”遍地开花:但作为创意产业中的重要生力军——动漫产业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6.
从泥瓦匠到动漫教父,从建筑装饰起家到投资创意产业,从建筑行业的钢筋水泥到动漫世界的多彩绚丽。3年前,中南建设集团董事长吴建荣的一个华丽转身,引起了业界的惊呼和媒体的追逐,人们的疑问一个接一个;吴建荣是否会从此放弃他的建筑业而全身投入动漫产业?如果是.他究竟会成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先锋”还是“先烈”?他的“天眼”究竟能看到中国动漫产业多远的未来?如果不是,曾经只有小学文凭的他,又怎样运作这个集工程建设、幕墙装饰、市政公用钢构工程、商贸服务、卡通影视、房地产等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在有着浙江广厦、中天集团等著名建筑企业的浙江,他的中南建设集团又如何在建筑业的江湖中游刃有余地生存和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国外·艺闻     
《中国拍卖》2014,(8):3-3
首家文化创意园落户洛杉矶 由中国企业在美国建设的首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园7月1日在伯班克市落成。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园首期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目前,园区已入驻了好莱坞电影开发与后期制作公司特艺集团、美国著名的电影特效制作团队激情Fx工作室和专注于原创动漫的马尔扎动漫工作室等一批世界顶级的影视及动漫制作团队,初步实现了资源和产业的聚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服务业体系也日趋完善。而全球经济模式从“一刀切”的经济模式转向大规模定制经济模式。在设计服务产业方面,一些设计创意虽有良好的外形与配色但忽视了设计创意产品的重点在于解决大众生活的问题使其具有普适化广泛化的产品。一个设计创意符合基本的设计原则,真正贴近大众生活,解决生活问题,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和精神需求,才能够真正实现长久的商业化和市场化,随之进一步推进商业化运营并使其进行产业化运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具有消费群广、市场需求大、生命周期长的特点.但我国动漫产业存在着动漫人才欠缺、产业链断裂、市场定位单一、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应借鉴美日韩发展动漫产业的经验,培养具有创意理念的动漫人才,完善动漫产业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产业资金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动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动漫产业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条,链着众多的产业,对现代社会有着广泛深刻的经济文化渗透力。中国的动画产业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衰落下来,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外动漫企业的廉价加工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国内3亿儿童和巨大的动漫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