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冰 《开发研究》1992,(3):8-11
<正> 对我国不发达地区,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市场发育状况、经济的组织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结构的协调程度,探讨和研究我国不发达地区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方式、度、结合的发展阶段上与发达地区的差异,阐明不发达地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特殊性,是不发达地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板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是中国经济最具成长性的地区。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东北地区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市场机制差异逐渐加大。文章选取2001—2019年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政府行为、经济主体、要素市场和市场中介四个方面的市场化指标体系,测度了东北地区的市场化指数,通过与长三角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进行对比,寻找导致这种市场机制差异的内生原因。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滞后于长三角地区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机制。因此,东北地区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加快其市场化进程,缩小与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机制差距。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市场化对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1.从供给上看,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合理流动。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布的空间错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技术相对发达,而自然资源贫乏,欠发达地区经济技术相对落后,而自然资源丰富,可以说,欠发达地区是中国巨大的资源后备基地,如果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适度的开发,未来经济增长会获得充分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计划经济年代,均衡发展作为理想的模式被用于实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在计划调节的作用下并不十分明显。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市场化的取向,增长极理论逐步取代均衡发展理论而占据了主导地位,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先富起来了,使原本就存在的区域经济差距是拉大之势。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划分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这样两种类型。这里需要明确,发达与欠发达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发地区一跃领先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迎头赶上,已经成了一个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本…  相似文献   

5.
王金星 《北方经济》2012,(4):72+74-72,74
一辽宁省内中等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 1.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由于中等发达地区没有发达地区开放得早,因此其市场化程度并不很高,市场机制很多方面并不健全。从比重上来看,第三产业仅占到约35%,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中等发达地区应当由政府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对该产业的投资力度,扩大该产业的比重,这样有助于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从产出比来看,第三产业仅为0.9842,说明产业内部的效率存在问题。因此在该地区未来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单纯注重比重的扩大,  相似文献   

6.
温台地区是我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在薄弱的基础上,凭着民营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从浙江不发达地区跻身全省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行列,被社会各界冠以“温台模式”而倍受世人瞩目。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加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与“国有经济”竞争中优势明显并迅速壮大的温台民营经济,逐步丧失原有的体制优势,温台地区“原生性”民营经济在与“外资经济”、  相似文献   

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和支持,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这在我们党的正式文件上是首次按经济发展程度界定地区差距。这是对当前我国各地区存在经济发展差距的现实状况更准确的表述及划分,有利于国家按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而不是按地理区位或行政区划实行有区别的区域政策,特别是有利于国家实行有针对性、取向清晰的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日趋显著。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把握比较优势,以积极的姿态策应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加快自身发展的明智之举。一、策应产业转移是加速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凸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即,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逐步接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向小城市及乡镇的产业转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客观地讲,发达地区相当数量的产业项目,或者产业项目中的某一项、几项要素,在当…  相似文献   

9.
一、把握商机,必须研究供求差异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人们对商品的消费量和消费观念也有极大的差异。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与内陆和不发达地区有极大差异,与其同时产生着观念上对商品的依赖程度不一。加之消费层次,文化层次,生活习惯及生活质量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则就更加复杂了。比如高档家电产品在发达沿海地区,基本饱合,而只存在换代问题,而内陆地区却正在向普及化发展。也就是说在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消费中,总有尚未满足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商机。不断捕捉供求关系和供求点,也就是把握商机…  相似文献   

10.
论培育中西部经济增长点姜伟,杜海燕在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有明显的差异,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发达,市场服务完善,金融设施齐全,而且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也相对较高,而内地在上述方面同沿海有着不同程度的差距。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承认这种差别,但不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提出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山东省为例,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来描述2000-2016年17个地级市的经济差异性;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6年该省各市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其17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四类,即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建议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等促进山东各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在总体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 ,尽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农村经济已经有了较大改观 ,但比较沿海发达地区来讲 ,仍存有较大差距。甚至在个别地方仍未起步 ,即使在大部分地区 ,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远远落伍于发达地区的农民主体。其中突出表现在市场化进程的程度上 ,如何使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尽快走向市场、大力发展市场农业 ,这是当前摆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面前最急迫的难题。当前困扰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走向市场的症结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初 ,曾因率先实行承包责任制、植棉致富 ,红火几年 ,农民也过…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收支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指标,它既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又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 经济发达程度决定财政收入状况。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东部地区1999年地方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相似文献   

14.
从市场化指标设计角度出发,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作为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代表性指标。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的设计与评价,来分析不同转型国家之间市场化进程的地区差异情况。本文的研究表明,不同国家的经济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生产率及国际竞争力。为此,转型国家产业和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要善于捕获住全球环境下不断涌现的新机遇,寻求制高点,使其与制度的安排——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在转型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用经济发展来促进经济转型,最大限度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市场化进程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进出口贸易与投资、消费并列,素有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称,对本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它直接反应出一国或地区经济成熟度和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因此,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也表明了该地区的国际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区域劳动力品牌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亦名 《乡镇经济》2009,25(6):78-82
区域劳动力品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作为劳动力市场中一种特殊的统计性歧视和声誉机制,它能实现企业、劳动力、地方政府与培训机构等多方受益的格局,因而区域劳动力品牌在欠发达地区得到较快的发展。劳动力品牌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均有较明显的效应。短期内,劳动力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收入差异,但是,如果区域劳动力品牌不能与本地产业的培植相联系,区域劳动力的就业将是不可持续的,其经济极有可能陷入“打工经济陷阱”。一旦区域劳动力品牌与本地产业的培植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联系起来,将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实现较为彻底的就业转移。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发展差异,通常被作为经济二元性的重要体现和不发达的重要标志。一方面,青海作为全国最落后的省份之一,与沿海地区、甚至西部其他省区的差距继续呈拉大之势;另一方面,由于地域辽阔,省内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发育程度等差异很大,城市、农村、牧区二元、甚至三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学界的重要话题。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较雄厚的财政收入和资源基础,以往不少文献观点认为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更高。文章通过以全国GDP排名首位的广东省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发达地区并不一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反而某些发达地区存在更大程度的不均等,凸显出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以及转移支付结构的缺陷。因此,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同样值得关注,这也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9.
邱冬阳  白玉铭 《改革》2023,(5):54-73
基于2006—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值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弹性约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弹性约束会降低投资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其中间效应占比偏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弹性约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减小。关于新旧常态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未来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应该设定高目标值与低弹性约束,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则应该赋予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值较高的弹性约束。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区发展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议题。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而存在。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只是整体上的落后,并非样样落后,毫无优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明显拥有区域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欠发达地区因开发较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环境污染程度较轻,劳动力价格较便宜,土地和原材料成本较低,这些都是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所在。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在发展方面有后发优势。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都有一定规模,投入资金较大,并形成了紧密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