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离退休人员是建设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企业离退休人员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如何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无论对于企业发展,还是社会安全都极其重要。本文从难以适应新形势等方面阐述了当前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从积极乐观占主流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离退休人员的思想状况;从转变工作形式等方面论述了新常态下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大量的企业离退休人员成为重要的社会群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如何应对"银色浪潮"所带来的问题,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课题。本文主要针对企业中的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离退休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铁路离退休人员也在逐年增多。2013年末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区域22个单位共有离退休职工22912名,这些单位从事离退休工作专兼职工作人员106名,与离退休职工总数之比为216∶1,离退休工作的严峻形势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离退休人员在企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是企业稳定、经营发展的大事。做好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就是要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和广大离退休职工的期望,做到服务一方、稳定一方,自觉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气氛,为企业在做好离退休人员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琳 《活力》2012,(6):113-113,115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离退休人员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如何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就显得日益重要。目前,我单位离退休人员已经超过150人,如何使这支离退休队伍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发挥余热、为单位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是新形势下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也是摆在我们离退休职工队伍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做好离退休职工工作是构建"和谐广东地勘"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地勘单位离退休职工队伍越来越庞大。到2014年底为止,我队离退休职工1072人,是在职职工的3.3倍。前些年,由于种种原因,我队上访信件较多(主要集中在离退休职工中),老同志对我队工作意见较大,主要集中在提高离退休职工生活福利待遇、提高健康医疗保障等方面。个别人员多次上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正常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企业离退休人员数量急剧增长,造成老年人精神空虚和情感失落的负面因素日益增多。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以及对现实离退休工作的探索和思考,从"人文关怀"入手,以努力提高离退休人员生活幸福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前,离退休职工正处于"三高"期:人数上处在高峰期;年龄构成上趋向于高龄期;身体状况看疾病增多,住院率高,处于高发病期。退管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课题。在当前,做好退管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一、倡导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保健意识逐步增强,人的寿命延长了,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必然趋势。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旅的传统美德,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在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近年来,我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了由原单位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比较明显,原单位的职工对老同志有比较浓厚的感  相似文献   

9.
Intemet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网络建设,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的今天,网络服务正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深刻的变革.我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加快发展的时期,离退休人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先行者,随着高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开通,改变了学校对离退休处的管理模式,让离退休人员进入网络校园、享受网络校园已成为高校网络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如何提高企业离退休管理工作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离退休职工逐年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入"双高"实际情况普遍存在。各级企业组织要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认真分析新时期离退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工作大局,努力开创离退休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离退休人员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做为社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项集群众性、复杂性、政策性于一体的工作。如何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的基础作用,如何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离退休老同志的晚年生活状况,也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稳定繁荣,确保实现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着重从离退休人员的社会管理层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求共勉。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企业离退休职工的人数不断增多。他们从岗位上退下来后,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寂寞感、孤独感、失落感与日俱增。加强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实好离退休职工的政治待遇。落实政治待遇要搭建好平台。建立老同志的组织生活平台、日常学习交流平台,恢复组织的学习途径,是落实政治待遇的基本措施。只有恢复政治学习途径,才能使老同志在政治上获得归属感,只有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才能使老同志了解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及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离退休人员这一队伍逐渐扩大,离退休党员这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凸显出来。本文是从加强党的建设的紧迫要求等方面阐述了加强企业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从离退休党员素质有所退化分析了企业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合理安置好离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加强企业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完成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顺利移交,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中对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对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认证工作是重要一环。通过建立公共部门的信息共享系统和社区的动态管理常态认证系统,完善我国养老基金资格认证体系是确保养老基金安全运转、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构建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建国六十多年来,国内经济状况和人们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随着生活水准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不少省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向电力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离退休人员的科学管理是电力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企业必须引起重视。如何在离退休的管理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值得人们深入思考和探讨。本文先是分析了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然后讲解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电力企业离退休管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进步,使得人口预期寿命大幅度延长.我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人口不断增多,每年离退休人员数更是不断攀升,这些人员都是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经过学习和锻炼的优秀人才,并且大部分离退休人员还有再就业、发挥余热等方式来继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能力也足以让他们继续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做出贡献,那么老龄人口的人才资源开发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正确对待老龄人才的开发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希望能对老年人才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可以帮助他们继续提高自身能力,以更加积极地姿态投入社会,发挥余热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得日益加速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人均寿命有了很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因此,离退休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高校离退休工作有其本身的特点,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宣传工作在高校离退休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党的十七大会议,其中提出了要"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方针。企业能否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还涉及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离退休人员队伍在构建和谐企业和社会中所具有的意义,结合笔者在离退休管理工作中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重点,并提出了如何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保发放工作的推进,企业改组、改制等改革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甘肃省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苗晶 《活力》2013,(24):50-50,52
当21世纪到来时,人类进入了长寿时代,我国也随之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这些年,企业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给老龄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从根本上说,要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日益增多的社会财富,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全社会要重视和关心老年人、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优势和热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