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提高扶贫效益,尽快解决千家万户的温饱问题,是当前扶贫工作的一大研究课题。最近,在贵溪县古港乡做了一些调查,有所启示,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2.
先富民后富县,把立足点放在富民上,是当前扶贫工作的一条原则。遵循这一原则,“七五”扶贫取得了解决大多数群众温饱的显著效益。总结“七五”经验,国务院提出“八五”扶贫总的目标是稳定解决群众的温饱,使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毫无疑义,两个“稳定”,强调继续富民。然而,在扶贫工作由解决温饱向经济开发转移的时候,一些地区、一些同志却出现了富民意识淡化,立足点随之转移到富县富乡上面来的倾向。我以为,工作重点必须转、立足点  相似文献   

3.
九江市老建扶贫成绩斐然"八五"期间,九江市老建扶贫工作紧紧围绕解决4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发展千家万户都能参与、都能受益的扶贫支柱产业上下力气,做文章。坚持党政部门扶贫和社会化扶贫两手抓,"温饱工程"、"开发工程"一齐上,使老区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  相似文献   

4.
童名谦 《湖南经济》2002,(12):29-31
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湘西自治州扶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全州仍有15万尚未解决温饱的原生性贫困人口,且大多数分布在边远贫困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人口素质偏低,脱贫致富难度很大。同时,全州还有82万年人均纯收入在8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脱贫的标准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因病、因灾等极易返贫。因此,全州上下必须继续贯彻“稳定脱贫,逐步致富,加快发展”的扶贫工作思路,努力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实现边远贫困村脱贫,基本解决温饱村稳定脱贫,建设一批小康示范…  相似文献   

5.
李淑媛 《老区建设》2009,(21):62-6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救助。”这标志着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以解决发展问题、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目标的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抓好面上的扶贫工作一、正确估价面上扶贫的形势据省老建办统计,我省面上的贫困人口1992年应为80万人,经过几年扶贫,已有30万人基本解决温饱,解决温饱率为375%,目前尚有贫困人口50万人。应该说,面上扶贫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容易的。但是,和国定、省...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我国的扶贫开发,从一开始就强调建立支柱产业,发展“龙”型经济。这条“龙”,以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辐射千家万户,走出了一条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加工增值,脱贫致富的产业化道路。值此全国农业产业化强劲兴起之际,我们编发这组文章,以期引起就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更多。更广泛的讨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到2000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已向全世界作了承诺,要求贫困地区的党委、政府,要把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和最大的政治,下定决心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河北省…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提出“七五”期间解决全国贫困地区大多数群众温饱问题的目标已近三年。三年来,贫困地区完成了单纯分散救济向经济开发的整体性根本转变,进展顺利,成效显著。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扶贫资金的不断投入并发挥效益,预计“七五”期间解决全国贫困地区绝大多数群众的温饱目标是有希望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出现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老区大多数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扶贫工作已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一、扶贫要从发掘贫困户自身活力出发,分层次地扶持。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后,我省把扶贫到村人户作为帮助贫困农民尽快解决温饱问题的突破口来抓。全省每年组织了11000多名干部到3500个特困村驻村扶贫;去年,省市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7亿元,加上社会各界扶持,扶贫资金超过了9亿元;当年有叨万贫困农民解决温饱,未解决温饱人数由上年的350万下降到260万,下降了26%。对这些可喜的变化,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但由于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不是很多,心里总感到不那么踏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00年基本解决贫困农民的温饱问题,现在离2000年底不到3年时间了,目标能不能实现?带着这个问题,4…  相似文献   

11.
1999年的老建扶贫工作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贫困户增粮增收解决温饱为中心,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坚持“倾斜”、“到户”的扶持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分户包干,各地要做到扶贫到户的资金达60%以上,剩下的贫困户解决温饱率达60%以上,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乡(镇)要有60%以上解决温饱。如何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完成三个60%以上的目标呢?我们认为,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在思想上要进一步增强真扶贫、扶真贫的意识,切实把解决贫…  相似文献   

12.
在大多数群众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把工作重点适时转向区域经济开发,是扶贫工作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已经证明,致富之路在于开发。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进行的扶贫开发中,有一些地方存在“重产业开发,轻效益到户”,或曰“重富县,轻富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江西遂川县把扶贫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抓,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生越扶、越扶越生”的恶性循环状况,大大提高了扶贫效果。这个县经过对至今尚未解决温饱的1087户贫困户的调查分析,发现这些贫困户中约有30—40%因超计划生育,造成人多劳力少,而迟迟滞留在温饱线以下,有的贫困户虽已解决温饱,但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经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扶贫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贫困农民尽快解决温饱问题,各类扶贫项目特别是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必须坚持温饱第一的原则1999年底全省还有150万左右的贫困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里面有30-40万人分布在面上分散贫困乡村。正是考虑到面上分散贫困农民解决?..  相似文献   

15.
扶贫工作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二是推进区城经济开发。这两项任务是互 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解决温饱是推进区域经济开发的基础;推进区域经济开发是解决温饱的物质保证。 因此,随着温饱问题初步解决,扶贫工作就要不失时宜地转移工作重点,推进区域经济开发。这是巩固 扶贫成果,走向脱贫致富的必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年前,在自治区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再次重申了打好扶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明确提出:1998年要解决37万人温饱问题,把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面对国内区内严峻的经济形势,伴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新疆扶贫攻坚在1998...  相似文献   

17.
扶贫攻坚要走出三大误区□周世荣/湖北扶贫攻坚是全党的大事,全国的大事,中国政府郑重向世界承诺,绝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为此中国政府组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下发了《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对解决贫困完成扶贫攻坚的任...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6500万没有完全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因此,农村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农业是扶贫政坚的主导产业,解决温饱是扶贫的重点,扶贫到户是扶贫的关键,种养加是扶贫到户解决温饱的首选项目,而发展种养(?)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依靠产业化集约径营。可见,我们的思路是:根据工作重点谋策略,依托主导产业找途径,立足本地资源选项目,按照产业化集约搞经营。  相似文献   

19.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南召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能否如期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核心在于能不能尽快地解决全县剩余的7.1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他们绝大多数分布在深山区和鸭河库区,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文化教育落后。因此,虽然贫困人口日渐减少,但扶贫的难度却很大。要想真正解决好这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决不能满足于一般号召和大轰大鸣式的扶贫方法。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借鉴“孟加技扶贫模式”经验,以“公司十干部十贫困户”为…  相似文献   

20.
广角镜     
武陵源区90%人口脱贫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是1989年贫困县桑植、慈利、大庸划转合并的县级贫困区。人口4-4万多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辖41个行政村(居委会),国土面积39617平方公里。建区以来,武陵源区委、区政府把扶贫工作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解决温饱为中心,以解决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加大扶贫力度,加大资金投入,近三年来,脱贫人口5000多人。至此,全区90%以上的人口脱贫,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