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回归10年晋全球三大金融中心据台湾媒体报道,香港回归中国10年来,经历亚洲金融风暴洗礼及金融市场震荡,但在北京中央政府推出多项"挺港"优惠措施和中国企业大举来港上市集资支持下,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竞争中明显超越新加坡,甚至凌驾上海及东京,成为与伦敦、纽约并驾齐驱的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2.
鹤子 《科学决策》2007,(7):54-56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整十年了。十年间,香港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不仅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和“SARS”危机的考验,实质GDP总量亦由1997年的1.22万亿港元升至1.73万亿港元,作为香港首要支柱产业的金融界,更是取得令世界惊叹的成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今年跃居至全球第三。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整整5年了。我们现在来探讨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关系,这对于保持和增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于香港经济的繁荣稳定,对于内地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在港的外国金融机构达171家,仅次于伦敦和纽约,居世界第3位;香港还是全球第4大黄金市场,第4大银行贷款中心,第2大基金管理中心,外汇市场的成交额居世界第5,占全球交易额约7%,股票市场总值,在1995年居世界第5位,1996年底为4410亿美元,居全球第8位,1998年下跌至第11位,之后,随着恒生…  相似文献   

4.
从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金融中心的运行体系以及金融中心的成长环境等三个方面将香港与伦敦、纽约国际金融中心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探寻香港的比较优势及劣势,并提出香港打造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如何保持和加强后过渡期和1997年以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随着1997年的来临,已成为香港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预委会主办了“迈向97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研讨会。周南在开幕辞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16年的历程,也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形成和发展壮  相似文献   

6.
大事回顾     
《西部论丛》2010,(4):8-10
国际金融中心排名香港继续居第二位 英国伦敦金融城3月12日发表全球75个金融中心的最新调查报告,伦敦和纽约并列全球金融中心首位,香港紧随其后续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之后,内地和香港都将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两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中,如何顺利实现两地金融的衔接是关系到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内地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举足轻重的重大战略问题。香港回归之后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能否继续维持?《基本法》是其根本保障。《基本法》确立了未来内地和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基本金融关系,那就是:一个国家内,两种货币、两种货币体系、两个货币管理当局之间的关系。去年以来,戴相龙和陈元就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表了多次讲话,去年9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香港跨越1997的金融  相似文献   

8.
港澳瞭望     
香港:全球做生意的最佳城市——谈香港未来优势 1994年11月份《福布斯》杂志(《财富》杂志)选出香港为全球做生意最佳的城市。虽然香港在1997年将回归中国,但《财富》杂志认为毋须担虑,相反,香港将成为进入中国大陆的最佳“踏脚石”。《财富》杂志选出全球前10个做生意最佳城市的次序为:香港、纽约、伦敦、亚特兰大、芝加哥、新加坡、多伦多、三藩市、法兰克福和迈阿密。《财富》杂志认为:香港能成为首选做生意最佳的城市,是因为香港是进入中国的捷径和门户,中国是全球增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香港回归后的港币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港币的命运如何?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是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中英联合声明》规定,1997年7月1日后的50年内,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原有的货币金融制度,保持制定货币金融政策的权利,继续支配和管理外汇基金以维持汇率稳定,可授权银行发行港币等等。这实际上已经就港币的地位作了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夏至 《上海经济》1997,(3):11-12
香港和上海,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犹如一条龙的两只眼睛,少了一只都有损龙体的完整。九七香港回归后,如何开辟沪港金融合作新领域,无论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还是对上海向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迈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香港新加坡竞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据香港金融管理局有关报告称,对于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而言,今后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是新加坡。新加坡拥有与香港相同的优势:位于伦敦与纽约之间的适当时区,靠近经济高增长地区,且具有低税率。新加坡正在进行多项重大政策改革,特别...  相似文献   

12.
王玮  张洪 《特区经济》1998,(3):34-36
<正>自1978年中国对外开放以来,香港就逐步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两地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经济联系;目前香港和内地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香港也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后,按照《基本法》的规定,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享有高度的金融自治权。由于与内地有着密切的金融联系,港币在内地的存量不断增加,可以预见,继续保持并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合作外,两地之间在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合作空间是十分广泛的。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香港——内地重要的国际筹资中心 香港是举世公认的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据一些外国机构最新评估,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在亚太区的地位,远在日本东京、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和澳洲之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已明确规定,1997年后,我国将继续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政策的连续性。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香港迈向金融新纪元”的研讨会上,除了强调要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之外,还强调香港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国际筹资中心。据中国银行公布的  相似文献   

14.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彻底结束了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这将进一步促进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经济一体化,加强中国与亚太地区及世界各国的联系;同时,香港回归也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认为以“香港回归”为契机,“九七”前后两岸经贸关系借助多方面的促动因素必将呈现出新的发展势态。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之后,在上海构建全国乃至国际金融中心以及香港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大背景下,沪港证券市场联系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1.人员交流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证券市场是符合国际标准与惯例的成熟市场。相比之下,上海证券市场带有明显的新兴市场特征,在专业人才、市场运作等方面,与  相似文献   

16.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众多优势中,其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优势就是与中国的联系,或者说,是“中国因素”的影响。从发展趋势看,香港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纽约”,这种态势将大大加强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份量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傅德伟 《特区经济》1996,(12):49-50
<正> 距离香港回归祖国仅有不到十个月的时间了,深圳经济特区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除了继续发挥应有的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作用外,还要发挥促进和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积极作用.“九七”香港回归对深圳经济和深圳证券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香港的金融和证券市场香港战后最重要的经济成就,当属其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香港建立了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健全的金融管理体制、先进的金融运作机制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是世界四大银行中心之一(名列全球前一百位的国际性大银行有85家在港营业)、第五大外汇交易中心、第四大黄金交易中心、第四大基金管理中心和第三大银团贷款中心.香港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七位、其银行和存款机构共有5900亿美元的境外资产,占全球总额的8%.  相似文献   

18.
方生 《特区经济》1997,(3):10-13
<正> 香港回归与港台经贸关系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将是世纪之交世界上最重大、最引入关注的事件。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历来与台湾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经贸关系。当然,由于台湾当局仍然拒绝“三通”,只允许两岸进行间接的经贸往来,台商投资大陆必须通过第三地进行,两岸间的贸易也必须通过第三地。这“第三地”主要是香港。这样,香港就成为两岸发展经贸关系的桥梁和中介,港台经贸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1993年,台湾是香港第三大进口地,第七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转口地;香港则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贸易伙伴。金融方面,迄今已有超过七家台资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及办事处,随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台湾的证券界近年也有进军香港的举动。据估计,当前与大陆有贸易往来的台商中,有38%在香港  相似文献   

19.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随着1997年的临近,香港回归中国对国内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从中国大陆和香港经济的关系、回归后中国对香港实行的政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香港回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祖国大陆与香港的经济关系近几十年香港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1993年人均 GDP(区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8000美元,跨入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行列.现在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中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香港与祖国大陆,尤其是与广东省,有着历史、地理、民族血缘方面的密切关系.在香港600万居民中,90%以上是中国人,其中主要是广州、东莞、潮汕、台山等地的广东人.香港的发展离不开与大陆的经济关系,而大陆尤其是广东经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香港的各项引进.进入70年代后,香港制造业赖以高速增长的  相似文献   

20.
1997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香港回归法案》,其中规定,如果香港在回归中国后失去高度自治和自主权,使美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受到损害的话,美国便会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包括禁止香港制造的纺织品、玩具和电子产品进入美国,并且重新检讨以前对香港的承诺等内容。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香港问题将由中英间的事务变成了中国的内政。为什么美国国会无视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