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2-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创业企业创新投入、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呈显著倒U型关系,即随着创新投入的增加,企业绩效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规律;②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即高管过度自信的自我意识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③高管过度自信及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显著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5-2012年我国9类细分制造业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行业标准化进程与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互动效应。结果表明,9类制造业总体以及航空航天、有色金属、纺织、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办公设备、医药制造行业均呈现二者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化工、机械、医疗设备仪器仪表制造行业中,二者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单向抑制,其中行业内技术创新低端化、技术标准化滞后性为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研究了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创新要素集聚对于科研机构创新效率具有负影响,对于高校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于企业的影响为正。政府支持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而对于企业具有负影响。制度因素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效率没有明显影响,而对于企业具有明显的正影响。人力资本对于高校和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影响。FDI因素对于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的外溢效应。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健康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才能实现更快的创新产出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毛其淋 《财经科学》2010,(4):94-101
本文利用我国199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计量方法就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过去的创新积累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高水平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此外,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即影响程度呈现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递减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搜寻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具体路径,有助于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升级提供更清晰的逻辑脉络。为深度剖析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动力作用效果和路径,在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验证各主要动力源对企业原创活动驱动效果的基础上,借助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搜寻动力中介效应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存在企业自动力交互驱动原始创新、企业自动力带动需求导向拉动力、同时部分带动政策导向推动力驱动原始创新、需求导向拉动力带动企业自动力驱动原始创新、政策导向推动力部分带动企业自动力驱动原始创新这四种动力中介效应路径形式。外部动力交互驱动原始创新作为企业原始创新的重要支撑路径,亟待开拓。  相似文献   

6.
在探究不充分竞争外部环境影响企业创新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交易成本、委托代理等理论重新审视股权类型多样化、股权集中度、企业规模与年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以2014-2015年861家上市企业及2015-2016年936家上市企业组成的非平衡删失面板数据为样本,验证了面板Tobit模型。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股权类型多样化显著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创新绩效与股权类型多样化显著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呈倒U型关系;与股权集中度相比,股权类型多样化比股权集中度更能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规模与年龄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支持了“创新累积假说”。在外部环境竞争不充分情况下,股权类型多样化与股权集中度组合是企业获得互补性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对于降低交易成本、缓解委托代理冲突与委托-委托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The creation of new knowledge is a case in which agents' behaviour can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other actors positively, given that new knowledge creates positive externalities in the market. In this context, we investigate the existence of performance spillovers associated with innovation activities by quantifying the innovation produced in surrounding firms and controlling for the fact that a firm is itself an innovation producer. We use data from the Third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CIS III) that measures innovation in a broad way, not reducing it to R&D and patents, which departs from previous literature on spillovers. Furthermore, to tackle the endogeneity of the innovation variables on the firm production decision, we resort to the firm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methods as an instrument. We found a positive spillover of innovation on firm value added.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process innovation spillovers are more prevalent than product innovation spillovers.  相似文献   

8.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deterministic seasonal variation in quarterly industrial production for several European countries, and we address the question whether this variation has become more similar across countries over time. Due to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e may expect convergence across business cycles. When these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as seasonal cycles, one may perhaps also find convergence in seasonality. To this aim, we propose a method that is based on treating the set of production series as a panel. By testing for the relevant parameter restrictions for moving window samples, we examine the hypothesis of convergence in deterministic seasonality while allowing for seasonal unit roots. Our main empirical finding is that there is no evidence for convergence in seasonality.  相似文献   

9.
Patent citation data are used in a growing bod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Until now, there exists little evidence on whether patent citations are a good measure of knowledge flows. Our paper assesses the legitimacy of using European patent citations as a measure of technology flows. It uses information from the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collected by the French Service des Statistiques Industrielles (SESSI), which contain firms’ responses to questions about their innovative activity. We show that patent citations are indeed related to firms’ statements about their acquisition and dispersion of new technology, but that the strength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relationship varies across geographical regions and across channels of knowledge diffusion.  相似文献   

10.
基于BSC的服务创新成长绩效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服务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促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关注和审视现代企业的服务创新.服务创新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服务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通过引入BSC(平衡记分卡)测评工具,可建立起一个涵盖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与组织学习等方面的服务创新成长绩效的综合评估框架和模型,该评估模型能够分析滞后型结果指标与领先型驱动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为改进服务创新绩效指明控制关键.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对相异研发机会下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和考虑控制变量交乘项两种情形下,研发机会水平均对上述关系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相关系数均为正。区别在于两种情形下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相关系数:不考虑控制变量交乘项时,相关系数先减后增;考虑控制变量交乘项时,相关系数先增后减。此外,从各控制变量及其变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由于各地区具体情况不同,因而认为地方负责人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择最优要素组合。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重点实证考察我国1998—2007年金融支持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若用三种专利之和衡量创新产出,则金融支持对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若将专利分开考察,则得出不同的结论,即金融支持对代表技术模仿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代表技术创新的发明专利产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能够促进开放式创新社区发展,但部分社区未给予企业相应回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下社会网络、用户参与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探讨社区网络内部各维度间的联系及其对用户创新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创新参与行为对企业社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小米MIUI社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社区中社会网络三维度相互影响,关系维度对用户创新参与行为有促进作用,认知维度对行为深度具有正向影响,对行为广度具有消极影响。此外,行为深度对企业社区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但行为广度与企业社区创新绩效无关。  相似文献   

14.
R&D投入、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1997~2006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1997~2006年的省际创新产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R&D投入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对以专利为测度的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30个省(市)创新能力的显著差异,不仅是源于各地区R&D投入差异,而且创新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进一步证实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改善区域创新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计量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鹤 《经济评论》2012,(1):48-56
现有文献大都认为各个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是相互独立的,而事实上,空间依赖的存在会使得回归结果是有偏的。本文首先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Moran’s I统计量)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LISA指标)检验我国房价的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我国房价存在空间自相关。然后利用1999-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全国范围以及东、中、西部分区域房价,结果表明,在考虑了房价的空间相关性后,我国各区域房价的影响因素已不尽相同,东部地区房价基本完全由空间因素决定,西部地区房价由供给和需求等因素决定,而全国范围及中部地区房价受两者的共同影响,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对我国房价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uses company level data from the Eurostat's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2008 and applies CDM model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links between R&D engagement, R&D intensity, innovation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in selecte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 Bulgaria and Romania, and compares their performance with German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processes drive company's decision to engage in R&D in Bulgaria and Romania in comparison to Germany; R&D intens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observed CEE countrie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leads to higher productivity in Bulgaria and Romania, while process innovation leads to higher productivity in Bulgaria, but not in Romania.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产业创新的绩效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而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的系统集成,是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决定因素。本文构建了包括创新外溢效应、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产业效应等变量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2006、2007、2008年的创新活动调查分析,检验了创新绩效与上述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绩效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创新环境与行业背景如政府支持力度和创新机遇等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甚至呈负相关,与外溢效应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公司年龄、公司Q值也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一个服务企业不同层面创新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并以酒店服务业为背景,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武汉、宜昌、襄阳三地的酒店服务创新活动展开调研,搜集相关数据。结果表明:服务企业不同层面的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新服务开发战略的影响最强,IT经验和注重新服务开发流程次之,市场敏锐性影响最弱;组织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不太显著,但组织创新氛围在服务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地方官员间的晋升竞争和行政权力所带来的地下经济收益,都会导致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出现。地区性行政垄断变量因而会受到GDP、地方财税水平等政绩指标和企业经济指标的影响,并在OLS回归估计中表现出内生性问题。文章构建了一个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以工具变量法对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区域经济绩效及其内生性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地区性行政垄断损害了4个方面的区域经济绩效——生产效率、资本配置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由于地区性行政垄断这种地方官员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内生于经济系统,以往常用的OLS估计可能会低估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混合组间均值估计方法对外资研发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协整检验(PanelDataCointegration)和估计。新的检验方法表明,无论是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还是以专利申请数来衡量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协整检验统计量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外资研发与国内企业专利申请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内外资研发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幅度为52.8%,且短期内各个行业对长期均衡的反馈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