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是为永久基本农田补划预留的、地类为耕地的区域。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既可为永久基本农田提供保质保量的后备资源保障,又可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提供快速补划和审查的土地资源。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与管理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内涵的基础上,就如何划定和管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理论体系,是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重要保障.该研究运用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LESA体系方法,研究结果认为:(1)界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内涵,即永久基本农田是指优质、连片、永久、稳定的耕地;(2)提出当前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中存在划定条件模糊、无科学量化标准以及缺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3)科学分析和借鉴美国LESA体系思想,构建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体系,建立了基本农田划定标准.研究结果认为: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应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具有良好的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二是要具有协调的立地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保护基本农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推动难,特别在城镇周边,遇到的阻力大、问题多。目前,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体完成,已有成果来之不易。如何加快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研究探索制度化安排和长效机制,值得思考。笔者结合湖南省工作实际,浅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相似文献   

4.
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探析——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控制大城市空间无序蔓延,保护好城市周边优质耕地资源,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由以往自下而上划定转变为"自上而下"的规范性划定方式,即两部委下达初步任务,地方核实举证与划定相结合,上下联动,共同完成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本次两部委下达给武汉市的图斑面积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全面推进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在生态保护红线已基本完成划定的情况下,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时,遭遇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数量不明确、与城镇开发难协调、永久基本农田落地难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内外部环境变化下的耕地保护新形势,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历史进程,剖析了当前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提出了耕地保护优先前提下"三条控制线"统筹划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是保护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障粮食安全、藏粮于地的重要举措。笔者以河南省焦作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具体实践为例,探讨县域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已有基本农田划定及各县情况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焦作市结合各县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的基础上,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最大限度地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根据安排,北京、沈阳、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厦门、郑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贵阳、西安14个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将先行展开,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成果完善工作将于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8.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手段,为做好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完善工作需要对基本农田现状进行调查清理,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提供基于3S技术支撑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思路。结果表明,以3S技术手段进行基本农田现状调查清理,能快速、准确查清基本农田现状数据中不符合基本农田划定要求的地类,能满足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的需要,将更好地在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为推动土地督察工作向自然资源管理领域拓展,了解掌握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影响情况,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日前对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衔接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在衔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自然资源管理相关工作。而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对此认识不足、划定工作参与不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现状及与永久基本农田衔接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106个重点城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后,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得到全面安排部署。为优质推进划定工作,完成各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使优质农田得到永久保护,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方面:逐地块核查农田质量在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有的地方只考虑项目建设成本,政府土地报批和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等投入成本及难易程度,不  相似文献   

11.
The delineation of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will safeguard the production baselin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y securing easily appropriated, high-quality farmland surrounding urban areas, thereby strictly controlling the use of farmland (especially high-quality farmland surrounding urban areas) facing accelerated urban expansion. This study researched the delineation of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in a typical region undergoing rapid urbanization. By constructing a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model, farmland was classified into matrix, edge, and island farmlands in order to analyze farmland contiguity and fragmentation. Based on the indicator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plans related to farmland,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was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develop an evaluation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farmland produ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land spatial contiguity and highly efficient productivity, a delineation model for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was proposed to delimit the permanent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boundaries for high-quality farmland around urban areas.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matrix and edge farmlands can intuitively display farmland contiguity characteristics; (2) comprehensive farmland productivit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farmland spatial patterns, supporting infrastructure, and policy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and (3) there was a high degree of spatial overlap between contiguous and highly productive farmland. The model took both comprehensive farmland productivity and spatial clustering into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delineate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which is a beneficial factor in protecting farmland quality and safeguarding sustainable farmland utilization.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control line to limit urban sprawl, guide urban cluster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economical and intensive urban land use.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本轮永久基本农田"优先划"新要求下,地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深入剖析当前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期针对相应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建议,科学地引导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方法]运用实地调查法,在吉林省选取调研区县,深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第一线",直面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结果]第一,地方阻力大、城市周边优质耕地"优先划"推进困难;第二,"三线同划"困难大,基本农田边界仍存在"落图不落地"的虚置现象;第三,一些待审批项目拟占用的耕地和与其他部门有争议的耕地举证困难;第四,城市周边出现细碎的基本农田地块,影响基本农田的"连片性",加大了保护难度;第五,基本农田调出数量大,"补充划"耕地质量堪忧。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建议。[结论]第一,明确"优先划"范围,创新地方经济发展;第二,明确"三线"位置,促进"多规融合";第三,解决争议耕地,规范举证过程;第四,引入地块评价机制,优选基本农田划定;第五,严控基本农田调出,把好补充耕地质量关。  相似文献   

13.
武陵山区县域尺度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武陵山区作为贫困连片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精准扶贫等方面意义重大。[方法]文章基于GIS平台,采用熵权法,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通过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体系评价耕地综合质量,再借助OpenGeoda软件对耕地综合质量结果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最后基于生态安全约束条件对初步划定结果进行优化,得到最终划定结果。[结果](1)基于耕地质量条件的划定,满足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一般适宜并且聚集度为HH、HL、LH聚集的农田与现有基本农田叠加分为保留、调入与调出3类,耕地质量划定面积为5.266 350万hm~2;(2)基于生态安全条件的优化,剔除土壤污染超标缓冲区、生态红线区内农田,最终优化面积为5.170 996万hm~2。[结论]研究结果遵循了优质、聚集和稳定的思路,能为武陵山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运用网格化技术和综合评价法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类型区,为创新县域尺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有力支撑。[方法]文章以宜兴市为实证研究区,将城镇周边区域网格化,选取综合等别、距城镇和可建设占用区的距离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约束划入区。同时,根据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修订耕地利用等,得到耕地综合等,然后以耕地距离城镇、交通干线的距离和空间连片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耕地进行立地条件评价并划分等级,最后将约束划入区以外的耕地以综合等-立地条件的形式,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区。[结果](1)城镇外延区被划分为1.232 0万个100m×100m的网格评价单元,在网格环境下,纳入约束划入区的耕地面积5 170.33hm~2,占全部耕地的9.65%;(2)耕地利用等修订后得到的综合等与利用等相比,耕地等别依然集中在4、5等,受重金属污染区影响出现了8等耕地;(3)约束划入区外的耕地被划分为优先划入区、适宜划入区及整治划入区,耕地面积占比分别为21.16%、40.52%及28.67%。[结论]通过网格化确定的约束划入型主要分布在规划选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与城镇主要发展方向一致,既满足了城镇连片发展的需求,也实现了对城镇周边优质耕地优先保护;优先划入型分布在城镇周边或交通干线沿线,区位条件优越,且耕地质量高;适宜划入型在立地条件或综合等方面有较大发展潜力,可通过整治措施提升其质量水平;整治划入型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综合等别较低且立地条件较差,在经过差别化的土地整治后可作为入选永久基本农田的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不同空间聚类指数排序识别空间集聚的高质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以期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中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和布局优化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分别利用规则空间聚类算法Local Moran’s I和Getis-Ord Gi*以及非规则空间搜索聚类算法AMOEBA构建能在地块尺度上同时反映耕地质量及其空间集聚信息的表征指数,设计相应的排序优选方案,进而快速识别指定数量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并进行对比及邻域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1)基于AMEOBA算法输出聚类指数并设计相应的排序方案能在研究区识别空间上更为集聚同时具有较高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2)基于邻接关系的邻域定义方式能在研究区取得比基于空间距离的邻域定义方式更好的识别结果。研究结论:应用空间聚类算法计算同时指示耕地质量高低及其空间聚散性的地块级表征指数,并设计相应优选排序方案识别高质量集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斑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划定基本农田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而合理评价耕地综合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以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为例,基于耕地质量分等更新成果,从区位条件、便利条件和空间形态条件三方面构建了修正因素体系,并采用加权修正法测算了耕地的综合质量指数,最终根据上级政府给周山镇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按综合质量指数的高低确定了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研究结果表明:周山镇耕地修正后的综合质量指数范围为2562-2735,指数≥2613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其面积为31.34 hm2;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空间分布范围与现状相比更能满足国家对基本农田划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国家对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了严格的保护制度,各地也尝试构建耕地保护的补偿机制,但补偿价格的测算目前还没有比较科学的方法,多是结合当地财政状况和经验值进行估算。本文从土地发展权损失的角度,通过量化发展权受限的损失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价格进行测算,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激励机制提供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8.
甘小荣 《水利经济》2007,25(4):62-64
介绍了江苏省黄墩湖滞洪区基本情况,分析其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从规划、安全设施建设、管理3个方面着手加强对黄墩湖滞洪区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物-场模型的基本农田划定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是稳定耕地面积,控制建设用地无限制扩张的重要手段。[方法]文章以物-场模型为基础,将基本农田划定产生的影响理解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基本农田功能要素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影响场三要素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系统效应或功能。并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构建了包含基本农田划定适宜性、基本农田功能要素协调性以及距离系数的基本农田划定合理性评价模型。[结果]选取泽州县新一轮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对其保护区划定合理性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划分为高度合理区、中度合理区、一般合理区、较不合理区和不合理区,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通过定量化分析,泽州县基本农田划定合理区域占总面积的82%,保护区划定较为合理。[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管理决策部门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为合理安排基本农田生产、生态等功能、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