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特色经济小城镇发展的重头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恒洋 《中国改革》2000,(12):21-21
  相似文献   

2.
产业是小城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城镇建设与小城镇产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小城镇是伴随着产业的形成和聚集逐渐发展起来的.而特色小城镇正是要找到小城镇发展的魂,深度挖掘小城镇自身资源特色,探索其经济发展核心,大力整合产业资源,在具有厚实产业市场基础上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本文分析吉林省特色小城...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白沟曾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陆码头,以“燕南大都会”之美誉驰名遐迩。今日,白沟已由原来的集贸市场变成了现代化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未来上海市郊区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主导产业的定位和小城镇功能定位的基本依据,明确了未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诸多小城镇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逐渐失去自身的特色,在阐述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分析其现状问题与特色资源,并提出彰显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城镇特色定位,从不同的层面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试析发展我国小城镇的必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城镇指的是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的,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非农业生产活动人口所聚居的社区。它包括国家已批准设镇建制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的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由于其本质特征所决定,正在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是农村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社会服务中心,是商品流通的重要集散地和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基地。其特点是:乡镇企业比较集中,商业、服务行业有一定规模;非农业人口相对集中,文化、科技、教育、卫生、通讯事业有一定的基础;一般是附近农村贸易的集散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小城镇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今后要进一步重视小城镇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温州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健 《农村经济》2002,(8):50-52
温州模式是指温州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独具特色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 ,小城镇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由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以及中国城乡隔离政策 ,使得小城镇成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这一点 ,在温州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鉴于多方面的原因 ,温州小城镇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弱点在当前温州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就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正如温州模式的成功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一样 ,温州的小…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小城镇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研究小城镇就应首先研究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四川省成都市小城镇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影响成都市小城镇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土地制度和基础设施条件等重要因素.同时认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未来应该是在统筹城乡的进程中,服从全域成都概念下的产业布局,服从基础设施建设最低成本和产业发展最高效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四川省小城镇发展的现状考察我省小城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1)1949—1978年为起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全省集镇不多,大部分是依靠集市贸易的小城镇,少部分以手工业为主,总体状况是农村工业化停滞,小城镇在曲折中缓慢前进。到1978年底,市镇人口仅达824-4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5%,其中镇人口为379-8万人。(2)1979—1992年为稳定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建制镇改革和非农人口改革都有较快增长。小城镇实力明显增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走上正轨。(3)1992年…  相似文献   

11.
豫北黄河故道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北黄河故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河干流流域一处非常重要的湿地资源,近年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利用保护区珍稀动植物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恢复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把保护区打造成为中部区域生态环境优良的城市"后花园".  相似文献   

12.
运用河南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采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评价模型等多种方法,对河南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条件、各影响因子及地域分布进行了定量评价,发现河南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条件整体较好,但不同类别的影响因子有所差异,多数景点(区)开发的可达性、整体环境、经济基础、用地条件等较好。但区位条件是制约河南多数景区(点)深度开发的瓶颈因素,设施配套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次,河南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条件在地域分布上相差较大,郑州市明显好于其他各地市,主要原因在于各地的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基础和用地条件的差异。最后,根据旅游资源开发因子的结构差异,将河南18个地市分为综合开发条件好、比较好、一般和较差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特征以及开发河南省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限制因素,从思想认识、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宣传促销、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了河南省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城市存量土地潜力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平顶山市为例,对河南省城市用地现状和存量土地利用结构潜力,闲置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与近几年河南省城市用地规模发展速度进行对比,提出4年内城市建设无须新增用地,进而提出当前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潜力的有效途径,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我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本文结合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等实际,对云南连片特困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依托云南自然资源、口岸资源等优势,提出景区旅游型、资源集聚型、边贸经济型等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并给出加快云南连片特困地区城镇化进程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地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河南省是地质旅游资源大省,但其地质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如开发观念落后、基础设施滞后、开发层次不够、投资主体单一及地质旅游资源科学研究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分析河南地质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估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地质旅游点、建立以地质公园为中心的地质旅游网络和配套组合旅游项目等7条设想。  相似文献   

17.
小兴安岭的旅游资源以地质遗迹与森林生态景观资源为主,且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强、类型多、品位高、功能齐全,成为黑龙江省北部的重要风景名胜旅游区。从旅游资源、区位、社会环境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开发小兴安岭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论述其开发价值和可行性,提出了开发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8.
城市职能是以城市基本经济活动为基础的;以城市基本经济活动为出发点,在多变量聚类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对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进行综合职能分类,共分出6个大类,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河南省城市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统计年鉴中城市非农行业就业人口的统计资料,运用城市经济基础分析、多变量聚类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内18个城市进行综合职能分类,分出3个大类、5个亚类,并对各个类别进行职能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必须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对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因素的分析,确定集约利用指标,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权重的计算和评价标准的确定,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判断,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