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气中CO_2浓度急剧增加。CO_2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底物,其浓度的升高必然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本文从植物叶片形态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三个方面,阐述了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的浓度持续增加,导致了温度等气候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总结了CO2升高对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植物生态系统反馈作用,并分析了研究的局限性及其需要加强的一些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的浓度持续增加,导致了温度等气候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总结了CO2升高对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植物生态系统反馈作用,并分析了研究的局限性及其需要加强的一些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种植户的利益与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加强对玉米增产措施的研究具备现实操作的实际意义.本文以“郑单958”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自然大气(CK)和大气CO2浓度升高(OTC)分别与水肥管理雨养不施氮、雨养施氮以及覆膜与不覆膜四种模式相结合的办法测试.在深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种植户种植... 相似文献
5.
土壤呼吸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微小变化会直接影响碳循环过程。目前,土壤呼吸对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初步总结了模拟土壤呼吸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研究进展,尤其关注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差异和微生物调控机制等。深入认识CO2浓度升高-微生物-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在未来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提高土壤碳汇功能。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土壤呼吸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O2升高对小叶章光合色素含量及相应光合参数的影响。实地条件下测定了净光合速率(PN)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曲线,根据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推算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暗呼吸速率(Rd)以及表观量子产量(AQE)等。结果表明CO2升高增加了小叶章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但却降低了光合参数Amax、Rd以及AQE。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参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凋落物分解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之一。主要由生物因子(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与非生物因子(环境因子、凋落物质量)综合控制。CO_2浓度升高一方面会改变生态系统凋落物的种类组成、凋落物产量、凋落物质量从而来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以及活性来调节凋落物分解。近年来,以全球变暖和CO_2浓度升高为主的全球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但其研究结果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并且主要集中在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湿地面积虽然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6%,却储存着全球20%-30%的碳。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集中在CO_2升高背景下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的内在机制,从而为未来全球变化大环境下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做出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草原对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草原的茂盛与否影响着当地畜牧业的实际情况.蝗虫鼠害也严重影响草原植被的生长状况.本文将从草原保护的价值、草原蝗虫鼠害发生的机理以及针对蝗虫鼠害问题有效的处理方式三个方面展开探究,旨在提升草原蝗虫鼠害治理的效果,还草原安静的绿色. 相似文献
9.
10.
11.
森林碳汇:后京都时代减排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指出森林碳汇较其他减排措施具有潜力大、易操作、见效快、成本低、对经济增长影响小、居民福利高的独特优越性,必将受到国家气候变化应对措施选择的青睐。同时指出,森林碳汇不但包括换取排放中的造林和再造林的碳汇项目,而且包括抵消排放中的增加的森林碳库。分析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难点,指出森林碳汇必将成为后京都时代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针对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生态退化现状,研究运用不同干扰程度的围栏封育、震动深松、浅翻轻耙、施肥(沼气化废弃物)和人工草地等草地植被恢复技术进行生态恢复,通过监测结果表明各种恢复技术对盐碱化草地植被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植被盖度、高度和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同时,人为扰动改善了土壤结构,植被凋落物增加,导致土壤呼吸作用加强,CO2排放通量增加,但由于植被碳固定的增加率远高于土壤CO2排放通量增加率,因此,生态恢复技术的实施增强了盐碱化草地碳"汇"功能,并且随着生态恢复技术中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这种增加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黑龙江省采矿业2005年至2012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并对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运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对黑龙江省采矿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采矿业碳排放的影响因子,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因子对于碳排放量的影响系数,根据黑龙江省采矿业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采矿业碳减排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铜资源的国家和公司集中度进行分析,阐明铜市场已经形成较高的产业集中度和垄断程度,呈现以资源垄断和供需重心相分离的世界矿业新格局,但与铝、镍、铁矿石的产业集中度对比,铜行业垄断相对较低,市场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气井测试新工艺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川如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17(2):13-16
借助于CO2 的物理化学特性 ,通过研究CO2 气井测试中的相态特征 ,作者提出保持节流前的压力即可保持节流前的温度 ,从而防止设备管线的冰堵。该方法通过在苏北、吉林、辽河等地区十多口CO2 气井的应用 ,证明测试时不需增设地面保温设备的条件下 ,气井测试取得稳定的产气量与压力数据 ,操作方便 ,经济效益显著 ,为我国开发CO2 气藏提供了重要技术参数和新工艺。 相似文献
16.
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与碳交换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地球大气CO2含量上升是导致地球水、气、热循环失常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全球对林业的主要生态需求是发挥森林减少大气CO2含量的功能。现在人们公认的许多林业理念是偏颇的,需要纠正。地球生态危机说明CO2排放空间是稀缺资源,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在全球分配CO2排放权,从而产生CO2排放权交易、碳汇产权化、生态服务有形化、有偿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24种寒地园林植物为试材,采用气室熏气法对寒地园林植物的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含硫量变化与微观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旨在发掘形态、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旱柳、银中杨对SO_2吸收能力最强;植物叶片的宏观形态受损程度与栅栏组织的增厚、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J2EE的集成地籍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现状与J2EE技术架构的分析,针对已建成系统的不足,指出了J2EE架构应用于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优势;根据地籍管理业务的特点,提出了基于J2EE的集成地籍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从多源、多尺度地籍时空数据的组织与集成以及针对不同地籍管理业务特点的应用集成这两个层面,讨论了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具有商业银行背景的P2P平台主要有14家,包括5家独立经营的银行系P2P平台企业及9家银行自主搭建的P2P平台。各银行系P2P选择不同的商业模式运营,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业务规模与业务形式。虽然具有商业银行天然信用背书,但银行系P2P的发展过程并不顺利。对14家银行系P2P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试图找到合适的方法来缓解银行系P2P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