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业回眸“入世”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欣  路漫 《中国经贸》2011,(21):79-81
“入世”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逐步与国际接轨,汽车产量、消费量跃居世界第一,汽车市场不断开放,进出口量大幅上升,“入世”给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这十年来,我国汽车出口量在总产量中占比仍处于3%的较低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占比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仍影响着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自2000年起,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于2009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大省,2012年上海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9.42万辆和203.2万辆,  相似文献   

3.
邱华桢 《开放潮》2006,(11):30-31
早在2003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就已位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目本和德国,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俨然是汽车生产大国。而从汽车产业竞争力来说,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仍有待大力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着想解决规模过小,过于分散的弊端,提升竞争力,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梦想,产业集群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牢牢地掌握汽车产业的控制权。但是,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面临国外跨国汽车企业的冲击,中国汽车产业的“空心化”问题突现出来,它不仅影响到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问题,甚至也与国家经济的独立和安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汽车流通体系建设,改善市场环境、提高用户满意度、扩大汽车消费、促进我国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销量增加了两倍。一举成为世界第一汽车销售大国。汽车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汽车流通现代化水平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6.
2003年6月,国家经济发展改革委员会就制订《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项发展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中国汽车制造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汽车服务业的发展,虽然与欧美较为完善的汽车服务体系相比,中国的汽车服务相对落后,市场体制的建立起步较晚,但是20世纪90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国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全面兑现入世承诺。中国的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新的上升期,透过“十一五”规划,我们大胆猜想中国汽车业的未来,汽车产业将继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品牌汽车海外畅销;日新月异的汽车科技创新和日益严格的汽车环保政策,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董锡健 《沪港经济》2007,(12):13-13
凡提到汽车服务业,现时大都指的是汽车进入市场以后的延伸服务,即“后市场”服务。其实,汽车产业最具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是“前端服务”,即汽车研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服务。根据海外权威人士的预测,汽车产业“前端服务”所创造的价值,要占到整个汽车销售额的5%至10%.中国去年汽车销量突破700万辆,据此推测,仅仅为汽车研发和制造业提供的“前端服务”增加值,  相似文献   

9.
郝明军  胡滨 《魅力中国》2014,(25):116-116
随着低碳经济的观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能源消耗大户的汽车产业日益被关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其碳排放量也居于世界首位。减少碳排放量是中国义不容辞的世界责任,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也是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一个重要机遇。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制造商的全球扩张,越来越多的欧美汽车制造商将生产重心迁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汽车生产大国,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增长强劲,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目的地有186个国家(地区),国内一汽、长安、奇瑞、宇通等17家自主品牌企业汽车出口额也不断增长,我国民族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中国汽车业的增长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增长全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汽车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居于龙头地位。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着爆发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丁红军 《宁波经济》2004,(11):20-21
汽车产业的高速度、高利润增长,引得一些“外行”企业眼红,投巨资杀入汽车制造业。手机大佬波导觊觎“汽车快餐”,于去年10月正式携手南汽踏上造车之路,经过5个月的“家庭生活”,终于在今年3月“产下”了第一款轿车,取名新雅途。正当波导、南汽两者的“爱情结晶”在汽车市场上销售渐有起色之时,波导和南汽却中止了“婚姻”。至此,波导“手机造车”的“佳话”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刘治近日表示,中国鼓励经济型汽车发展的政策将很快出台。发改委正在制定鼓励经济型汽车发展的政策,以期引导中国汽车产业和能源消费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重庆经济》2006,(4):18-21
一、汽车产业 (一)“十一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背景厦市场分析预测 1.国际国内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首先,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性产业。全球汽车生产企业“强强”联合,产业更加集中,跨国汽车企业纷纷在最接近市场的地方布点整车企业,零部件正在广泛实行通用平台、全球采购、系统设计、模块化的供货方式。汽车产业已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其次,零部件工业作为独立产业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分离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第三,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飞速膨胀的汽车市场和汽车业投资的“高热不退”.明智的中国政府已开始反思。据悉,最近,负责汽车产业政策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对汽车政策进行修改。修改草案涉及对进口汽车入关口岸数量进行控制、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和汽车企业尽快开展利润丰厚的汽车金融服务、提高国产化率等。这些修改内容引起了大众、通用、福特等跨国汽车巨头们的不安。尽管他们抱怨中国政府相关政策是在“倒退”,但是,利益是最本质的争夺焦点。  相似文献   

16.
王青 《中国经贸》2009,(17):66-68
在博世、克莱斯勒和通用等公司相继申请破产保护之后,世界汽车产业进入调整期的态势更加明显。在世界汽车产业的大调整过程中,传统汽车及零部件产能将更多地向中国等地转移,进一步影响中国的汽车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7.
汽车电子产业是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交叉产业。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是我国汽车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步骤。国家发改委正在以《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纲,制定《“十一五”时期汽车电子发展规划》,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在加紧制定《“十一五”汽车零部件专项发展规划》,汽车电子产业将成为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聚集四大板块的核心城市上海、广州、北京、沈阳也正在紧张有序的制定适合本地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现代乡镇》2005,(11):12-13
花都汽车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跃升为花都第一大支柱产业,使花都成为广州市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被汽车界的专家认为是“目前中国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工业最适宜投资发展的区域之一”和“汽车产业链最完整、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作为花都汽车产业集群区的广州花都汽车城迅速崛起,并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个汽车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已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第四轮重构,汽车产品将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概念也随之成为业界关注重点,新能源汽车成了各国竞相研发的目标和追求。因此,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和大型汽车公司都纷纷加大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应用力度。随着人们对新能源的不断探索,在汽车领域中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呼之欲出。从环境及资源的角度来考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实际上就是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组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汽车行业还是对国家的节能政策都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报告》2007,(238):1-23
合资企业在制造平台的搭建、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配套体系的形成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对中国汽车创新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中国汽车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国家应当通过树立“合作与共赢”的创新理念、制定研发本土化的中国战略、构筑“创新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完善“所有制中性”的创新激励政策体系、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等方式,充分发挥和利用合资企业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总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