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产业规模化效益和产业内部链条的完善,但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完善的投融资模式一直是园区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并且结合北京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投融资模式的建设,通过研究硅谷科技园区的投融资模式,试图为北京数字出版基地投融资模式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摘要: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产业规模化效益和产业内部链条的完善.但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完善的投融资模式一直是园区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并且结合北京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投融资模式的建设.通过研究硅谷科技园区的投融资模式.试图为北京数字出版基地投融资模式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2015,(10)
世界各地普遍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来实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加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日益凸显出园区内竞争力衰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它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分析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运用多种数据包络(DEA)模型对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7至2012年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进行了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园区发展规划以及园区企业制定自身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增高,低碳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虽然还处于项目的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已经有成型园区可以作为参考。本文针对低碳产业园区内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模式、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模式、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电谷"模式、天津南港工业区模式等为例,对中国低碳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进行阐释,并对其选择路径展开讨论,旨在为项目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反向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保证企业能拥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高新技术企业应该重视对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以及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从而保障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硅谷和128公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比较,认为模块化是两者发展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并从知识流动、创新、企业竞争和抗风险能力等几个角度对模块化提升硅谷竞争力的做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贾凝  党光华 《商场现代化》2007,(23):319-320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长期后,企业市场和规模迅速扩大受到了人力资源瓶颈的约束,企业从初创时生存转向发展的目标,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本文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的人力资源特点,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杨志勇 《商场现代化》2006,(31):183-184
各国在模仿硅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逐渐形成技术创新的链形流程结构。创新链管理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巨大。本文对我国政府与企业在创新链中的行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以创新链管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0.
1951年,被誉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的硅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诞生,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硅谷已成为全美九大制造业中心之一及创业天才的制造中心。它制造了全美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形成条件的理论模型,分析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形成过程中高新技术创业者和政府的行为,提出创业企业数量和政府获得的创业收益必须达到一定水平等两个创业机制形成的必要条件,并分析了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形成的社会文化条件,印市场经济基础、创新文化氛围以及文化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硅谷指数、中关村指数中有关人力资源的指标为视角,分析了金华市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对改善金华市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状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璟 《商业研究》2008,(4):133-135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产生以来,便在新技术革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集群是高技术产业重要的区位特征,国际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空间。因此,按照产业集群的规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产业集群的角度论述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群化发展道路,并提出发展对策,对加快浑南新区产业园区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魏新高 《北京工商》2003,(10):54-57
工商行政管理正经历着两个划时代的飞跃,一是从对集贸市场、个私经济等有形市场的监管向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市场的监管飞跃,二是从对无形的大市场的监管向对虚拟的超越时空的网络经济的监管飞跃。《从中国硅谷看数字工商构建》,数字工商应该具有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特点,充分整合和利用园区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满足市场主体,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日益增长的创业、发展、就业和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6.
蒋字飞 《创业家》2014,(1):37-38
瀚海科技园是第一个中国人在硅谷建立的创业园区。我们准备通过瀚海科技园来初步了解硅谷的创业氛围,非常巧,正赶上一位美国创业者的路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总量明显增加的同时,其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文章利用成分数据处理方法,并结合GM (1,1)方法构建了结构预测模型,选取了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2008—2017年的技术领域产业结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园区经济产业结构走势特点及未来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之所以能成为高科技园区,其基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就像没有斯坦福、加州理工等高校就不可能有硅谷一样。”这是2001年3月,时任政治局常委李岚清对包括清华科技园在内的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规划所做的批示。“批示中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其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应该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庆键推动者;其二,中关村科技园发展的重心应该落在清华、北大和中科院主导的科技成果转化上;其三,最高决策领导高度关注清华大学这样的中国顶级高校在科技创新中作用的发挥。”中关村管委会一位领导拿着这份5年前的批示文件告诉《商务周刊》,双清路和成府路交叉的清华这块三角地,从来不缺乏来自国家、社会各个层面的注意力,“之所以清华技园在中国科技园发展中走到了最前列,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梅萌带领的这批人能够把类似这样的各种各样的关注和资源聚焦到了其69万平方米的园区里。”  相似文献   

19.
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钰凤  顾静怡 《商业时代》2006,(20):45-45,47
本文从分析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资源的特点入手,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说所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讲,人力资源在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确保人才储备也成为了各个公司的发展战略之一。但与现实不符的是,人力资源的会计计量却发展缓慢。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此不断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但是由于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特殊与复杂,使其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应用。并且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在人力资源的会计计量方面有诸多特殊性,因此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