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与顾客是鱼水关系。企业是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而向消费者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它是市场的主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几乎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发生直接联系。顾客是企业产品的购买者或经销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协调企业与顾客关系,重点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其一,通过广告攻势和经常向经销商请教,做好顾客与企业的双向沟通工作。广告是向顾客宣传产品从而引导消费的桥梁。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如果是用来表达产品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自然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2.
试论名牌效应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任丽军库蔚东所谓名牌,就是某种商品的商标品牌达到了某种程度的知名效果,在市场上达到了一定占有率,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了一定的地位。如果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成为市场上的名牌,那么,它在市场上将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  相似文献   

3.
名牌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在经历了“生产导向”、“消费导向”的竞争阶段后,已进入“形象竞争”的年代。品牌竞争成为企业“形象竞争”的核心。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制定自己的名牌战略。现就我们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名牌战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名牌?名牌的概念是比较复杂的,大致可分为消费者的名牌概念和政府经济部门的名牌概念两种。对于消费者来说,那些知名度高的,消费者购买踊跃的,价格高于同类普通商品且质量信得过的商品,即可成为名牌产品,顺理成章,这些商品的商标就是“名牌”,…  相似文献   

4.
旅游是一种无形的服务产品,消费者不能像实物型的消费活动一样可以直观的挑选商品并在付款后快速消费。因此购买过程中旅游产品的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营销理念当中,品牌是营销的核心和灵魂。它既是某种标志、符号,又是消费者消费某种产品的体验和感受。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一种产品和服务支撑其形象和理念,  相似文献   

5.
名牌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创造出来的,得到社会承认的,并与同种产品比较具有高质量、高市场占有率和高效益的品牌.企业要实现创造名牌和拥有名牌,就应制定和实施适合自己的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分销渠道是指“当产品从生产者向最后消费者或产业用户移动时,直接或间接转移所有权所经过的途径”。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一条分销渠道是指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的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和个人。因此,一条分销渠道主要包括商人中间商(因为他们取得所有权)和代理中间商(因为他们帮助转移所有权)。此外,它还包括作为分销渠道的起点和终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但是,它不包括供应商、辅助商等。”分销渠道的职能每一条分销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通过生产消费和个人生活消费能实质上改…  相似文献   

7.
消费信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生,买卖双方在某种偶然的条件下发生了赊购赊销行为,他们之间就发生了信用关系,只要有一方为消费者,这种信用就可以称之为消费信用。从严格意义上讲,消费信用是指由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  相似文献   

8.
一、名牌与名牌价值的产生名牌就是在市场交易中具有高销售额、高占有率从而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从理论上进行剖析,它有三层含义:1它是一种正值的商誉(Goodwil)。每个企业都有商誉,但商誉的价格不一定总是正值,而名牌则总是指“好”的商誉,它是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方便面产品质量的提高,引导消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1季度组织对方便面产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其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2.3%。 大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好 本次抽查的生产企业绝大多数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较大型生产企业,抽查的产品品牌也是广大消费者认知的名牌,如:康师傅、统一、  相似文献   

10.
谢宏宇 《质量春秋》2006,(12):36-38
走在城市的街头,按动电视机的遥控器,眼花缭乱的地产广告让人应接不暇,我们很容易发现,最出风头的要数“概念”。我们不禁感叹;概念营销就像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概念营销是90年代新兴的一种营销方式,它是指以某种有形或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将一种新的消费概念向消费者宣传推广,赋予企业或产品以丰富的想象内涵或特定的品位和社会定位,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认同,并最终唤起消费者对新产品需求的一种营销策略,概念营销着眼于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设计、创新以及营销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消费者。它着眼于消费者的理性认识与情感因素的结合,通过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新观念来创新产品并通过概念来体现产品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过去的“卖方市场”而变为“买方市场”.于是,企业产品质量乃至名牌产品已成为竞争的焦点和消费的热点.名牌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左右消费者选择购买商品的主导因素.一、名牌是一种文化.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约翰·科特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作为名牌,它能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共鸣,形成一种时尚的“心理追  相似文献   

12.
孟琳 《企业活力》2004,(6):30-31
<正> 所谓“数据库营销”,就是企业与其顾客和潜在顾客进行双向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企业通过直邮、电话、推销、访问等多种营销传播方式,搜集并整理顾客及潜在购买者的大量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消费者数据库,并通过对数据库的处理和分析来预测消费者有多大可能去购买某种产品,以及利用这些信息给产品以精确定位,有针对性地设计营销信息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用科学的质量观营造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产品竞争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创立和发展品牌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的客观需要。品牌的核心是产品质量,企业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就不会有高信誉度的品牌,也就不会有高占有率的市场。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于1997年初进行的一项“中国百姓名牌意识”的调查中,当问到“你认为什么是名牌”时,被调查者中有90.16%的人认为“产品质量好”。正是由于知名品牌的产品质量好、信誉高,才能创造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形成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  相似文献   

14.
何谓名牌?名牌是高质量产品、高质量服务、高市场占有率、高信誉、高经济效益的综合载体,是一个企业长期经营与管理的结晶,是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体,是消费心理和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体,是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的结合体。创名牌,是一项综合复杂的  相似文献   

15.
[术语定义:一、市场占有率,是指某种品牌的商品在一定地域内、在同类商品中所拥有的市场份额;这是以企业为中心的指标,表示企业的营销成果。在调查问卷中,通过“您家拥有的品牌”或“您经常使用(食用、饮用、穿着)的品牌”来测量。二、市场竞争力,又称着“受欢迎的程度”,指的是消费者在实际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对某种品牌商品的偏好或消费定势;这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指标,表示消费者的消费需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会营造一个繁荣和成熟的市场,也将造就一批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对日益发展的市场,企业要想在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靠名牌发展战略。如果没有在国际、国内市场打得响的名牌,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沈飞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实施名牌战略的实践,有了以下认识:高科技策略是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名牌产品,是质量优异、性能超群、服务优良、具有高知名度的产品,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它具有以…  相似文献   

17.
一、分销渠道概念 分销渠道是指某种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和劳务的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和个人.它主要包括商人中间商,代理中间商,以及处于渠道起点和终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必须通过交换,发生价值形式的运动,使产品从一个所有者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直至消费者手中,这称为商流,同时,伴随着商流,还有产品实体的空间移动,称之为物流.商流与物流相结合,使产品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手中,便是分销渠道或分配途径.  相似文献   

18.
唐文龙 《企业研究》2005,(11):50-52
在商务会客、家庭饮用和礼品赠送等场合的产品和服务消费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将葡萄酒作为他们的选择目标之一。通过对消费心理的分析,消费者的购买理由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但是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以休闲享受或者健康导向的整个消费购买过程中,葡萄酒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其实追求的是诸如时尚的、成功的或者健康的心理诉求的实现。葡萄酒消费过程中随附的是一种“优雅的”或者“追求优雅的”消费文化。现代营销理论也要求企业的一切行为都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因此,对于葡萄酒企业来讲,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据此,司法界、理论界一般通过购买行为本身,人为推测购买者主观意愿,以确定购买者是否具有消费目的,从而确定是否具有消费者身份。这种定义规则也被理论界称之为“经验法则”。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梁慧星教授就主张,应采取一般人社会生活经验来判断购买者的动机,  相似文献   

20.
《东方企业家》2004,(5):139-140
新市场破坏是这样的一个创新,它使以前由于缺乏金钱或技能的一大群人,开始购买和使用某种产品以满足他们的这些需要。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将使用术语“非消费者”和“非消费”来指这种情况:有某种需要,但过去一直没有出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我们有时候说,瞄准这些新市场的创新者在与“非消费”进行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