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苏南产业向苏中和苏北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发展差距严重制约着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是解决地区经济不平衡的有效途径。该文认为苏南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但也有其阻力和粘性,因此政府推动是苏南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苏中和苏北接受苏南产业转移中也应当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培养好人力资本,以取得地方经济、企业效益和政府的"三赢"。  相似文献   

2.
叶明 《经济研究导刊》2009,(25):120-121
加快苏北区域的经济发展,尽快缩小苏北与苏南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实施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关键。因此,必须正确面对苏北与苏南之间的现实差距,同时要以区域经济的科学理论指导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即苏北地区要主动策应区域共同发展和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积极参与江苏南北联动发展;要以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聚为抓手,加快工业化进程;要着力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推进城市化进程;要以优化环境为先导,着力提升区域发展的竞争力。这些是加快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苏、锡、常高科技星火密集区和火炬带的形成,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建设,人们对苏南经济更是刮目相看,由此又形成了苏北和苏南的强烈反差.笔者认为,苏北经济落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基础设施不发达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沿海没有一座大型的港口做依托更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关键的关键.而开发江苏中山港,则正可以起到促进苏北经济发展和全面振兴淮河流域经济的作用.一、加速开发中山港是启动苏北乃至整个淮河流域经济的必然选择位于滨海县境内废黄河入海口附近海域的江苏中山港,地处淮河流域东部,江苏沿海的中部,介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之间,与苏北盐(城)、淮(阴)、连(云港)三市基本上为等距离,地理位置独特,在此建设深水大港对于苏北沿海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并以此为中心辐射整个淮河流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开发中山港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苏北地区徐、淮、连、盐四市,土地面积5.2万平方公里,人口2948万,分别占全省总面积和总人口的52%和44%.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只占全省的18.07%,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21.98%.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苏北沿海黄金海岸这一难得的资源优势,使苏北地区一而再,再而三?  相似文献   

4.
宗超 《时代经贸》2014,(2):275-275,277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江苏省被习惯上分为苏南、苏北两个地区。其中苏南包括:苏州、无锡、镇江、常州、南京5市,苏北包括:扬州、泰州、南通、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8市。发达的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江苏省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苏北地区土地面积占江苏省总面积的53%,人口占40%,是江苏的重要板块,但过去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苏南、苏中,并且发展差距趋于扩大.本文应用统计数据分析苏北地区与苏南、苏中地区的差距,找出制约苏北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有针对性提出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9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呈现出一种加速度的趋势, 实力明显增强,这说明 苏北地区,以往的发展战略是(?)(?)的.但是, 也应看到在苏北学习苏南、加快发展级镇工业的(?)(?),经济差距在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上都在拉大、并且还有扩大的趋势,面对这种有违初衷的情况.在必要重新认识苏南等地的先进经验,把握内外巳经变化了的条件,走出一条适应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形势,适合苏北实际情况,具有各地特色的新的发展道路.近十年来苏北学习模仿苏南发展模式的思路十分明显.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追赶先进地区.是绝对必要的.但问题在如何学习和追赶.不顾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形势.不管本  相似文献   

7.
<正>位于江苏中部的扬州市,出了工业规模经济的新鲜经验。相对于苏南而言,扬州为江苏的次发达地区,扬州规模经验一传出,不仅对苏北,而且对苏南,包括对苏中,都有良好效应. ——对苏北有来“激励效应”:使苏北欠发达地区看到了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希望,激励他们找准路子,奋发开拓; ——对苏南带来“反思效应”;反思“为什么培植规模经济新鲜经验出在苏中而不出在苏南?”面对这个尖锐问题,将促使苏南开拓新的发展思路,经济更上一层楼; ——对苏中特别是对扬州自己,则又带来“加压效应”:各地纷纷前来“取经”,会促使其从发展完善已有经验出发,肯定成功,分析不足,揭示矛盾.明确进一步前进的方向,从不很自觉走向自觉,变压力为新的动力。 为什么扬州经验反响广、效应大?它对江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何普遍意义?该如何从中接受启示,推进江苏实行新的发展思路?值得一议。 对扬州经验的实质性把握 人们对扬州工业规模经济的崛起以及由此而来的地区经济突飞猛进的成效,简明地称它为“扬州现  相似文献   

8.
盛莹 《当代经济》2016,(25):78-7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重要转型期,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江苏经济在全国经济中举足轻重,苏南为江苏经济的迅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苏北的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分析苏南苏北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苏南苏北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对于缩减苏南苏北地区间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北杨树产业发展的生态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人们长期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伦理观,导致苏北杨树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审视苏北杨树产业的发展过程及其出现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苏北杨树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苏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苏北与苏南的差距本质上是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差距。应当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视角来认识苏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本文着重探讨苏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无锡作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乡镇总体发展态势较好,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致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中、后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都将会相对放缓,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量化”空间极其有限。推动苏南地区下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更多地来自于产业的服务化和城市化的“质化”过程,苏南地区正在迎来富克斯所说的“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距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产业结构上看,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变化,又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产:苏北的作用进一步增大,而苏南、苏中则表现为减少,产业的地区间分工得到强化;二产:苏北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而苏南、苏中的作用下降。三产:苏北、苏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而苏南的作用下降,由此可见,苏南除总体的份额还比较大外,经济发展的势头并不令人满意,苏北发展的较大外,经济发展的势头并不令人满意,苏北发展的较好,并在农业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苏中则表现为进步不大。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产业集群可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同时增强城市化的经济基础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密集区构成的经济圈将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力量.经济越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现象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发达地区率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然而,如何避免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双重"增长"现象,如何推进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亦即如何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文章对苏南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作深入分析,指出强化环保法治是实现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代际之间和谐与公平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江波 《生产力研究》2005,(12):55-57
苏北是江苏省的欠发达地区,宿迁市是苏北最典型的欠发达市,本文通过对宿迁市近年来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宿迁市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对策,旨在为缩小苏南、苏中和苏北区域发展的差距,实现江苏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实现加快发展苏北?一方面,当然要借鉴“苏南模式”和苏中经验(包括扬州的工业规模经济经验)以及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各国、各地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更要从苏北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成功之路。最近,我们到苏北四市调查,依稀地看到有一条不似苏南、不亚苏南的新思路,不妨概括为“苏北模式”。虽然它正在探索,还未定型,其内含会日益丰富;但是,曙光已经升起,终将照耀广阔的苏北大地,在实践中不断放射出绚丽风采。 苏北有苏北的独特优势 地区经济的发展,一般取决于区位特点,经济基础,社会条件,主动决策四个因素。过去苏北发展不如苏南,客观上是受到前三个因素的相互制约。经过长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苏北已有很大发展,不仅经济基础加强了,社会条件转好了,并且其区位优势也从潜在的逐步变为现实的。地区经济的发展,都要认识和发挥当地的优势,在参与地区之间的分工和合作中扬长补短,共同前进。对徐、淮、盐、连的优势,包括区位、资源、人文等方面,与苏南、苏中比较而言,独特的可以综合为: 1.“三沿”优势。即沿海、沿  相似文献   

18.
发展苏北经济是“十五”期间全面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长江沿岸的 苏中地区培植增长极,正是带动苏北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培植增长极,充当上海及苏 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中介”,既有利于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又有利于抑制上海 及苏南的中心城市对苏中苏北的“极化效应”。目前,有三个可行的增长极,即南京增长极 、三江增长极和润扬增长极。通过在这三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苏中地区的 带动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但又是典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形成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巨大差距的原因很复杂,有地理区位因素,也有人文历史因素,有经济结构的不同选择.也有政策制度的设计偏差。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大视野确定发展战略,小角度选择发展路径,逐步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对江苏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探讨》2004,(12):76-80
·本刊特稿·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国际机遇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1.3)当前经济生活中三大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判断葛守昆(2.3)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杜晓山(2.7)乡村现代化中土地制度及利益格局重构———对江苏、浙江发达地区的调研王景新(3.3)都市圈域产业的整合与协同薛家骥(4.3)苏北工业化的路径选择蒋伏心(4.8)从“苏锡常”看“长三角”:都市圈的组建该怎样做好“圈”的文章顾松年(5.3)江苏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对策思路沈立人(5.8)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地区竞争战略范从来(6.3)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性研究张颢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