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红丹 《人力资源》2005,(10):72-73
伴随企业对无形资产重视程度的加深,人力资本的地位在商业竞争中日益突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在采取各种手段保护商业秘密的同时,也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控制核心人才的流动,保护自身的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形下,竞业禁止协议就成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被普遍采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章珏 《上海企业》2012,(6):84-85
一、竞业禁止协议问题及其研究意义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我国现行关于竞业禁止法律制度与国外相比还不够完善,相关立法零零散散,不成体系,相关内容也过于原则、简单,尤其对竞业禁止协议的立法目前还是空白。就我国目前国情,要使竞业禁止协议作为保护商业秘密的有效手段之一,需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认定问题、对违反竞业禁止协议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明确竞业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个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企业商业秘密的掌握者和使用者,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通常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命运.企业合理地运用竞业禁止协议是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每年新年伊始,那些职场上习惯跳槽者开始跃跃欲试了。好像他们身上有一股不稳定的情绪,一到岁末年初就开始情绪化——那颗不稳定的职场心开始驿动,生怕稳定、生十白没有变化,很多人已经养成了习惯性跳槽的坏毛病,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5.
王桦宇 《人力资源》2007,(18):69-71
竞业禁止也称竞业限制,主要是指企业的职工(尤其是高级职工)在其任职期间不得兼职于竞争公司或兼营竞争性业务,在其离职后的特定时期或地区内也不得从业于竞争公司或进行竞争性营业活动。在当今市场经济下,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拥有商业秘密就等于拥有了在市场厮杀和角逐的强大竞争力,因此竞业禁止制度作为一个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不为雇员所泄露的法律武器引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虽然竞业禁止较好地平衡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它又往往成为引发劳动争议的导火索。本期邀请到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王桦宇先生给大家就如何理解竞业禁止法律概念并针对竞业禁止法律纠纷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竞业禁止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采取的以保护其商业秘密为目的的一种法律措施。竞业禁止制度的核心是一种特殊的协议——竞业禁止协议。影响竞业禁止协议的因素有商业秘密、竞业禁止协议的主体范围、竞业禁止的期限、竞业禁止的范围、经济补偿等,这些因素对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2002,(11):33
来自国内著名人力资源网站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的最新薪资指数调查报告显示,自身素质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高薪的决定因素,踏踏实实地增长学识,开阔眼界已经成为人们提高自己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期调查为期半年,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中城市的3万多名参加者通过网络参加了此项调查,参加者的学历以本科和大专为主,占总数的81%;另外有7.5%的人有过海外的经历,工龄在5年以上的占参与者总数的45%.  相似文献   

8.
企业原本是为了保护自己而设置竞业禁止,却很有可能因保护过度而侵犯到员工的择业权,近几年来尤其在IT行业,由于一些大型企业设置霸王条款型的竞业禁止协议,并且与部分离职员工发生诉讼纠纷,使得员工在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时越来越谨慎,企业在制定竞业禁止协议时也不能再随心所欲,同时引发的副作用是员工和企业同时在想方设法逃避竞业禁止协议的职责和限制。  相似文献   

9.
王桦宇 《人力资源》2007,(18):73-74
竞业禁止也称竞业限制,主要是指企业的职工(尤其是高级职工)在其任职期间不得兼职于竞争公司或兼营竞争性业务,在其离职后的特定时期或地区内也不得从业于竞争公司或进行竞争性营业活动。在当今市场经济下,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拥有商业秘密就等于拥有了在市场厮杀和角逐的强大竞争力,因此竞业禁止制度作为一个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不为雇员所泄露的法律武器引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虽然竞业禁止较好地平衡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它又往往成为引发劳动争议的导火索。本期邀请到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王桦宇先生给大家就如何理解竞业禁止法律概念并针对竞业禁止法律纠纷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竞业禁止协议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慧姝 《企业经济》2005,(2):172-173
竞业禁止协议向来是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的敏感问题。与其他保护措施相比,在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竞业禁止协议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若运用不当,可能危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甚至违背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宗旨。因此,关键在于运用利益平衡原则,对竞业禁止协议从时间、地域、领域几方面进行限制,同时保证雇员应获得针对竞业禁止的合理补偿。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可谓天下闻名,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员工的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这些人往往已经发现公司的某些弊端。  相似文献   

12.
梁冬梅 《英才》2006,(1):90-91
案例:2005年11月22日,东方航空公司10名机长集体辞职事件被媒体曝光。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13.
黄海珍 《企业导报》2002,(11):44-44
<正>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可谓天下闻名,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者。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员工的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这些人往往已经发现公司的某些弊端。为此,松下幸之助对另谋高就的员工不仅一律热忱欢送并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竞业禁止协议相关问题的分析,探讨其在劳动合同关系下保护商业秘密的前景以及在企业劳动合同中的法律作用,并提出了“竞业禁止协议对用人单位方的规范、制约和保护作用,以及对劳动者的界定、补偿、约束作用”等理论归纳,以期使企业和劳动者在竞业禁止上的分歧能更合理地解决。当前,由于人才流失导致商业秘密泄露的现象日益严重,在劳动法律关系的前提下,竞业禁止协议已成为企业与关键员工签订的必不可少的合同文件。但由于对保护商业秘密的竞业禁止协议的理解存在偏差,企业在签订和履行合同时缺乏规范性,导致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另一方面,如果人员的流动造成企业大量商业秘密泄露或被他人利用,给国家、社会和企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那么这种人员流动就有必要被适当限制。目前,竞业禁止是比较有效的在人才流动中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之一,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企业与员工的劳动法律关系中,正确理解和充分发挥竞业禁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世界顶级企业松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松下幸之助之名,可谓天下尽知.然而,其门下也有"跳槽"者.那么,他是如何对待"跳槽"员工的呢?惯于听取逆耳之言的松下幸之助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更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企业就职,这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而且这些人往往已经发现公司的某些弊端.为此,松下幸之助对主动脱离公司的员工不仅一律热忱欢送表示祝贺,还诚恳请求他们留下批评意见和建议.这项工作一般通过公司召开"跳槽"者欢送会或者话别会来完成.据悉,松下公司的许多决策便是根据"跳槽"者的临别留言改进的.松下公司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笔者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多年来,经常看到或接触到一些侵犯企业商业秘密案,一些企业高级职员跳槽后,往往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破产。商业秘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武器之一,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那么,企业该怎样认清侵权者的伎俩,采取有效措施守好存储着自己商业秘密的“财富按键”呢?笔者就此类案例做一解析,希望有关企业能从中吸取教训并有所裨益。里应外合难以防范从1995年第一例商业秘密侵权案开始,全国法院系统受理的同类案件逐年翻番,到1998年已上升为2000余起,事实上未涉诉的此类事件更多。侵权人常常…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全美国有1700万人辞职跳槽,相比5年前,增加了600万。在有些部门,如低收入的零售业等,跳槽者所占的比率更是惊人。为了节省开支,雇主们每年只给老职工们增加一丁点儿薪水,而对新来应聘者则许诺可在原有的工资基础上加 10%- 20%,惹得职 工们心神不定,老是惦念着挪个窝。 劳务市场的供不应求和因特网的方便简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求职观。美国的劳务市场现在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兴旺和火爆。5年前,1/10的人曾经辞过职,而现在这个比例已经升高到1/7。 当然,跳槽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8.
2005年5月25日,中国保险业创立2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隆重召开。这一时间的选择颇值得业内人士玩味。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岁末年初是员工跳槽的"高发期",一年一度的职员与企业之间跳槽与反跳槽的"战争"表现出白热化,跳槽现象变得更加疯狂,考核、兑现、跳槽似乎已成了企业一些员工的年底"三部曲",使得  相似文献   

20.
经济危机阶段是企业裁员的多发期,而经济复苏阶段则是劳动者跳槽的活跃期。法律在对用人单位炒劳动者鱿鱼设置多重紧箍咒的同时,也对劳动者跳槽作出了限制,劳动者如果任意而为,闯了法律禁区,照样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