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众是电视台的“上帝”,是电视产品的消费者,而收视率则是观众对电视节目发表意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收视率对于走向产业化,走向市场的电视媒介来说,它是一个难得的市场反馈信号。现在,收视率已迅速成为电视媒体和广告客商衡量频道时段价值,决定广告投放,调整节目设置的重要依据,并已成为了听取观众需求的重要渠道和电视节目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刘会召 《广告导报》2007,(9):113-113
入户,是电视媒体满足观众收看需求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电视台都需要使自己的频道和节目进入观众家庭,也就是“入户”,只有这样.观众才能看到频道,才能看到节目,才能产生“收视率”、“到达率”、“频次”……因此,入户率是衡量一个电视媒体广告效果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电视史上,传统的收视习惯往往会因为节目的精彩而改变。开办于1993年5月的《东方时空》栏目,改变了中国大陆观众早间不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被誉为是“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而十年后的5月,一个名字叫做《每周质量报告》的节目再次改变了人们的收视习惯,甚至还一度创下了央视新闻频道专题节目收视率的最  相似文献   

4.
与辛迪加的节目相比,美国的观众可能对国家债务违约问题更感兴趣。看来,国家债务问题不仅关系到政治、经济。还会导致其他节目收视率的下滑。  相似文献   

5.
同质化电视节目于某一时段“扎堆”播出,对电视频道和观众而言都是弊大于利的。表面上看同一类型节目在不同频道播出形成了规模效应,提高了一定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然而集中化的收视体验造成观众注意力被稀释、审美周期缩短,极易形成审美疲劳。一方面,电视观众手持遥控器却无从选择,逐渐形成单一的收视兴趣;另一方面,电视制作方养成“搭顺风车”的投机心理,从而形成了同类型节目一窝蜂上、一窝蜂下的电视乱象。很多从事真人秀制作的电视业者向笔者抱怨“观众口味越来越刁”、“节目寿命越来越短”,主要原因就是电视行业节目同质化即“扎堆”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电视的二次售卖经济属性决定了观众收视研究的重要性,收视率成为电视传媒经济的"通用货币"。在收视率研究中,基于多频道竞争的观众忠实研究更为重要,因为这与收视份额格局变化密切相关。电视广告运营基于收视份额格局形成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关系,同时媒体资源和品牌也参  相似文献   

7.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9,(5):103-103
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频道资源和内容资源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收视率调查手段和调查方法在观众测量领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CCData推出的Q^2(电视媒体质量评估)结合了海量样本收视率监测,与数字电规观众满意度调查,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考索观众的收视和媒体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8.
观众收视电视插播广告的行为呈U形曲线走势,即处于第一位置和最后位置的广告的收视率最高,中间位置广告的收视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奥普拉·温弗瑞的最后一期节目创:下了11.5的高收视率,有1640万的受众观看了直播,创下该节目近18年以来的最高收视率。除了最后一场之外。《奥普拉秀》在5月23、24、25日倒数三场的平均收视率也高达9.8,到达观众人数为1390万。  相似文献   

10.
苏华 《品牌》2005,(7):48-51
2004年中国内地最具轰动效应和影响力的大众娱乐活动——“超级女声”,因其在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中收视率和参与度非常高之缘故,成为了2004年度备受关注的一种影视现象、娱乐现象、文化现象。一个电视栏目能被号称属于网络一代的“80年代”所接受,一个电视栏目能够被游离在主流媒体之外,号称拒绝电视的群体所接受,这本身就十分有意思。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国内地最具轰动效应和影响力的大众娱乐活动——“超级女声”,因其在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中收视率和参与度非常高之缘故,成为了2004年度备受关注的一种影视现象、娱乐现象、文化现象。一个电视栏目能被号称属于网络一代的“80年代”所接受,一个电视栏目能够被游离在主流媒体之外,号称拒绝电视的群体所接受,这本身就十分有意思。  相似文献   

12.
相比于"领导说了算","收视率说了算"绝对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因此,收视率绝不是"万恶之源"。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公平与完善的收视率评估系统。连续9年稳居全国卫视收视率第一名的湖南卫视,从今年4月份开始,不仅拱手让出老大地位,收视率一度下滑,甚至在最惨的时候已经跌到全国第18位。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制片人张一蓓在回应整个平台收视率下滑的现象时直言,其他卫视收视率造假是湖南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日,贵州卫视在天津地区实现数模(数字网、模拟网)并传,由以前120万户的覆盖规模提升至340万户收视观众的庞大规模,覆盖范围达到100%。此次在天津的落地。进一步扩大了贵州卫视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入网后收视率的提升、卫视品牌的大力推广以及观众规模的增加,将会促进2008年贵州卫视全国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广告大观》2009,(3):41-43
近期关于《丑女无敌》和湖南卫视.在社会各界台前幕后、公开私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看待收视率导向,及其所引发的对日常生活滑稽丑怪的搞笑摹仿。批评意见认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电视媒体属于“国家主流媒体”,其“体面生存”与“文化品位”不容以收视率为导向。然而,笔者不赞成把收视率和社会责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断言收视率必然具有反文化反人类反进步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现在这样一种电视媒介格局下,中央台和几家强势省级卫视可以卖收视率,其他电视台尤其是城市台必须‘换跑道竞争,换模式发展’,把原来将自己的观众打包卖给广告主的旧模式转变为把电视观众直接变为自己或企业的消费者的新模式",快道联盟理事长、著名电视媒介专家袁方博士对《广告主》杂志记者说。  相似文献   

16.
张山竞 《中国广告》2012,(9):111-112
对广告主而言,更多维的衡量标准才是解脱乱象的出路。收视率曾经在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过程中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为广告主提供了媒体价值衡量的客观依据,也为电视媒体了解受众的内容需求提供了衡量标尺。因为收视率,受众真正成为了"上帝",因为他们可以用指尖的遥控器来投票。因为收视率,省级卫视才有胆量叫板央视,因为收视率面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有"内容为王",只有观众喜欢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17.
宋炳禄 《广告导报》2005,(10):132-133
山东电视影视频道开播已经十周年了,十年间,覆盖面逐步扩大,收视率稳步提升。据山东省网络中心2003年的统计,全省有线电视用户为900万,加上对影视频道通过无线发射对山东省东半部的覆盖,全省可收看影视频道的人口达7000万以上。电视剧是频道收视率的发动机,影视频道则是山东省内第一家以播电视剧为主的频道,十年来已经在观众中形成了看电视剧找影视频道的收视习惯,因此,影视频道一直占有不错的收视份额。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收视率调查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当时电视传播的特点,能够相对有效地测量观众的收视行为,而被国外电视传播界所接纳并使用。  相似文献   

19.
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能够被测量吗?如果说收视率直接反应的是电视媒体的“量化”传播效果,那么影响力就是电视媒体“品质”的最佳体现。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呼唤摆脱“钱困扰”原风如今,电视剧的收视率要比电影的上座率高得多,特别如《渴望》、《三国演义》等为观众十分喜爱的连续剧,更是牵挂亿万人的心,然而,许多观众并不知道,有时一部电视剧的诞生,要过多少"钱关",受尽钱的"折磨"。因此,这些年来,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