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物权法草案的顺利通过,凸显了国民对权利界定的重视。其对公私财产权的保障等内容,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体经济》2007,(1):48-48,F0003
2006年12月24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七次审议《物权法》(草案),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此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首次对城镇集体财产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6月26日,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三审时,包括石广生在内的部分委员建议将物权法交付全民讨论,以“集国人智慧,成伟大法典”。7月10日,全国人大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面向全国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由此,踏着民主政治和民主立法的步伐,物权法立法讨论成了一场全民大合唱,随着物权法的立法进程和实施,包括私人物权在内的各类物权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为此,本刊组织了相关文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解读这部法律。  相似文献   

4.
马立群  赵颖  沈路涛 《发展》2005,(12):52-55
聚焦物权法:物权法修改七大看点 6月26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物权法(草案)进行第三次审议.新的修改稿着重从三个方面对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研究修改:一是突出重点,解决物权法当前急需规范的现实问题;二是对草案二次审议稿涉及的几个重大问题作出了规定;三是对草案二次审议稿规定的内容尽可能表述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2007,(4):20-20
《物权法》是基本的财产法,它通过认定和保护各类物权,可以调动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五年七审的《物权法(草案)》一直就是民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自2005年7月10日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物权法(草案)》公布以来,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据报载,从2005年7月10目公开征集意见以来,征求到的群众修改意见高达10032条。其中凝聚了总社和各级联社及全体集体经济战线的干部职工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事实证明,集体财产的所有权保障问题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物权法》是各国民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权法》涉及到国家、集体和私人财产权的界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它是我国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尽管在集体财产所有权、产权以及相关法制问题上有诸多争议,有许多重大问题尚有待深入研究,但是,无论如何,《物权法》的制定和完善对集体财产权益的完善和保障具有重大意义。首先,集体财产的所有权与国家(政府)财产的所有权之间的范围与差异应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使集体经济的物权权益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再不致因界限不清而受到侵犯。城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可以进一步确定,并得到法律的明确保护。物权法应为防止集体企业财产及其权益被评调、侵害,乃至变相侵权提供重要法律依据。第二,切实保障城镇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的财产所有权,有其特殊的意义;长期以来,城乡集体经济的联合组织(如城镇集体经济联社)对领导和扶持集体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功不可没。同时,它们已形成了企业型的庞大财产(包括无形资产)。由于过去的体制的弊端,确实曾存在过国(家)集(体)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但城镇集体经济联合组织毕竟己成为集体经济、集体资产的组成部分,而且经过多年改革后,它们已大多成为独立法人。因此,确实保障城镇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相应的产权权益应成为《物权法》内容之一,第三,《物权法(草案)》中还应明确集体所有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权人、出资人的权责,明确城镇集体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属于本集体的成员和集体所有。同时还要明确“本集体”和“成员”的范围.以及由所有人通过代表大会对城镇集体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行使职权,决定其资产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等等。当前《物权法》仍为草案,仍在征求群众意见的过程之中。为此,我们将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和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对《物权法(草案)》修改建议和部分地方联社对《物权法(草案)》修改意见摘要刊登如下,供大家参考。我们衷心希望各地联社组织和关心、支持集体经济的朋友们,继续抓紧时间全方位多层次从不同角度.提出更多更好的对《物权法(草案)》修改意见,可直接邮寄全国人大法工委,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转告我们,以便我们统一集中向全国人大法工委反映,使《物权法(关于城镇集体经济资产部分)草案》进一步完善,以促进我国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物权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各界群众意见。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有关人士介绍。这是继1954年宪法、合同法、婚姻法等之后。我国第12部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  相似文献   

9.
很少有这样一部法律,与民生息息相关;也很少有这样一部法律,为民众所误解,以至于有人望文生义,将其片面理解为物业管理法这部法律,就是物权法。近日,物权法草案起草专家小组负责人江平教授应邀来宁波,为宁波的法律界人士辅导讲解《物权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0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以来,"物权"和"物权法",这些"陌生"的词汇逐渐为社会所熟知,物权法立法成为全民关注点,而伴随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审议,此种关注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历经了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历史纪录,可见其重要性。《物权法》的根本意义在于为我们的市场经济生活找到了一个产权的制度基础。《物权法》是一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的基础性法律,从而奠定产权保障的法律基础,它连接了财产关系、经济关系,维护公民的基本经济权利,维护市场主体的经济权利,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与其他相关法律相比,《物权法》涉及了财产初始界定,也涉及财产的确认、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2.
聂辉华 《西部论丛》2007,(12):39-41
2007年最重要的两部法律,很可能是《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物权法》为整个市场经济奠定了产权基础,《劳动合同法》为市场经济中劳方与资方的合同关系奠定了基础。据说,全国人大公布《劳动合同法》草案后,总共收到近20万条意见,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的新纪录。事实上,这部2007年6月通过、2008年1月实施的法律,已经引起了企业的强烈反应。  相似文献   

13.
去年年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上书全国人大《一部违背宪法的〈物权法〉(草案)》.让中国的法律界热闹非凡。有人称他是英雄,为国家利益挺身而出;有人骂他是用“文革”式思维阻改革开放的继续进行。中央也多次组织研讨会与巩献田进行“隔空对话”,试图证明《物权法》(草案)的正确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一、艰难与出人意料的立法   物权法草案从2005年7月交由全民大讨论开始,便处于公众舆论聚焦的中心,而这一立法的过程更被称为2005年度的重大新闻之一.在全民大讨论热烈之际,2005年8月12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法理学教授巩献田在网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巩教授认为,由于这部草案的基本原则违背了宪法,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开历史倒车,所以,只有经过原则性修改才能通过.……  相似文献   

15.
6月26日,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三审时,包括石广生在内的部分委员建议将物权法交付全民讨论,以"集国人智慧,成伟大法典"。7月10日,全国人大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面向全国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由此,踏着民主政治和民主立法的步伐,物权法立法讨论成了一场全民大合唱,随着物权法的立法进程和实施,包括私人物权在内的各类物权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为此,本刊组织了相关文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解读这部法律。  相似文献   

16.
张波 《上海国资》2005,(7):54-54
6月26日,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三审时,包括石广生在内的部分委员建议将物权法交付全民讨论,以"集国人智慧,成伟大法典"。7月10日,全国人大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面向全国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由此,踏着民主政治和民主立法的步伐,物权法立法讨论成了一场全民大合唱,随着物权法的立法进程和实施,包括私人物权在内的各类物权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为此,本刊组织了相关文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解读这部法律。  相似文献   

17.
6月26日,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三审时,包括石广生在内的部分委员建议将物权法交付全民讨论,以“集国人智慧,成伟大法典”。7月10日,全国人大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面向全国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由此,踏着民主政治和民主立法的步伐,物权法立法讨论成了一场全民大合唱,随着物权法的立法进程和实施,包括私人物权在内的各类物权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为此,本刊组织了相关文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解读这部法律。  相似文献   

18.
6月26日,备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三审时,包括石广生在内的部分委员建议将物权法交付全民讨论,以"集国人智慧,成伟大法典"。7月10日,全国人大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面向全国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由此,踏着民主政治和民主立法的步伐,物权法立法讨论成了一场全民大合唱,随着物权法的立法进程和实施,包括私人物权在内的各类物权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为此,本刊组织了相关文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解读这部法律。  相似文献   

19.
征地、拆迁补偿不到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导致纠纷时有发生,侵害群众利益,正在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则细化了征地、拆迁补偿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安凤德 《东北之窗》2008,(18):38-38
《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迄今已近一年。一年前,《物权法(草案)》吸引了广泛的关注、期待以及争议;一年后,《物权法》以国法的权威为相关案件的裁判提供了依据,同时开启了一场社会权利理念的思想启蒙。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民众的权利意识进一步普及,而且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理念也随之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