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现在的疑虑不是2012年的中国楼市会不会跌下来.这一点已毫无悬念可言。我们现在的疑虑是.如果2012年的中国楼市跌下来.会重创中国经济吗?中国经济的两翼:实体经济的中国楼市和虚拟经济的中国股市一齐折翅.一直是靠一只翅膀在艰难地飞的中国经济.会发生什么?  相似文献   

2.
贺军 《上海国资》2011,(12):19-19
只要全球经济不出现崩溃式的意外,中国经济的总体问题就不大.2012年的中国经济增速将在8.  相似文献   

3.
经济视野     
《首都经济》2009,(8):11-13
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达到7.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9%,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达到7.1。上半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0%。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5,(27):34-34
摩根大通驻香港的经济专家辛芬多弗近日表示,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估从9.3%提高至9.4%,中国第一季度经济经修正后增长9.4%。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当人们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放缓倾入越来越多的关注时,中国为应对通胀压力上升、经济潜在的过热风险、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而强调的货币紧缩成为金融市场的另一个担忧:美国已摇摆于衰退边缘、外部需求正在放缓之时.中国政府今年进一步采取紧缩措施增大了经济下行的风险.过分紧缩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严重减速.从而使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中国和美国同时熄火.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6,(44):34-34
摩根大通与德意志银行上调中国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摩根大通将中国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山10%和9.0%上调至10.6%和9.5%;德意志银行将中国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山10.4%和8.9%上调至10.6%和9.5%。  相似文献   

7.
陈丽青 《新财经》2006,(3):98-99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今年底将达7.5 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将达9.0%中国外贸今年将会呈现强劲局面雷曼兄弟公司最新发布的一份经济监测报告预测,今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达7.5,并认为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9.0%,中国贸易也将会呈现强劲局面。  相似文献   

8.
《环球财经》2014,(11):17-17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美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将达到了17.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被第一”之余,也有人提出质疑,中国的飞速增长对全球经济能有多大好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近日发表研究成果,全面地测算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按名义汇率计算,2000--2006年间,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从3.8%上升到5.5%,对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仅次于美国20.5%的贡献率。同期,中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从3.6%上升到7.2%,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2%,排名世界第一。2007年,美国经济由于次贷危机而放缓,中国有可能成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型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正在引发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钢铁行业在自觉或不自觉间已经处于转型的前沿。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关系到产业链两端诸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成功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矿难背后的血酬定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亮 《北方经济》2005,(5):18-20
矿难频仍的现实给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增添了几许浓重的悲壮色彩。中国矿工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的悲惨生活与中国蒸蒸日上的经济极不协调。他们正在以生命为代价肩负着开发矿产资源的担子.维持中国庞大经济机器的运转。  相似文献   

12.
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一个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的动力.世界经济已经步入了服务经济的时代。当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约为70%.但中国服务业所占份额却远低于这个水平。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结构不合理、逆差、专业人才缺乏、法规不健全、开放度偏低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希望我国能尽快地完成一个实质的蜕变.真正地实现经济强国梦.让“中国服务”如同“中国制造”一样受欢迎.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研究动态及其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  郭为 《世界经济情况》2004,(13):12-15,7
中国金融的发展取向究竟是以银行为主体还是以市场为主体.是一个令人关注的同题。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实行有组织的价格开放.中国的宏观经济保持得非常稳定.价格上涨率较低.金融比率不断深化.实际的金融增长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率。金融深化一直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90年代后期.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尽管中国经济受到的影响较小,但中国金融隐藏的问题大量浮出水面.例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达不到国际标准、呆坏帐太多等等.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步入了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时期,大量的资本必须经过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来配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担负着21世纪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也不为过。中国金融真正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究竟应该怎么改?本文并不打算提出一条明晰的解决方案.只是通过回顾整个金融演化发展的道路.以作为金融改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何仕金 《中国经贸》2008,(23):84-85
面对美国金融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化解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所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困难,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9日公布了关于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面临严重下滑风险的背景之下.十大措施的出台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首先,中国A股市场上周以红盘大幅上涨高收.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将以新的增长方式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5.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09,(21):26-27
近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不仅惊叹于中国模式的奇迹.更是寄希望于率先走出危机的中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走出泥沼的动力引擎。  相似文献   

16.
投资热点之一:奥运经济商机无限 一项调查研究报告表明,奥运将会成为未来七年贯穿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条主线,每年为中国经济带来0.3%的增长,七年下来对中国经济累计的贡献将达到1.38万亿元。  相似文献   

17.
刘美 《环球财经》2014,(8):34-36
中国经济有泡沫化风险 Q《环球财经》:您在2003年出版了《中国崛起》一书.热情赞誉中国经济的腾飞。但2013年您出版了《中国崛起的终止》.开始看衰中国的前景,今年年初又出版了一木新书《中国停滞的核心》.是什么导致您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产生了如此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宣扬来自中国的经济威胁的论调.日本不仅是这一论调的发源地,而且也是当前宣扬中国经济威胁论的最主要鼓噪者.在日本,一些右翼学者、企业界人士甚至部分政府官员,经常以中国对外输出通货紧缩、中国出口商品冲击了日本产品、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加速了日本产业空心化等为理由,宣扬来自中国的经济威胁.然而,上述论调不符合中日经贸关系的真实情况,缺乏可靠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着巨大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发展重心都发生过改革和转移。尤其是从1991年开始.地区发展战略开始转向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在1999年9月中央提出了西部开发战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究竟是否均衡,经济政策是否产生效果。将是我们这篇文章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世界对中国的热情已开始降温。我们现在并不是说中国经济已开始衰竭。事实上,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仍然保持在9%以上,或许在今后五年里仍可保持在8%上下.银行的状况正在得到改善,失业人数有所减少,农民收入日益增加,很多城市居民购房,中国大陆商品纷纷打入国外市场.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仍然在显著快速地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