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章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本质特点,揭示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外商投资(FDI)的推动,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并不必然带来国民福利整体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经济快餐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说,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一番,即年均增长7%左右。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完全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曾培炎分析说,持续二十年的积极快速增长,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条件,特别是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持久和强劲的拉动作用。我国的国民储蓄率较高,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在38%左右,具备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资金来源。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入全球经济,国内外两个市场日益融合,将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资源,这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他说,21世纪前十年,针对有效需求不足这个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要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努力扩大投资,增加居民消费,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保持有效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经济发达省份流动,满足了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根据相关数据计算,2001-2008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非农产业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1%左右.因此,政府应该采用一定措施以鼓励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这样必将会提高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由于受电网制约,加之管理体制不合理,导致农村用电需求侧软弱,农村电力市场增幅率低。1998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实施了大规模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经过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电网覆盖面不断扩大,供电能力、质量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用电量的快速增长,这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3年中国GDP高速增长具有恢复性增长和补偿性增长性质,属于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过程中的经济扩张初级阶段,总体上并不存在经济过热现象。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保持其连续性与稳定性,避免政策指导方针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速度饥渴”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速度恐慌”,发生非理性经济萧条。在2003—2004年间经济周期扩张初期,中国经济应该继续采取适度扩张的需求管理政策取向,通过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逐步建立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快速增长。为了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电力增长的稳定性,了解电力周期的波动情况,找出其周期特征,成了重要的一个问题。文章利用H-P滤波法对1978年~2007年中国的电力需求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变化趋势,分析电力需求波动各周期的特征,为预测未来电力需求走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三大需求角度分析了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及其变化趋势: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增幅有所回落;投资需求快速增长,增幅有所回落;净出口需求仍然下降,但降幅明显缩小。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细分类看,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回落,政府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增幅上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快速增长,增幅明显回落,存货增加由较大幅度的负增长转为较大幅度的正增长。分析结果表明,今年一季度,从需求角度核算的经济增长率比去年全年明显上升,与从生产角度核算的经济增长率保持相同的变化趋势。第二部分分析了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率拉动作用的变化:今年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长完全是靠内需,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拉动的,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大于消费需求,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仍然起着负拉动作用;但是,与去年全年相比,今年一季度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提高了,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了,净出口需求负拉动作用缩小了,经济增长率的上升是消费需求正拉动作用提升和净出口需求负拉动作用缩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未来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1978~200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5%。从增长核算来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资本投入的高速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根据资本投入、生产率和劳动力供给的变动趋势,可以判断,未来50年中,前20年中国经济仍可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景气在2003年继续其2002年以来的扩张倾向,全年GDP增长率将接近9%,并且将在2004年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21世纪上半叶,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历史趋势,核心通货膨胀率将处于较低水平。在当前经济扩张的初级阶段,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建立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需求管理政策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增加就业、保持结构平衡和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多重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4—2005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但总体经济景气开始转折下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建立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性质的需求管理政策目标,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成功转型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适度扩张性操作,形成以增加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的一致政策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中国经济是否能保持中长期的持续快速增长 ,本文在作者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 ,给出了肯定答案。该模型的基本结论是 ,一个经济体的长期增长进程分为加速和减速增长两个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表现为快速工业化和过去利用效率过低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城市化。目前的中国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 ,即加速经济增长时期 ,而且这一过程还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从中长期看 ,中国经济还会保持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8-2009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中国经济景气进入到本次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在将核心CPI指数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略低于10%的实际GDP增长速度。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长期中性的需求管理原则指导下,建立以促进国内投资需求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俊萍 《经济师》2003,(3):168-169
占中国人口 64 %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在 1 997年后明显放慢 ,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与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大阻碍。因此 ,应切实消除阻碍农民增收致富的体制性因素 ,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强化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向加强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稳步发展。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取向和“微撞”的需求管理模式,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南沈卫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98+108-98,108
中国保险市场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在发展同时也表现在中国经济多年来的快速成长和居民财富的快速积累上。在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里还会有二十年左右的增长期。中国保险业将会有着快速增长经济带来的巨大机会。同时,也会有发生保险供给不足,导致大部分潜在需求没有达到预期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驱动因素、关键假设及主要预测2003-2007年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全球资源需求的增长大大超过供给,是2007年世界范围的物价上涨的根源,对中国而言,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的通胀压力都很大。当前导致各种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原因是需求拉动,这种需求拉动,不仅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特别是加工贸易出口对生产  相似文献   

17.
周靖  陈培钦 《经济导刊》2011,(10):16-17
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的快速增长造就了“中国奇迹”,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在医疗方面,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均有很大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较1981年提高了5.1年,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新农合”实施以来,农村参合人数从2004年的0.8亿增加到2010年的8.36亿,参合率达到96%,补偿受益人次10.8亿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农民公共需求的特点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根本目标是满足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农村从温饱向小康社会的转变,农民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主体性和参与意识也明显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构建以农民公共需求为导向的农  相似文献   

19.
迈向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经历20年改革开放与持续、快速增长,走出了短缺经济循环,摆脱了高通胀困扰,初步经受住农村大量剩余劳力轮番冲击的考验,步入一个相对过剩经济,低通胀与较快增长并存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经贸实践》2006,(3):27-27
2006年中国化纤行业将如何发展?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预计: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纺织工业需求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2006年化纤生产增速应该在8%左右,可逐步消化前两年发展过快的新增优势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