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升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国际比较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变迁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变化趋势看,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在样本期得以较快改善,但2005年以后出现稳定的趋势。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主要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出口比重的提高,而汽车与工程机械等产业贡献较小。国际面板数据实证表明,相较于其他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的作用显著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说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这一外生因素,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在利用经济全球化改善产业和贸易结构上的成功,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化速度的减缓和信息通讯产业的成熟,中国贸易结构可能缺乏稳步改善的动力,因此发挥内生因素对推动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改善的作用将是今后的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加速了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一带一路"国家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的支撑作用增强。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起一套指标体系,测算出"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分析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除进行总量分析外,本文还分别从要素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用途结构和二元边际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分类,详细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各类出口产品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提升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极大促进我国出口贸易流量的提升,并优化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与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比,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其中以口岸与物流效率和海关与边境管理对中国出口影响最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促进作用显著,表明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6—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经验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效率及影响出口贸易的非效率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出口效率得到提升,这主要得益于贸易双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和人口规模的增长;此外,针对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潜力,对贸易阻力非效率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中国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07—2015年国际专利合作数据,考察了国际创新合作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创新合作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欧创新合作、医药制造业创新合作、低效率创新企业及连续出口企业的创新合作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明显;国际创新合作通过提升创新质量和降低贸易成本进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合作伙伴国的制度质量对国际创新合作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起正向调节作用;从复杂网络视角,国际创新合作伙伴的网络中心地位传导效应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本文为创新推动中国企业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出口贸易特征表现为加工贸易的低端化和高碳化、出口产品的中低端化和高碳化、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产品分布集中化和高碳化、贸易伙伴分布集中化。碳关税的实施将导致我国高碳企业出口产品成本大幅提高、制造业出口额不同程度的下降、商品出口结构和贸易方式的改变、出口贸易环境的日趋紧张。我国应积极参加与碳关税有关的国际多边谈判以制定互利共赢的新规则;广泛开展低碳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推动低碳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改善我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结构;积极寻求更加多元化的贸易伙伴以有效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出口成本的约束,一些中小企业和低效率企业会选择通过贸易中介间接出口产品。世界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有效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促使一些间接出口的企业转向直接出口,贸易中介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然而,现有文献较少从贸易中介角度对贸易便利化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尤其缺乏其异质性的经验分析。本文认为,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改革会降低国外企业对其出口产品的门槛,弱化贸易中介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使出口国间接出口产品的比重降低;由于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通常呈现递减趋势,对于间接出口占比较高(贸易相对不便利)的目的地和出口产品,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贸易中介作用的弱化效应更为显著。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等,以2007—2015年中国对近150个目的地出口的约4700种产品为样本的分析表明,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中国对其产品出口额(量)中间接出口的占比,导致中国产品出口贸易中介作用下降。进一步设置若干目的地类型和出口产品种类的虚拟变量,通过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影响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相对来讲,贸易不便利、收入水平较低、发展水平较低、未与中国签订FTA、不属于“一带一路”地区的样本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对中国产品间接出口额(量)占比的负面影响更大,必需品、低技术复杂度产品、特别贸易关注产品的间接出口额(量)占比在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时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一是探究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弱化效应及其目的地异质性和出口产品异质性,拓展关于贸易便利化经济效应的研究视角;二是以中国的出口产品为研究样本,为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贸易中介作用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提供经验证据,有助于深化对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弱化效应及其在目的地类型和出口产品种类上的异质性表现,可以为新发展阶段贸易中介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指引和策略启示,进而促进贸易中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异质性产品价格分解模型,运用联合国UN Comtrade 2003-2016年产品-目的国层面出口数据,考察中国OFDI影响本国出口的质量效应和成本效应。研究发现:中国OFDI显著提升了出口产品质量,并对出口产品成本产生降低作用。从目的国收入看,金融危机前,中国OFDI对出口质量的提升以及对出口产品成本的降低作用,主要通过对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的投资实现;而金融危机后,则主要通过对中低收入国家的投资实现。从产品类型看,中国OFDI显著提高了差异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出口质量,并对两类产品的成本产生降低作用;但对同质性产品和最终产品,只对其出口产品成本存在显著降低作用,对出口质量的提升作用不显著。因此,以投资带动贸易仍然是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采用2001—2015年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3个国家出口前十类商品的出口数据,运用CMS模型进行分航段(东南亚航段、南亚及波斯湾航段、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段)和分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出口增长来源分解,分析表明:在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产品竞争力效应占主导地位但贡献度出现下降,市场需求效应的促进作用较弱但有增强趋势,而商品结构效应阻碍出口但作用微弱。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进口国需求结构存在供需错位,一定程度抑制了出口增长。应在培育主要出口产品综合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条件下的中欧贸易产品结构与贸易不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欧之间的贸易额将在世界经济复苏、全球化深入发展、欧盟继续扩张的背景下大幅上涨。对中欧贸易产品结构和贸易顺差的分析发现:中欧之间产业内贸易已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主要利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动态比较优势的转移向欧盟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并因此获得对欧顺差;欧盟在技术、高科技产品、服务贸易领域具有很强的对华出口优势,但同时要为适应新的国际分工格局而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中欧贸易之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需要中、美、欧从全球市场角度共同采取行动:各经济体要从内部寻找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并加以改善;我国以开放服务市场换得欧盟放宽对华技术出口并使得出口比较优势得以持续升级;扩大双方投资额以寻求更深入的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10.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是每个国家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依存度显著提高,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迅速得以改善。但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口的增长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本文研究了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转变与优化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首先突破传统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假设,将出口产品质量纳入异质性的表现之中,从而增强该理论工具与中国纺织品贸易现实的契合度;此外,在扩展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出口产品质量参数内生化,分别从静态和动态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还发现了中国纺织品出口产品“低端锁定”的原因;最后,在扩展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理论分析前提下,利用中国纺织品1992—2012年对10个国家出口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进口国的收入、进口国的规模、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以及FDI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质量升级活动,进而从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角度指导了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出口策略、国际生产和国际融资等决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比较和测度金砖国家制造业在全球贸易中的贸易利得。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业增加值总量和结构方面,金砖国家在高技术制造业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分度,在其他的技术密集度制造业表现类似,说明高技术制造业已经成为金砖国家以后发展的重心。同时,在全球价值链收益方面,来自外部需求的贡献率也呈现稳中上升的趋势,金砖国家均获得了大量的贸易利得,中国尤为显著。因此,在全球价值链收益角度,中国制造业已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中国应该积极推动制造业的国际化、市场化,改善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技术,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出口产品竞争力、出口产品多样化、出口市场潜力、出口增长结构以及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等角度,构建了具有微观基础的统计指标,利用6位数产品的微观数据,对1992~ 2011年中国出口贸易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证实了中国出口贸易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也分析了出口贸易存在的诸多结构性问题.中国必须加快转变出口贸易发展方式,积极调整和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提高出口贸易的质量,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从产品空间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基于1995—2017年全球贸易数据,探究出口产品间的相关性、进口国家间关联与出口国家间关联在中国拓展贸易产品和市场范围过程中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品相关性、进口国关联度和出口国关联度对中国出口多元化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分产品类别的检验结果显示,随着产品复杂度的升高,产品相关性对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在高复杂度的产品中,出口国关联度对贸易扩展产生了相反的抑制效应。从出口贸易的特征分析,可以认为中国当前处在国际分工的相对低端环节,出口结构存在一定缺陷;地理邻近的国家间不仅存在着交流与合作,也存在着竞争和挤出。应当沿着相关性原则推动贸易多元化进程,基于现有产品优化出口结构,以邻为鉴,建立更多贸易关系,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和生产能力,向高端产业转型,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保持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出口产品质量是衡量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指标,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首先,实证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异质性分析发现,其他商业服务部门和金融服务部门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其中,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私营企业、东部地区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更显著。最后,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通过企业生产率和制造业服务化两个作用机制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存在制造业服务化的倒“U”型非线性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认为: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存在制造业服务化的非线性,我国制造业应仍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服务化转型为辅。  相似文献   

16.
蔡亚璇 《大众商务》2011,(11):83-83
出口退(免)税是国际上普遍实施的一项政策措施,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下各国为避免双重征税,以及促进出口国的对外贸易而形成的惯例做法,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协调国际税收的核心成果。长期以来,出口退税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是支持和鼓励我国列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说明出口退税政策促进中国的外经贸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影响就业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推进,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通过贸易规模、贸易战略的选择、贸易结构的变化对贸易国的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成为各国就业变动的“驱动器”。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本国就业量的变化;第二,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战略对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各国应根据具体国情和国际经济形势选择适宜的战略;第三,贸易结构的优化既能提升本国产业竞争力,又能有效地促进一国就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可以得出现阶段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部分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品)开始具有比较优势。亚洲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调整、外商来华投资都对近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变迁发生着重要影响。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重塑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SA8000短期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的出口成本、降低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影响出口规模;长期来看,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改善劳资关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应积极参加贸易与劳工标准、经济全球化讨论,参与制定SA8000标准。同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密切合作、协调立场,统一行动,坚决抵制发达国家以实施SA8000为名的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对美出口的产品质量作为研究切入点,使用11年的细分产品数据(HS10)分析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三大产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实际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美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出口的产品质量存在明显的分化趋势,汇率波动对我国三大产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显著但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