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组织主要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变迁,即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和逐步壮大的合作经济组织。文章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尤其是运用产权与交易成本理论对我国这两次农业生产组织变迁作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此中原由,并对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变迁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总括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明祥 《南方经济》2002,151(4):36-38,47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理论在理解转轨经济体的转轨过程方面,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在理解各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差距方面,提供了一个颇有解释力的制度分析视角;对于工业革命的起源,新经济的发轫等,也给予人们较有说服力的解释。给出制度分析和制度创新的一个总括性分析,笔者以为目前的文献(包括相关教科书)还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鉴于此就形成了笔者的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变迁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对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虽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缺失,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新环境,笔者认为,必须重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并提出了重构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其在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低效率,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困境.而要破解这种困境,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的制度变迁与资本市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聚集效应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城市要素市场和城市设施的供给和配置决定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果,进而影响了城市制度变迁,资本市场不仅优化了城市要素的空间配置,而且通过城市设施投资活动的直接渠道和模式的创新,使城市的厂商和居民在从城市设施的外部性获益的同时,也通过市场化的途径补偿了城市设施的生产维护,促进了资本市场和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农业制度创新的核心是建立在家族承包经营基础上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农业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有法律保障的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生产经营制度,完善家业保障制度,建立起统一、集中、高效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9.
考察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是研究农村养老问题的学术起点。面对低效率的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各地纷纷进行了制度创新,形成了一些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耦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分析了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变迁的地区差异。认为中国客观存在的区域间经济资源的非均衡性分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地区经济差距,决定了各个区域、各个地区之间在同一制度安排下所产生的结果不同,因而造成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区际差异。  相似文献   

11.
借鉴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开展中国农业保险是时下颇为流行的观点,其核心政策主张是政府要为农业保险提供补贴、免税等优惠措施。但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模式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运作并不成功。必须在深刻分析其内在缺陷和应用局限性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农业保险的创新,设计符合中国实际的农业保险模式,而不能简单地模仿发达国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和人寿保险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寿险业全面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在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目前中资寿险公司与外国寿险公司之间的差距很大,甚至是巨大的.因此,培育和提升中资寿险企业国际竞争力已迫在眉睫.中资寿险企业可以通过寿险经营理念、寿险制度以及寿险产品3个层面的创新,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新世纪我国农业的首要目标。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的独特性非同一般,而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困难也前所未有,拓展新的发展路径势在必行。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内外环境因素分析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建设的成效,取决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体现。文章分析了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即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体系、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体系等,并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上,应走多渠道、多元化和多样性的道路。在几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中,比较符合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模式是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相互制模式是国外涉足经营农业保险的模式之一,相互保险公司属非赢利性公司,主要分类有三种:保费预付型、保费后摊型和要素型相互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16.
李林  宋英杰  郭赞 《科学决策》2023,(9):148-159
国家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市场机制的参与,而农业巨灾保险及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散的市场运行机制在参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自身优势。在“协同—合作”理论框架下,通过研究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实践,发现其在参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制度建设衔接机制不完善、主体协同治理有待加强、全周期过程管理不完善、价值建设需重构等问题。进而从完善农业巨灾保险参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制度建设是实现“协同—合作”的保障,强化农业巨灾保险参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体协同是实现“协同—合作”治理的关键,实现农业巨灾保险参与应急管理的全周期过程管理是实现“协同—合作”治理的重点环节,建设农业巨灾保险参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同向价值是实现“协同—合作”治理的目标等方面提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国际借鉴:制度演进与操作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明华 《改革》2012,(3):103-110
美国政府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而建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历经了政府运作到商业运作的模式变革。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契约基础上的监管和授权机制下的竞争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保费补贴降低农场主的逆选择,同时以经营费用补贴和风险共担体系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适度盈利性和保险公司参与经营的积极性。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借鉴美国经验,在制度优化方向上重点关注政府角色定位、制度供给及巨灾风险分担职能;着重推进保险公司业务创新、费率厘定技术改进和风险保障程度提高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构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组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利 《乡镇经济》2009,25(8):122-126
国外农业保险经营组织体系的构成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农业相互保险社、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我国农业保险经营组织体系尚不健全,农业保险立法严重滞后,国家财税扶持措施不完善,尚未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应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明确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农业相互保险社等组织形式作为提供农业保险服务的主体。完善国家财税扶持措施,尽快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广泛动员农村基层各方面力量,建立协调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李洁 《乡镇经济》2008,24(1):117-119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处于向城镇居民转型的特殊阶层。这种特殊性和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门槛过高的现实,决定了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加大制度的创新力度,对制度安排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完全积累和缴费确定型的个人账户运行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李诗源  刘尚荣 《改革与战略》2011,27(8):93-95,111
农业保险作为发展农业生产、防范农业风险和保证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政策工具,受到各界的重视。但在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一方面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另一方面却陷入了“供给有限、需求不足”的尴尬境地。文章以欠发达地区之一的青海省为例,回顾了农业保险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困境产生的原因,认为应继续推行有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的农业保险模式;建立多层次、可持续的农业保险体系;探索农业气候指数保险,为管理农业风险提供新工具、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