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5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作出终裁裁定:中国彩电对美国同行业构成损害,历时近一年的彩电倾销案基本划上了句号.美国商务部确认中国彩电的倾销幅度为4.35%到78.45%不等.中国彩电此次应对美国反倾销指控失利的影响是深远的,事后各方面人士都在分析这次失利的原因,如:日本、欧洲彩电业是这场诉讼的"幕后主谋",对美国申诉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中国的彩电产品确实存在倾销行为;中国彩电应诉企业有"内鬼";替代国的选择不正确;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希望多个经济体份额相对均衡的进口数量来维护自己的贸易安全等等.我们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彩电行业就业效应较大,是此次彩电企业应对反倾销指控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3.
2004年6月16日,商务部公布了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简称G652单模光纤)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认定包括全球第一大光纤公司美国康宁公司在内的全球9家顶级光纤厂商在中国市场存在倾销,并决定自即日起对这些企业采取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4.
《化工科技市场》2007,30(4):52-5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于2005年12月29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印度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壬基酚进行反倾销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04年2月13日,根据重审裁定和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决,美国商务部公告了对中国进口的未经冷冻的浓缩苹果汁反倾销税最终裁定结果,北方安德利等6家公司为零税率,福安等4家公司的倾销幅度为3.83%,所有其他未应诉中国公司的倾销幅度维持51.74%不变。 至此,经过4年多的长期抗战,这场中国企业在美国法院状告美国美国商务部的官司以中国企业大胜而告终。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贸易进出口大国,贸易进出口规模日益增长,伴随着其他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倾销案件逐渐增多,我国逐渐意识到对于倾销案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中国诉中国台湾、马来西亚与美国正丁醇案件中,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美国对我国的正丁醇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并且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我国企业积极应对倾销,采取合理的措施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反倾销案件中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7.
反思2005年中国反倾销第一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8月18日,商务部公布了国内第一起涉农产品马铃薯淀粉反倾销案的初裁结果,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存在倾销,并由此对中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欧盟各公司的倾销幅度在35%-57.1%之间。这个案子因为是国内第一起涉农产品马铃薯淀粉反倾销案而引人注目。有业内人士认为,入世后我国农业受到冲击较大,但因身为个体的农民难有申请反倾销的能力和途径,所以此次初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洋 《市场周刊》2005,(18):9-9
2005年5月10日,商务部发布2005年第23号公告,公布对原产于日本、美国、欧盟的进口氯丁橡胶反倾销调查的终裁决定:在本案调查期内.原产于日本、美国、欧盟的进口氯丁橡胶存在倾销.并对中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商务部决定自2005年5月10日起。对原产于日本、美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紧固件制造大国,2007年之前欧盟是我国紧固件主要出口市场.然而,由于我国紧固件行业在低端市场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导致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2007年11月9日,欧盟对中国紧固件产品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中方提出应诉,并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2016年1月18日,世贸组织最终裁定中国胜诉,时间跨度长达十年.2016年2月27日,欧盟正式取消对原产于中国钢铁紧固件的反倾销措施.本文通过对中国应对反倾销在WTO胜诉欧盟第一案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相关对策,为我国紧固件出口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原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反倾销对中国外贸正常发展的掣肘日益明显。 截至去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544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及4000余种商品.影响约16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美国国际贸易局负责监督中国履行贸易情况的办公室展开和处理了275项调查.占所有调查案的17%。 2003年,针对中国反倾销已经愈演愈烈.而中国也开始利用反倾销来保护国内的相关产业避免伤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涉农反倾销第一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莉莉 《大经贸》2007,(4):28-29
倾销不是中国或者非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专利”,被诉倾销也不是中国企业特有的。中国首起涉农反倾销案表明了农业加工企业开始学会运用WTO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在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内起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3.
1日 商务部外贸司发表的分析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氧化铝进口需求趋缓,增幅将大幅回落,价格将进一步下调.  相似文献   

14.
财经资讯     
《对外经贸财会》2011,(4):90-96
商务部公布对美部分汽车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初裁决定近日商务部发布2011年第13号公告,公布了对美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初裁决定,初步认定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小轿车和越野车存在倾销和补贴.中国国内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并且倾销和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WTO秘书处10月30日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全球反倾销最新统计数据,2007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球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7%,新实施的反倾销措施案件数量也减少了20%。但中国依然是遭遇反倾销调查和遭受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对外宣布,中方对23日欧委会批准皮鞋反倾销案的初裁征税方案表示不满。崇泉说,中国鞋类出口产品并不存在倾销行为,也没有对欧盟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欧方拒绝中国所有应诉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和分别裁决待遇的申请,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裁决对所  相似文献   

17.
《商业研究》2011,(5):216
<正>2011年3月25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通过了中国诉美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简称双反)措施世贸争端案上诉机构报告,支持了我国在公共机构和双重救济等核心诉点上的立场,裁定美涉案的四起双反措施违反世贸规则。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表示此案是中方运用世贸规则维护  相似文献   

18.
WTO《反倾销协议》和各国反倾销法对于反倾销实践中的损害确定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所适用的都是第一条标准,即"实质性损害"标准;而对第二条标准"实质性损害威胁"标准却鲜有适用;至于第三条标准,即"实质性阻碍一国产业建立"的标准更是很少提及。但是,随着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以及中国国内新兴产业的日益发展,无论是在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中,还是在中国国内产业对外提起诉讼的反倾销案件中,适用"实质性阻碍一国产业建立"标准的情况均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19.
1999年.中美就中国加入WTO正式达成协议。一位北京市民的第一反应是:太好了,今后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进口小汽车了。这位北京市民不知道,在中美达成的协议中.中方承诺,除整车进口关税逐年降低,到2006年7月1日降低到25%。另外,还同意以2000年60亿美元为基数,从2001年起,汽车产品进口配额每年增加15%,到2005年全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检验检疫》2005,(9):57-57
2005年8月4日,商务部发布2005年第四十八号公告,公布了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认定原产于日本、韩国的进口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存在倾销,国内相关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同时倾销和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决定对该产品采取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