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区经济》2006,(4):6-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统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总思路和总抓手。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发[2006]1号文件精神,根据吕梁实际,在“十一五”期间将采取如下三十条措施,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处于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环境中,国际市场需求增大,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将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将拉动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储蓄继续维持高水平,都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也将面临贸易摩擦增加、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国内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各阶层差距扩大等矛盾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经过“十五”规划头四年的努力奋斗,中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轮上升期,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2005年人均GDP可能超过1300美元。新的物质基础已经奠定,经济结构变动空前活跃,发展空间急剧扩大。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新的体制条件逐步完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新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这是无须质疑,也是令中国人高兴的事实;但与此同时,为中国经济高增长作出重要贡献的劳动力低廉等比较优势,正在递减,而能源、土地资源及水资源的紧张。导致经济总体成本急骤增长。高增长与高成本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5.
<正> "十一五"规划建议,份量较重的部分,莫过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鲜明而具体的量化指标,让我们感到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极为重要和紧迫。长期以来我国以粗放方式推动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与1990年相比,2004年全国每万元GDP能耗下降45%,然而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依旧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靠拼土地、拼劳力、拼投资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难以再支撑经济持续高速前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处于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环境中,国际市场需求增大,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将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将拉动国内需求的增长,国内储蓄继续维持高水平,都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也将面临贸易摩擦增加、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国内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各阶层差距扩大等矛盾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十一五”发展,包括到2020年的发展来看,就是未来五到十五年这段时间,我们需要面对的环境、矛盾都有一些新的变化。就是说,我们现在面临几个“新”:第一,有新的增长态势;第二,有新的增长空间;第三,有新的增长动力;第四,有新的发展理念。这四个新,可以说是“十一五”所建立的一个新的起点,或者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按照中共十六大的提法是二十年时间,“十一五”计划是头一个五年,这个五年就奠定了四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8.
9.
《山东建设》2005,(18):24-24
国家环保总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陈斌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投入逐步增加,“十一五”(2006年-2010年)期间,中国环保投资将在130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十五”期间环境和生态目标的完成情况,结合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特点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强化对重点地区的“点上治理”,并据此确定了主要目标。同时建议从制度、政策、技术路线等方面采取若干对策,并强化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根据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未来发展要求,在“十一五”期间重庆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体制障碍、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大、劳动力素质低与就业容量不够、对外沟通联系不畅等重大制约问题,应重点关注和着力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2.
未来5~15年,对外开放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和平发展将对现有的国际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面对的外部环境也将进一步趋于复杂。因此,在对外部市场与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处理好在国际社会中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呼和浩特经济》2005,(4):32-36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实现转型、社会实现全面进步、城市竞争力实现历史性上升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何准确把握“十一五”期间的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的趋势和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对“十一五”规划的科学制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重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市在五大方面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建立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世界呈现信息化、全球化、多极化、区域化趋势。发展在这个新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转型,包括战略转型、经济转型、制度转型以及政府转型,其中经济转型是发展转型的核心。毋庸置疑,经济转型对资源型城市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要使我省农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保证农牧民增收,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在发展有机农牧业和有机食品生产上闯出一条青海农牧业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半均9.7%的速度增长。这种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能否继续下去,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的能力是否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关键在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实现阶段性转变。因此,  相似文献   

19.
经过"十五"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预计"十五"期间 GDP 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2005年人均 GDP 将超过1300美元。"十一五"时期,我们仍将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之中,国内仍将保持着较快增长的能力和环境,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对于处于"千美元"关口的我们来说,这是难得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十一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  相似文献   

20.
《天津经济》2005,(11):14-16
一、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迅速。从1978年到2003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88元和153元分别增至10313元和5861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和17%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