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财务会计》1998,(6)
引言 1.本准则规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其应提供的信息。 2.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相似文献
2.
3.
4.
编制好会计报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估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更上一层楼作出正确的决策。 我国财政部颁布的现金流量表既借鉴了 相似文献
5.
6.
1998年3月20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这是我国深化会计改革,规范企业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现金流量表是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盈利和偿债能力以及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7.
9.
10.
11.
《小企业会计准则》借鉴《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化处理的核心理念,以满足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立足于我国小企业发展的实际,对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简化处理,减少了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容与空间,并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保持了协调. 相似文献
12.
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为“基本会计准则”)在我国会计改革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要求对其进行修改与完善的呼声越来越高,首先就涉及到对该准则功能再定位的问题。笔者在阐述该准则功能定位缺失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基本会计准则有可能有必要定位于“概念构架”的功能,阐述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规范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财政部从1993年开始对我国会计领域进行了重大改革,其标志意义的事件有二,一是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二是从1998年1月1日起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两份会计准则都属于基本会计准则层次,分别是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两者相比较,有何异同?本文分别从总则、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报表和附则五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合作经济与科技》1999,(9)
《现金流量表》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了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信息,借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预计企业发展前景。现实看,资产负债表已是一潭死水,且是浑浊的,而现金流量表是一潭活水,且是清澈透明的。故后者被经济界人士所关注,已是经济决策不可或缺的极具价值的会计信息。本文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结合供销社经济运行特点,探讨该表的编制和利用。一、《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直接认定法《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编制的报表。企业发生的涉及现金变动的业务,均会影响《现金流量表》某一特定的项目,是被计算的对象。我们就可在涉及现金变动的业务发生时,直接认定该业务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项目和影响金额,通过T形帐户进行分类归集和汇总,就可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与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加深对新准则的理解和应用,现就准则的有关变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资产减值是以决策有用观为理论基础,通过提供资产真实价值,向企业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资产减值突破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将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资产损失或费用。我国新准则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是一项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与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加深对新准则的理解和应用,现就准则的有关变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资产减值是以决策有用观为理论基础,通过提供资产真实价值,向企业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资产减值突破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将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资产损失或费用.我国新准则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是一项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对比,从固定资产概念,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披露等方面对其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