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400万浙商在省外创业,绽放出绚丽的财富之花。浙商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有目共睹,而社会为浙商提供了丰厚的创业土壤。那么。浙商在全国各地发展的创业环境又如何呢?值此本刊联合中国投资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浙江省工商联等举行“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评比活动之际,在征求数千名浙商意见的基础上,本刊特别推出浙商(省外)投资环境分析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2.
《浙商》2005,(7):182-182
1、近年来,浙商在泰州的投资额平均每年以61%的速度增长,已有近6万名浙商在泰经营;3、泰州连接苏南与苏北.占据长江一线,拥有广阔的后发优势和增长空间:2、泰州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行“浙江经验”,推出“全程式”、“保姆式”服务。  相似文献   

3.
《浙商》2008,(14):69-71
云南昆明市市长张祖林: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目前,在昆明的浙商达15万,有浙商企业5000家。其中浙江华立集团、康恩贝制药、浙江金洲集团、浙江伟星集团、娃哈哈集团、浙江腾达集团以及云南省浙江商会会长吴建国在昆明都有自己的产业。浙江芬莉集团联合了25家实力雄厚的浙商,要在昆明投资建设一个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小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4.
金少策  龚艳 《浙商》2010,(5):30-31
百名浙商海南行 2010年1月21日至24日,由《浙商》杂志社、浙商全国理事会主办,海南省浙江商会协办的“浙商全国理事会主席(2010)博鳌年会暨休闲养生行”如期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浙商全国理事会主席团主席及部分浙江商会会长近100人,陆续抵达海南,开始为期四天的休闲、考察及年会活动。  相似文献   

5.
《浙商》2005,(4):106-106
“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浙商”,“有浙商的地方就有市场”。“浙商”已经悄然成为中国第一大商帮。目前约有500万浙江人在国内和世界五大洲创造财富,其中在省外经营发展的有400万之多,境外的有100多万。2003年,浙江民营企业已经有30多万户.产值827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211亿元,这些指标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同年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综合实力排名500强中.浙商占了188位.居全国之首,在全国的十大民营企业中,浙商占了4席。  相似文献   

6.
吴建国 《浙商》2006,(2):28-28
本期推荐的商会会刊是由云南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昆明市温州总商会、昆明市台州商会、昆明市工商联仙居商会以及昆明市温岭商会共同主办的《彩云浙企》。云南省浙江企业联合会已经发展会员企业280多家.队伍日益发展壮大。为了搭建一个展示在滇企业和浙商形象的窗口和平台,云南浙江企业联合会把原先简单的《工作简报》改为单月刊杂志《彩云浙企》,为广大会员营造一个精神的家园和乐土。正如云南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吴建国所说的,这个“精神家园”,将是广大在滇浙商学习的家园、心灵的家园、寄托乡情的家园、信息的家园。[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浙商》2005,(7):158-158
1、沈阳设立全国唯一的“温州日”,市长亲自率队一年9下浙江招商,诚意感动浙商纷纷前去投资;2、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老工业基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发达的工业水平,加上”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沈阳越来越成为南资北上的焦点和热点:3、浙江在沈阳投资创业者已达10万余人,创办各类企业近万家,单个项目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有10个。  相似文献   

8.
《浙商》2005,(7):218-218
1、作为徽商故里,黄山与浙江“零距离”,杭徽高速的建成将更使其凸显区位优势,成为浙江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有望成为浙江及整个长三角的产业配套基地:2、浙商投资在当地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签订投资项目近500个,协议总投资21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3亿元,投资企业已达300多家:3、有47名浙商当选为市、区(县)及乡镇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今年5月全市专门开展“浙商服务月”活动。  相似文献   

9.
《浙商》2006,(7):124-124
获奖理由 1、拥有“鲁南煤城”之称的枣庄资源丰富,现正成为华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化工能源建材基地。 2、2006年4月23日,枣庄市浙江商会成立,成为浙商在当地投资的重要支持。 3、长期以来.在枣庄,浙江企业家投资的项目和资金是最多的。目前由浙江企业家投资的项目180多个,合同外来投资额150多亿元。2005年新增浙商企业124家,新增浙商投资额27.8亿元。  相似文献   

10.
《浙商》2006,(8):118-118
宿迁市在2005年6月获得“2005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后.十分重视品牌推介和维护,积极开展对浙招商.宿迁优美的自然生态、优质的服务平台、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在浙江各地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引得广大浙商纷至沓夹。  相似文献   

11.
朱健  姚恩育 《浙商》2012,(12):55-57
2012年5月11日,“2012浙商最具投资潜力企业”评审路演活动存杭州举行。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2家企业参与。盾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姚新义、万马集川董事长张德生、浙江华成控股集洲董事长沈凤飞、浙江华庭集团董事长李新海、飞耀国际控股集团总裁张跃飞等知名浙商与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宗佩民、上海永宣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陈修等创投机构负责人及浙商杂志出版人朱仁华作为评委,在会场上与参会企业互动,并打分评选。  相似文献   

12.
《浙商》2005,(7):228-228
1、宿迁作为新兴地级市.地处江苏省北部.既得东部区位优势之宜.兼得西部政策灵活之利;2、该市为浙商发放“投资乐园卡”.投资政策优惠、环境宽松;3、高度重视对浙招商,浙商”群聚现象”已成为宿迁的独特“景观”.在宿浙商已达2000多人.投资各类项目500多个.总投资超过50亿元。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05,(7):178-178
1、太原是全国大城市之一,是一个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要特征的重工业城市,与轻工业为主的浙江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2、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投资经营成本较低,特别是能源方面的独特优势,吸引了大批的浙籍投资者,目前,在太原投资创业的浙江商人7万余人,企业500余家,总投资超过50亿元,年营业额约为100亿元;3、面临中部崛起的历史性机遇,以及“山西太原率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其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05,(7):282-282
1、近年来,霍山县先后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工业园区投资优惠办法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2、2005年建起了“浙商工业园”;3、浙江到霍山投资的企业有20多家,个体业主达100余人。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06,(7):122-122
获奖理由 1.姜堰地处苏中平原,位于江苏中心点,现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姜堰尽显道口经济(物流+道口)的优势,凭借强大的五金产业基础.以及浙商投资创办的”五金航母”——华东五金城.姜堰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为又一个“五金之都”。 3.现在.已有10000多名浙商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大地上创业兴业.2005年浙商新增投资额18亿元。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5,(7):34-35
在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之上受到隆重表彰的还有9名“回乡投资模范浙商”,他们是由全国20多个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浙江各级工商联联合推荐,并经浙商论坛组委会最后评定的。本此评选,希望引导更多在外创业有成的浙商回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06,(7):104-104
获奖理由 1.拥有“三峡门户”之称的宜昌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水、陆、空交通条件完备。 2.三峡工程巨大的品牌效应将持续为宜昌扩大招商引资和培育新的优势产业提供强力支撑。 3.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宜昌,外来投资者可享受三峡库区移民企业和中部地区崛起等多项优惠政策。 4.2005年.宜昌吸引15.5亿浙江资本。目前,已经有太平鸟、洛兹、均瑶、贝因美、娃哈哈、三源水泥等960多家浙商企业和3万多名浙商在宜昌投资兴业。  相似文献   

18.
王文正 《浙商》2010,(20):74-75
5年前,投入5000万元;5年后,销售额达100亿元。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昱辉阳光)用5年时间向世人描述了一个新兴产业资本运作的神话。这一神话的背后是什么?9月16日,“浙商全国理事会名企互访行”来到昱辉阳光参观访问,拉开了浙商全国理事会“名企互访行”2010年第三站帷幕。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05,(7):148-148
1、作为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2、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发达.综合配套能力强.与浙江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3、大规模城市建设、三峡工程建设等.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巨大4、广厦、华立、奥康等知名浙商企业带动一大批浙商纷纷进渝投资.5、目前.在渝投资创业的浙商达20多万人.投资额达100多亿元.成为浙商在西部的最大投资地区。  相似文献   

20.
王永昌 《浙商》2013,(3):26-27
改革开放二三十多年来,在浙江的大地上成长出一批义一批的企业家,他们从田野乡间走进了城市,他们由农民成为企业家。他们不但从农村到城市,而且由浙江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登上国际舞台的浙商是浙江的现象,更是中国的时代现象。“浙商”是个大群体。它既包括浙江土生土长的企业家,也包括外地来浙汀发展的企业经营者;既包括民营企业的浙商,也包括国有企业的浙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