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指的信贷退出是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发现使用信贷资金的企业已经或正在发生经营问题,威胁到信贷资金的安全,从而收回或提前收回信贷资金的行为。相对于正常贷款在还本付息后退出某一资金运动循环过程,这种退出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信贷退出。在我国当前情况下,银行主动实施信贷退出战略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有利于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健康经营的需要。笔者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信贷退出的形式,同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退出战略中面临的现实困难,最后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信贷退出机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信贷主动退出是指当银行在发现使用信贷资金的企业正在或已经发生经营困难的条件下,为防止信贷资产恶化而采取的主动按期或提前收回贷款本息的行为。成功实施信贷主动退出的关键在于及  相似文献   

3.
信贷退出是银行作为债权人通过各种手段发现客户的生产经营正在或已经发生经营困难而直接危及信贷资金安全,主动或被动从行业、地区、客户中收回信贷资金,防范和化解信贷潜在风险与事实风险,从而实现信贷资源最佳配置的一种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显现,  相似文献   

4.
银行为了降低在信贷资金回收过程中的风险,进而对那些存在经营问题、信誉不佳、发展前景不好的企业实施信贷退出。目前,我国银行实施信贷退出机制对优化资金资源的配置有着重要意义,并且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银行实施信贷退出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就银行实施信贷退出的难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信贷退出是指商业银行作为债权人从存量客户处收回部分或全部信贷资金的过程,它作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的关键一环,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推进信贷风险管控、赋能信贷结构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对商业银行而言,成功的信贷退出应具备以下内涵。一是主动退出即在客户尚未表现出明显衰退迹象时退出。二是适时退出,即信贷退出应在恰当的时机完成。三是有序退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信用社还贷资金"空转"负效应分析 一是弱化信贷管理质量意识.还贷资金"空转"现象误导了借贷双方对信贷资金管理和使用质量的认识,容易导致信贷人员只看贷款利息的收回,而很少过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危机后,中国实施经济刺激政策,资金投放巨大,大规模且集中性地金融扩张,必然会给金融业本身的稳健运行带来挑战.本文对信贷集中导致一些行业或大企业信贷资金偏高,在这些行业遇到经营发展风险之时,银行资金风险加大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规避银行资金风险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调整信贷经营策略,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确定中小企业贷款投向,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 实施信贷退出策略,在趋利的同时要努力注意去弊,对某些退出地区的基层行,可以像对企业授信一样,对其也可采取一年一授或一事一授的方式进行授信,并相应配置一定量的信贷资金使得退出地区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也能够适时适量地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9.
风险防范是银行信贷管理的内在要求 ,它应涵盖信贷业务从办理到收回的整个过程。与信贷业务办理前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办理后的风险防范能力亟需进一步提高。隐性信贷退出就是银行在信贷业务办理后为避免信贷资产损失而采取的主动措施 ,它对提升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隐性信贷退出及其特点隐性信贷退出是指银行以隐蔽的方式主动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或成熟阶段实施的信贷退出 ,此时 ,企业的经营管理尚正常 ,但已经潜伏了一些危机 ,未来可能进入生命周期终点 ,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因而银行减少甚至全部收回…  相似文献   

10.
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与商业银行经营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经营困境,本文从金融系统风险配置角度对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金融风险的非均衡配置及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技术的缺失是出现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本文还相应提出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选择,包括实施混业经营战略,努力提高银行信贷资金运用的主动性;将支持中小企业作为新的信贷增长点,稳步实施中小企业贷款战略;构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体系,积极开拓消费信贷市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