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面契约管理——经济契约与心理契约有机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契约与心理契约是企业组织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或缺,应该把经济契约与心理契约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全面契约管理。组织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全面契约管理模式。文章着重介绍了组织在员工职业阶段的全面契约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初论心理契约和经济契约的耦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契约和经济契约是联结企业与员工关系的纽带,两者共同组成企业的契约系统.企业通过招聘预告、差异化激励、情感管理和动态契约管理等措施,营造"场"效应,实现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的耦合,最终可达到人与企业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文化是通过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而发挥作用的。本研究发现,企业文化是员工心理契约形成的更一般性的基础,企业文化的特征将决定员工心理契约的性质。我们认为,员工心理契约是一个平衡结构,员工责任和组织责任在内容和强度上都需要平衡。  相似文献   

4.
企业高管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最早是用来描述员工和企业双方不成文的、内隐的契约或相互期望,后来把它界定为员工和企业双方对相互责任的信念,具体体现为双方对相互责任义务的主观约定。心理契约可以分为两大类: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它们在关注点、时间框架、稳定性、范围和明确程度上存在差异。交易型心理契约追求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使人们加强了对企业契约化管理的重视。契约化管理包括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企业员工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权重理论要求企业在设计契约时必须满足员工的需要。因此,理论上探讨对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的动态设计是必要的。文章在研究契约化管理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契约的耦合度显示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行开发的心理契约量表,对浙江杭州地区民营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内容进行实地调查,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员工认为的"组织责任"有13项、"员工责任"有14项,其心理契约结构由"发展责任"、"基本责任"和"情感责任"三个维度构成。同时,对心理契约内部相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承担的"情感责任"对员工责任的三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作用,说明企业充分尊重和信任员工,增进相互沟通和了解,有利于双方建立长期友好和稳定的关系。最后,总结了心理契约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心理契约主要是指消费者对企业在与之交易过程中或关系维系过程中,在规范要求、人际互动及竞争提升的环境影响下,对企业必须承担的某些责任的感知,是"潜规则"、"惯例",属于"礼"的范畴。本土消费者心理契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规范责任、人际责任和发展责任,其中人际责任受本土文化影响最大;结合消费者个性因素、企业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消费者心理契约可以分成8种类型。消费者心理契约不同方面对顾客关系的维系作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员工心理契约违背与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作方式和内容的变化,企业已经无法再仅仅靠经济性契约管理和激励员工,心理契约的驱动力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文章基于在心理契约的基础,对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平台企业与网约工之间的关系属性,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及相关研究,开发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网约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化问卷。以网约车司机和网约配送员为调研对象,在15个城市获取367个样本数据,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LCA)对平台企业网约工心理契约的潜在类型进行细分,分析平台企业网约工的心理契约差异。结果发现,网约工心理契约分为3种类型:低期望型、高期望型和随机期望型。3种心理契约类型在文化程度、工作类型、工作平台和工作感受4个指标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研究建议:平台企业要关注网约工的心理诉求,根据网约工的心理契约类型采取多元化雇佣模式;网约工要认识到网约工作的风险,做好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管理;政府部门要督促平台企业履行雇主责任与社会责任,保障网约工的基本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是当代分析员工与组织间雇佣关系的重要理论框架。心理契约破裂感是员工感知组织未充分履行其心理契约中组织应负有的责任,会引发负面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文章从心理契约和心理契约破裂感的认知图式属性出发,结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分析了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员工群体心理契约破裂感知差异,并据此提出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与其社会责任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薛俊妮 《价值工程》2012,31(2):103-104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深层次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肯定可以从企业战略的视角下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其对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有积极作用的同时,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承担,希望促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推动社会责任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层次金字塔模型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  石建伟 《企业活力》2010,(10):83-86
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还期望企业能遵守法律、承担伦理责任、善行公益。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急功近利的短期经营行为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企业价值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均衡的,是相辅相成的、相容的。应在制度设计、文化道德、内部管理、外部监督等方面加强建设,使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能动行为。  相似文献   

13.
刘大帅  孙刚 《价值工程》2006,25(3):65-67
盈余管理现象在理论界、实务界都受到广泛关注。而盈余管理是影响盈余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运用契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契约关系,为提高企业盈余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从企业社会责任到企业公民——新时代的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公民是企业与社会和政府的一种新型契约。本文在澄清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作为企业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将获得新的竞争力。在文章最后作者还对中国企业公民的现状和前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弘  王耀球  刘洪松 《物流技术》2011,(17):163-167
剖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内涵,阐明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并通过对供应链内部的博弈分析,解释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分析了随需应变动态供应链的发展特征,构建了新型的供应链运行框架。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企业社会责任,依据供应链企业利益相关者在社会责任中的不同作用,提出了供应链企业利益相关者关系架构,并围绕企业社会责任揭示了三者之间循环改进、提升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tivitie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view of the inconsistent empirical findings in the literature, and the limitations of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s, we adopt a quantile regression method to fill this gap in the literature. An important finding is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a company’s performance to its engagement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tivities does not vary with the quantile location of the firm’s performance level, and the engagement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tivitie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 with corporate performance across all quantiles. This study argues that undertak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leads to greater financial returns than the related costs. Therefore,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engaging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beneficial for firms, and thus worth implementing.  相似文献   

17.
合同作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合同双方当事人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与义务的民事法律凭据。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对外经济交往主要通过签订经济合同的方式进行。所以,对合同实施有效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将对外经济交往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对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结合法律部门工作的实践,就国有企业在合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国有企业合同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逢博  高蕾 《价值工程》2011,30(10):102-103
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份子,企业组织的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来自于理论界,更多的来自于企业周边的群体和利益相关者。本文从理论入手,透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对现代企业如何构建社会责任体系,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百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简称"报告")的研读发现,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增加,报告形式丰富,报告内容多样化。然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管理体系仍存在问题,包括发布的规范性、统一性、科学性有待加强;报告反馈改进不够,第三方审核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部分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不重视,流于形式等。因此,企业应建设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SCSR)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