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产业集群的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只有真正的企业家,才有制度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因此,企业家人力资本是集群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企业家人力资本是集群制度创新的发动者。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是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如私营企业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激励制度上重视创新的市场价值,等等。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助于引进和保留职业经理层、核心技术人员,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管理制度能够形成全员创新的企业文化和集群文化。  相似文献   

2.
当一个区域实行产业集群后,为了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形成了一种集群的竞争力,将会通过多种方案,如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激烈创新等方案.人力资本也是通过上述多种方案中发挥着重要效应,从而提升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本文将深入研究人力资本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性以及深讨东盟区域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本状况.  相似文献   

3.
李学兵 《价值工程》2012,31(36):124-126
产业集群竞争力与人力资本水平具有正相关性。拥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产业集群更具竞争力,对增量人力资本的吸纳力也更强。一个地区在致力于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为政策出发点,形成高水平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市场,依靠人力资本的高劳动率,高创新能力和外部的经济与社会的网络资源以提升产业集群生产率,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所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为出发点,总结国内外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分析了桂林作为旅游型城市中小企业集群实施生态创新的动力机制。然后从桂林产业集群发展现存的问题出发,针对集群定位雷同,产业链欠完备,公共环保措施不足的现状,认为生态创新是解决桂林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并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提出重构生态产业链、打造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完善公共废弃物处理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任机制下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构建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产业集群在我国发展迅速。本文在信任机制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对创新网络的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及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建等方面对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进行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产业集群要依靠本地企业与其他企业间、企业与支撑机构间的集聚构建区域网络创新系统,不断持续创新,才能快速、健康地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中,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地方产业集群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对集群持续成长动力机制的探讨,已成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文章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着重对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动力机制进行理论阐述,并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案例,对集群持续成长动力机制的实践运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认为,政府促导机制、外部经济机制、协作共生机制和学习创新机制在打造集群持续竞争优势、优化集群配套环境、培育集群核心竞争力、提升集群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产业集群持续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很多产业集群只是企业的空间集聚,处于集群的初级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特征成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中知识的来源和企业间传播的桥梁,能够促进集群内外部的技术挤出效应,提升中间服务职能和集群的植根性,且改变集群组织形式。但政府需要在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发挥适当作用,既要纠正"市场失灵",又要防范"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济》2017,(10):49-56
通过梳理关于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分析产业集群升级理论以及集群创新网络特性理论,认为影响集群升级的关键因素包括创新基础因素、创新资金投入因素和创新资金支出因素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创新网络成果传递能力对集群升级产生促进作用,该作用还受到国家创新政策的调节。构建集群创新网络创新成果传递能力对集群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并以全国42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创新网络成果传递能力对集群升级的作用关系。最后,从改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集群创新网络成果传递路径和创新保护政策等方面,为推动集群升级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本身属性、技术创新主体及环境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的三大影响因素,三者相互作用影响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形成的动态变化的有机体便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机制。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而要从三大影响因素入手:提高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比率,加强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和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中观和宏观环境。以此不断地完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促进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再创新和扩散。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对于提升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和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关键意义,而已有的对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本文从生态位视角出发,在提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内涵以及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要素及要素间利益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从动力、激励、合作以及评价方面构建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1.
陈华勇 《价值工程》2013,(30):144-145
高校如何适应现代产业链、产业群的发展和激烈的人才竞争,建立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成就人才机制,从而使高校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真正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尊重高校自身历史情况下,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配合国家相关政策,选择和建立适合高校的激励机制。本文就此问题浅谈高校基于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2.
张新立  杨德礼 《价值工程》2005,24(3):123-128
本文主要对欧、美、中三国的风险投资聚集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风险投资形成聚集效应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我国政府在制定风险投资产业政策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Despite the popularity of governmental action devised to foster firm performance, the link between industrial policy and firm-specific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has received scant attention 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we build a dynamic optimization model which bridges concepts from industrial policy, soci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firm-level competitive advantage. We derive theoret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rom our competitiveness model, concluding that it increases in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social capital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capital, so the optimal opportunity cost of social capital under feasible industrial policy should be set equal to zero. A government’s optimal industrial policy to help accumulate and churn human capital should reduce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social capital to zero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human capital leaving the community to zero. Thus, the model not only expands the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context of governmental intervention, but also broadens the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social capital theory in the creation of firm-specific human capital.

  相似文献   

14.
资本结构是财务管理研究领域一个经典而永久的话题。文章针对资本结构理论后续发展阶段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下的资本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下的资本结构理论等研究进行回顾并加以述评,以期得到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15.
曹锦文 《物流科技》2010,33(6):36-38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总会遇到集群衰退、集群创新力下降以及产业集群抵御环境变化能力下降等不可避免的系列问题。由于初级产品产业比重大、附加值低等,河南省产业集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更多,急需解决。通过对河南省产业集群现状的分析,抓住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基本特点和共性问题,基于供应链理论,认为产业集群存在的劣势和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系统才能解决。针对河南省不同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各自特点,提出构建河南省产业集群的供应链体系策略即构建跨区域的产业供应链体系,规划出重点产业集群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战略,产业集群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根据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在对产业集群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划分为六种类型,并为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竟竟 《企业活力》2010,(10):13-15
科技园区和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经济胞体,二者之间存在着类似于生物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深层次剖析三者之间的共生机理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表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企业、产业、集群、园区、集聚区、区域经济构成了具有等级体系的共生单元;区域经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企业则形成了圈层嵌套的逐级共生环境;而在商丘市科技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存在着点共生、间歇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模式。  相似文献   

18.
牛艳梅 《企业经济》2012,(12):112-115
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而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表明,嵌入于社会结构的非正式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资本的分配方式上,尽管正规金融占据主体和主导的地位,但是,鉴于目前我国绿色产业集群发展在资金筹集上的特殊性,本文深入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集群发展中的正面效应,并提出了引导非正规金融支持绿色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决定性动因,而产业结构则反映区域资源配置与资源转换能力即财富创造能力的高低。在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过程中,更需要从战略的角度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包括构建多元化的投资,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存量;发展多元化教育模式,促进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结构,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缩小区域产业结构差距,建立地区间人力资本良性循环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