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构我国合作金融的体系/□江伟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不向纵深推进,如何对现有的农村如城市信用社进行改造,重新构建我国合作金融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金融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一、合作金融体系的重构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现有合作金融...  相似文献   

2.
台湾合作金融体系的剖析与启示张文棋合作金融体系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合作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日益发展必将推动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因此,认真研究分析我国台湾合作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并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3.
姜常青 《云南金融》2011,(6X):201-202
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通过对德国合作金融的框架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德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经验,这对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姜常青 《时代金融》2011,(18):201-202
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通过对德国合作金融的框架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德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经验,这对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合作金融的作用应得到重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金融既是合作经济的子系统,又是金融体系的分系统,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合作金融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合作金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混淆合作金融与商业金融。因此,要正确区分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明确合作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重视合作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城镇两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崛起的金融新军──中国合作金融徐永健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形成的金融体系新格局中,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广大城乡地区、在以往已存在的合作金融机构之外蓬勃兴起的合作金融业。一、崛起的金融新军我国合作金融业新军的发展轨迹,从其...  相似文献   

7.
杨涛 《中国金融家》2009,(12):28-30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改革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而合作金融对于发展“三农”需要的现代化金融体系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在我国,合作金融一直就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杰 《中国金融》2006,(21):51-52
机构投资者是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机构投资者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和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和远景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建立现代金融体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重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而且还存在业务范围狭窄,运作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这使得合作金融应有的功能得不到正常的发挥,致使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抑制。本文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同时,提出了重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胡浩 《城市金融论坛》2006,11(6):F0003-F0003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丛书——银证合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金融合作经营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现象和发展趋势。从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考虑,银证合作是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竞争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顺应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宋立 《金融博览》2011,(1):10-10
"十二五"时期的金融改革与发展,不仅对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健全金融体系自身十分重要,也对我国经济转型和赶超发展关系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科学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阳孝 《西南金融》2009,(11):39-40
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营金融以及其他金融组织相结合的,资本充足、定位明确、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竞争有序、运行安全的,能充分满足"三农"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金融需求的金融体系。它是我国金融战线践行科学发展观,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现状的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它创新和丰富了农村金融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改进了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扩大了农村金融服务范围;探索和创建了多层次农村金融风险补偿体系和农村金融配套扶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合作金融事业的展望郭夏,魏绪瀚,柴民中国城市信用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金融力量。截至1994年末.全国共有城市信用社5240家,资本金111亿,存款总额2354亿,贷款总额1324亿。由成立之初的仅为"两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建立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其合作金融体系为二级制,由基层农会信用部及农业金库组成。本文从组织体制、营业范围、参与会员等方面分析台湾地区农会信用部发展特性,从监管体制、上层辅导、存款保险、贷款保证、配套政策等方面总结台湾地区农会信用部发展支撑体系,系统比较海峡两岸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在借鉴台湾地区经验基础上,提出促进大陆农村合作金融稳健发展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王燕芳  胡琳 《甘肃金融》2011,(12):41-43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模式 在研究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关系方面,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帕特里克曾提出两种发展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金融需求的反映,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强调金融服务的需求方。  相似文献   

16.
传统金融如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机构的信贷支持应与新型金融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相结合,在"三农"不同领域发挥各自优势,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贯彻《决定》精神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副组长段晓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  相似文献   

18.
从另行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后果等三个方面来分析问题,得出如下两个基本结论:目前阶段我国还不能另行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农村地区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三农”现状的重要原因,更应该在金融领域之外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金融发展的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就是在金融因素有效作用于经济增长前提下的金融部门的发展。从制度的视角来看,金融发展就是金融制度演进的过程,只有与经济增长的要求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变迁,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发展。我国的金融发展就是一个例子,金融部门快速发展制约经济增长的现实缘于金融制度演进的缓慢。因此,深化我国金融改革的突破口是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产权市场,改造现有金融体系比重建新的金融体系更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我国有关部门的科技金融战略合作不断深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逐年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