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日本北海道银行推出人民币兑换业务 经与HSBC集团(本部设在伦敦)香港上海银行协商,日本北海道银行于2003年1月14日在札幌市中央区大通西四其本部大楼外汇交易市场正式开始受理人民币兑换业务,首开北海道境内人民币兑换的先河。此举在日本全国也属罕见。北海道银行透露,兑换以千元(约1.7万日元)为单位进行买卖,也可将带出的人民币兑换日元。 相似文献
3.
从余额、增量、增幅、人均信贷水平等不同维度看,安徽信贷市场规模较小,但是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拓展和创新欠发达地区信贷市场需要重视四个方面:第一,在国家货币信贷政策上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信贷市场的扩展给予促进和推动;第二,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行在制定区域信贷政策和分配贷款限额时,要对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实行倾斜;第三,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要大力加强诚信社会建设,确保投资者和债权人合法权益,增强其投资信心和收益预期;第四,商业银行要建立适应欠发达地区信贷市场快速发展的信贷营销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确保信贷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资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凭其在银行开立的代发工资存折(帐户、卡)用其贷款期限内所得的工资收入作质押,从农行营业机构取得一定金额的人民币贷款,并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一种个人质押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5.
6.
银行是经营风险、管控风险,并承担风险损失、获取风险收益的企业。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加快了债券投资、中间业务等非利差收入业务的发展速度,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信贷业务仍将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贷款利息收入也是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无疑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8.
从余额、增量、增幅、人均信贷水平等不同维度看,安徽信贷市场规模较小,但是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拓展和创新欠发达地区信贷市场需要重视四个方面:第一,在国家货币信贷政策上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信贷市场的扩展给予促进和推动;第二,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行在制定区域信贷政策和分配贷款限额时,要对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实行倾斜;第三,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要大力加强诚信社会建设,确保投资者和债权人合法权益,增强其投资信心和收益预期;第四,商业银行要建立适应欠发达地区信贷市场快速发展的信贷营销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确保信贷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票据市场从无到有,经历了1982年至1994年的推广使用阶段、1995年到1998年的制度建设阶段、1999年至2005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以来发展速度减缓,现已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亟待深化的关键性历史时期。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票据产品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但总体上仍存在品种少、规模小、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经历了90年代中期前的探索阶段,1997年至1999年的尝试阶段,2000年至今的高速发展三个阶段。在全省个人住房信贷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住房信贷风险日渐凸现,使住房信贷风险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中的制度约束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金融体系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的直接影响有限,不仅由于风险防范措施得当,也说明我国金融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远不及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较弱,诸多制度约束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发挥.商业银行应顺应创新需要、努力通过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来满足创新要求,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来,风险计量领域最主要的进展就是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模型体系,目前正式对外公布、有影响力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主要有四个,特点各异,且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与服务跨市场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市场效应是金融创新的动因,也是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本文从金融创新理论出发,阐述了国内商业银行跨市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内涵、特点及其效应,以深圳银行业为例,将金融产品与服务跨市场创新归纳为银行传统业务整合创新、银行传统业务与其他金融业务交叉创新、银行服务与非金融服务业组合创新、深港两地境内外市场联动创新等四个方面.作者还提出加快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跨市场创新的策略是:建立跨市场金融创新机制,培养跨市场金融创新人才,防范跨市场金融创新风险,完善跨市场金融创新监管,营造跨市场金融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 去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速度空前高涨。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央行积极采取了适度控制措施,提高准备金率,同时加强以风险控制为重点的窗口指导。进入三季度,各银行信贷增速开始回落,贷款扩张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从长期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不合理现象并未根本改变,各类业务中包含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仍在不断暴露。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风险最新特点和走势,提出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浅议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与Logistics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尝试从定量角度考察中小企业贷款违约率,从中得出中小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决定中小企业是否会发生违约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施资本充足率办法前后,影响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因素各有不同。从总体上看,实施资本充足率办法后,商业银行信贷将会保持稳定并适度增长,信贷结构可能会发生较大调整,个人金融业务和投融资业务的占比将会有所提升,银团贷款也会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联系愈来愈紧密。银行客户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化和网络化,传统的一对一关系、服务与被服务模式受到挑战。本文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对银行客户关系的模式和策略进行研究,指出银行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以更宽的视野和更开放的心态来审视银行客户关系,全面诠释角色定位,加强合作模式、营销模式和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强化网络关系整合管理,延伸服务触角,从单一服务提供商向核心客户战略伙伴、渠道资源整合者、终端客户服务集成者转变,实现借力发展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8.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面临的主要风险,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推进信用风险管理的历程中,整体上面临着方法论和实现路径两大课题.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演进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并最终成为新型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普遍实施路径.当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处在向模型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体系也正处于重构的重要阶段,在同步升级信用风险管理与重新构建信息技术体系的过程中,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要从传统产品扩充到衍生产品、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组合风险管理功能、实现信用风险管理在资本层面应用,最终完成新型管理技术的内化.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对信贷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是金融改革进程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基于行为金融学分析,我国现行信贷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存在着潜在风险。应改革现行的信贷组织结构,建立起专业化、技术型和不受行政影响的较独立的信贷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信贷管理约束和激励机制,并引导银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