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璐 《商》2014,(40):214-214
近年来中缅关系的发展实现持续升温的趋势,政治上两国关系不断深化,经济合作上全面持续推进。在这良好的合作中,不管是中缅关系还是经贸合作,云南省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静态、动态效应分析云南参与的滇缅次区域合作中带来的经济效应,得到滇缅次区域经济合作给云南经济发展总体带来积极的效应,但仍有消极方面,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蒙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梳理发现,近年来关于中蒙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主要进展是中蒙国家层面的研究较多,特别是关于两国经贸合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战略研究比较多。但是上述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认识不清,已有研究均停留在描述性解释层面上,缺乏区域性和系统性,更没有看到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结合中缅跨境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实地问卷调研结果分析,本文重点对中缅跨境经济合作过程中突破边界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效果进行探讨,提出中缅双方应着力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降低非关税壁垒,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以突破边界效应,实现中国与缅甸跨境经济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海峰 《国际贸易》2012,(12):45-54
次区域合作是特定区域内几个国家陆域相邻地区在经贸、社会、安全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的多边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功能性领域合作为重点,核心是经贸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合作。我国参与的三个亚洲次区域合作涵盖了与我国接壤的13个发展中国家,既是推进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  相似文献   

5.
大湄公河流域次区域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合作内容及合作机制。在"湄公河开发热"的背景下,区内外相关国家都加大了投入,合作与竞争都在上升。梳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对其发展的互补性、多样性和发展要求做了全面考察,同时,分析了其合作的主要内容及运行机制以及存在的主要特点。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在经济合作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吴琼  金铃 《商场现代化》2012,(33):54-55
中国与东盟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是友好近邻,也是重要的战略伙伴。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安排,将中国与东盟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强区域合作,更加相互依存,也是实现东亚和亚太地区的持久和平、促进共同繁荣的需要,对稳定和巩固中国的周边环境具有积极意义。针对中国东盟区域合作面临的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稳步推进次区域开发合作,使之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真正意义上的中蒙次区域经济合作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之后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逐渐加强,合作规模也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两国边境地区的合作日益增多,为两国边境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双边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来看,参与合作省市逐渐增多,合作区域空间上向双边边境地区集聚的态势。以睦邻友好关系为主线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总体态势较好,但这与其他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状况相比,无论是合作进程,还是合作水平和层次或合作总量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长期存在不仅是与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化有关,而且与合作区域外环境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文章在对中、蒙两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蒙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参与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对边境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文章就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进行了边境民族地区次区域合作的障碍分析,以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提出加强次区域各国和地区的多边协商,制定共同的次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绿色产业经济计划,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积极谋求国际经济组织各方面的支持等四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融入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大有作为。本文从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企业外部优势入手,阐述了湄次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企业现实机遇,分析了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企业的后发优势,以期让企业后发优势转化成为现实利益。  相似文献   

10.
GMS次区域合作依地缘政治、经济关系而建立,获得次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利益和非经济领域的合作是其合作的主要收益。自1992年建立以来,GMS次区域合作在合作形式、机制建设、对外贸易、投资、国际大通道建设、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禁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其合作程度仍然是相当低的。通过前期构建的次区域合作均衡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中国要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只有增加区域内产业互补性,并通过贸易和其他领域的合作增大彼此利益,朝着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梦想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物流主体合作边界及效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主体的博弈关系。文章从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行为偏好与合作倾向出发,对农产品物流需求主体之间、供给主体之间、供需双方之间合作与不合作情况下的收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合作成本影响合作倾向及合作的经济效应,且需求主体之间的合作能够使物流量价齐升,活跃农产品市场;供给主体之间的合作能够减小规模、提高价格,有利于农产品物流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在供需双方之间的合作中,规模和价格呈反向关系,为最大程度地发挥农产品物流的作用提供了参考。为提高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合作倾向,增加合作收益,应充分重视合作成本的降低。这就要求在政策导向、行业规制、主体融合上有所创新,通过产业联盟和供需联盟等,构建分工协作、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合作形式,为活跃农产品市场、提高物流效率、增强物流主体积极性提供良好的平台,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亚洲国家经济造成明显的影响,但亚洲国家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受到破坏.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等国经济进入调整期,为亚洲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和亚洲国家的中小企业应抓住机遇,争取在困境中融入亚洲次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为克服金融危机贡献力量,并使自身得到最大的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模式的背后,存在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及家长四大动力因子。在社会、企业、学校三方动力因子的推动下,以学生为纽带,学校和企业建立起了共同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力机制,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4.
建立动力机制是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关键。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动力因素可分为专业化生产、市场机制等内生动力因素和政府指导与扶持、产业化经营等外生动力因素。各种动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发挥地方政府推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共同构建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动力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推进,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形成,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基于边界效应视角,以中越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为例,分析其发展成效和升级困境,提出健全合作机制、建立明确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融合、构建跨边界的区域认同等对策建议,为中国与沿边国家跨境经济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沿边次区域合作与中国对外经济规划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藩  郭波 《财贸研究》2004,(4):23-30
深化沿边开放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 ,这样国际经济合作就必然加强。而深化沿边开放的近期目标是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 ,特别是加强中亚和东南亚的沿边经济合作。为此 ,应在对外经济规划尤其是对外贸易格局、产业结构、边境口岸的城市化建设三个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7.
闫亚娟 《北方经贸》2014,(12):2-3,11
当前世界经济快速融合发展,各国通过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以中哈两国合作建立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研究对象,以边界效应转化的基本理论为研究的切入点,深入分析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建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哈两国的边界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相关的对策建议:提高中哈经济、文化交流;降低双方规则制度差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对国际双边合作中心的政策法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广西是中国—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枢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国家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赋予广西“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重要定位,为新时期广西更加积极地融入GMS合作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广西参与GMS合作带来的机遇,研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参与GMS合作的总体思路,并就进一步深化广西与GMS国家在互联互通、经济走廊发展、产业合作、教育和人才培养、卫生与疾病防控等优先领域的合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海峡两岸风险投资合作方兴未艾,原因是存在一套动力机制的支持。这篇文章就是从风险资本来源、投资行业、投资阶段、人才和市场,以及中国大陆行将推出创业板等方面对两岸风险投资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最后对进一步合作的障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来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动力机制是先决条件。探究推动商务英语教育校企合作的影响因子,有助于明确培养目标,为合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