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少策 《浙商》2011,(14):100-103
“今明两年将是温州民间资本投身私募证券基金的元年。”温州金融办副主任叶新明表示,“从去年开始,大量的私募基金公司轮番登陆温州,试图引导温州资本走出去。”  相似文献   

2.
王元 《浙商》2005,(11):74-75
温州资本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东冲西突,房地产、煤、电,甚至车牌无不成为其投资目标。温州,世人眼里资本多得无所不投的城市,全国各地招商引资的首选城市.为什么温州政府还心急如焚地到处“招商引资”?  相似文献   

3.
白灵 《商界》2007,(12):30-32
温州,中国民营经济的象征。 然而2006年.温州生产总值1834.38亿元。同比增长13.3%。从总量上看。在长三角城市中退居第七位:增速更是落在了第十五位,在浙江省居倒数第二位。有观点认为:“温州模式”不可避免地路入衰退! 这一次.“温州模式”如何破题?100多家企业静候上市。数十家企业准备引进战略投资者…… “温州制造”转向资本市场.标志着一个全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单纯依靠生产能力壮大的历史已经一去不返,资本力量取得主宰.中国民营经济即将进入资本运营时代。而这.也许是整个“中国制造”升级的必由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有民间资本“风向标”之称的浙江温州,近来接连有数家“知名”中小民企倒闭,一时之间有关“钱荒”“倒闭潮”等议论突然升温。有财经界评论员甚至称“温州民间金融泡沫接近崩溃”。  相似文献   

5.
央行新政“藏汇于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鸣 《中国市场》2006,(6):52-53
当被市场称作“QDⅡ开闸”的央行“五号公告”发布之日起,境内资本投资于境外金融产品的大门,在近年来多次微启之后,就此正式徐徐打开。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亦由此迈出决定性一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对温州现实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态的分析入手 ,结合温州模式的主体———温州民营企业家的生成路径 ,给出了关于温州模式的另一种解释。认为温州模式的核心在于温州有一大批以制度创新为特征的企业家 ,温州之所以能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家 ,和他们拥有的“转型经济的先期知识”有关 ,当出现最初的企业家之后 ,企业家群体就沿着规定的路径开始生成和繁衍 ,最终形成了温州独特的发展格局和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3,(10):66-67
温州“炒房”发展史 有着“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经过二三十年的财富积累.所掌握的民间资本已有6000亿元之巨。敢闯敢干的温州商人.携巨款四处寻找投资机会。而国人注意到温州民间资本的威力,最早也是由炒房开始的。温州人是从自家门口开始炒房的。1998年到2001年.温州的民间资本大量投入当地房地产,促使当地房地产价格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市区房价从2000元/平方米左右快速飙升到7000元/平方米以上。温州房地产的开发规模相当于一个江西省的总量,而温州市区的人口不过100万多一点。炒透本地楼市后。从2000年开始温州人就大规模向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金华等地扩张,这就形成了“温州炒房团”。  相似文献   

8.
又跑了一个     
义乌、台州、温州……往年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主携款逃跑只是个案,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令人震惊的逃逸新闻一个接一个爆出。当在急速前进中突然崩盘成为中国企业的经典死亡方式之后,2008,这个宏观经济的入冬之年,“逃跑”成了浙江商界的新闻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微博     
《浙商》2011,(13):26-27
[股权投资温州资本新热潮]在炒房、炒矿等受限后.寻求新突破口的温州资本,时下对股权投资进发出前所未有的“淘金”热情。相关人士指出,股权投资相比炒楼、炒矿复杂许多,要想淘到真金,不仅需敏锐的眼光,还需一定的技能。  相似文献   

10.
魏睿 《浙商》2006,(4):64-65
因遭遇反倾销和“特保”,外贸食业得到外界不少同情的时候,也遭遇了众多的质疑,“为什么不这样,为什么不那样”等问题排山倒海地涌来。质疑之后,拥有雪亮眼睛的公众”始等待“巨变”,似结果居然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在2006年2月28日的浙商理事会现场,当他们再次遭遇“质疑”之时,来自温州日丰打火讥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的对答、比较清楚地阐释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金少策 《浙商》2011,(11):86-87
温州与晋江同为“中国鞋都”,但内向型的晋江鞋业在品牌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已经超过先行者温州。  相似文献   

12.
《浙商》2010,(18):97-97
吴晓波(知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中国人真的“轻商”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上多个王朝轻视商人,却极度重视工商。当国家直接进入到产业经济之后,国家资本集团就与民营资本集团构成了竞争之势,后者自然就遭到打压。所以,轻视商人与重视工商,正是一体两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王言炉 《现代商业》2007,(6Z):20-21
温州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为如何盘活温州的巨额资本。人们对温州资本的出路非常关注,本文立足于温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探讨了温州资本出路的方向和相关的制度环境建设,并提出了一些的建议,希望对温州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以温州本土人的经历为基础.以超越温州本土的视野来向大家剖析2011年以来。温州民间资本风险事件频发的根源,并不是如外界报道的仅仅是民间借贷这一层面上.而是当前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企业自身运营和政府调控的共同责任;只是这一结果在温州率先表现出来。民间资本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和倒闭后债务的一部分,二者不可等同。同时,着重论述温州民间资本体系的总体稳健性,提出“民间银行”的概念和其对整个民间资本体系的基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调查显示,“十五”期间,浙 江民间沉淀的资金达到8300亿元,其中温州1500亿元以上。资 本有逐利的本性,2003年,温州资本开始了闽东淘金之旅。数十 亿资金涌入闽东,房地产、酒店、运输、制造、销售等诸多行业 出现了温州商人的身影。虽然有得有失,但他们正在不知不觉地 改变着闽东。  相似文献   

16.
李迅雷 《新财富》2006,(3):42-43
由于总在寻求超额收益、更具全球视野、时机选择能力更强.温州人在人力资本投人上获得了超额利润。由此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之后,他们成立了一个个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升级为实业经营,并把这些看上去并不起眼实业做到了极致。2001年起出现的炒房团、炒煤团,则标志着温州人向产业投资领域的跨升。他们涉足的都是消费升级、资源及供给短缺等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领域,因此,跟着温州人赚钱.应该是明智之举。按笔者对温州人创业以来的发展逻辑来演绛.资本市场应该会是他们迟早将进人的领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光彩》1999,(1)
没一言难尽说温州——温州民谚、顺口溜、口号、警句拾萃到温州之前,总以为温州人除了会埋头干活之外,就会低头数钱。而当我终于踏上了东海之滨、瓯江河畔这块富饶而神奇的土地之后,才蓦然惊觉:温州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原来也极其丰富,极其精彩。别的不说,光是那从温...  相似文献   

18.
温州,一片四季温暖的大地,一座活跃创新的城市。这里的经济被称为“温州人经济”,这里的“温州模式”、“温州速度”和“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温州人引领着时代潮流,在改革的大潮中起起落落,并最终赢得了中国和世界肯定的目光。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后,与同学们告别的那天,当所有的悲伤都冷却之后,我也冷静了下来,头一次想到了“创业”这个词,原先我与它是那么格格不入,只以为那是有名望有魄力有资本的人才能干的事情,我一介文弱书生,哪能和“老板”沾上边,但是我家里面一直鼓励我自己创业。  相似文献   

20.
《网际商务》2004,(8):32-33
风水轮流转,而今到晋江。当中国经济尤其是波涛涌动的民间经济需要“广东四小虎”、“温州现象”之后有一个新偶像时,晋江生逢其时,应运而生。在这个县级市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出现了3000多家纺织服装制造厂,3000多家制鞋企业,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制鞋企业近30家。此外,晋江陶瓷是全国四大生产基地之一,糖果产量占全同的18%,制伞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