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江  欧书阳 《农村经济》2006,(12):90-9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出的最新战略决策。无论是客观需要还是着眼于现实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正确导向、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的资金支撑、制定新农村建设蓝图的设计规划、提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组织保障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正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不同层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关系、政府资金投入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等。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政府才能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在群策群力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积极稳妥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国国情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发挥好其主导作用;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力量,必须突出其主体地位.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作用有待切实加强,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面临多方挑战,而要实现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干部素质.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这一历史性任务,需要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努力。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无可置疑。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发挥农民当家做主的主体作用,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领导和支持新农村建设,不能搞形式主义、强迫命令,也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4.
结合人本管理理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理论,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范“赣州模式”、“徐闻模式”进行分析,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人为本”的实质含意,即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在农民群众收入增加的前提下,从实现农民群众利益出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让农民群众自己来解决当前农村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灾后新农村建设要切实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政府主导体现在从宏观上规划灾后新农村建设、健全机制、强化服务、培养新型农民;农民主体应积极参与,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企业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骨干作用,形在国家、地方、企业、科研院所与农户结合的多元联动重建机制.  相似文献   

6.
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决策,积极稳妥,特别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切忌主体异位。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自己的事,农民是主体,政府起主导作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农民片面地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政府部门的事,甚至简单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政府给农民建一个新的村庄,农民搬进去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作用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决定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保障农村主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给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既有认识上的偏差,更主要的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离.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和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尤其是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到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实地访谈、考察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说明:政府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面太宽,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农民自主作为的领域则很小,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政府主导面太宽与农民作为领域太小互相影响,导致前者越位、缺位而主导功能失灵,后者导致自主作为受抑而主体性消减,不利于两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合力。政府应纠正现有失灵现象,着力构建农民组织以增强农民主体作用,避免新的越位、缺位以改善其主导作用,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政府的独角戏。作为重要参与者的农民,其主体意愿应该得到重视。本文利用河南省600份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受到农民个体特征、经济因素、政策执行水平等因素综合影响。政府应遵循经济规律,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采取积极措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农村?什么是新农村?谁来建设新农村?准确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所必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具备三个特点:有新的结构,包括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城乡结构和新的组织结构;有新的主体,以组织起来的农民为主体,政府的作用重点在服务;有新的功能,新农村要有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传统优秀文化保存功能和生态功能。新农村建设既不是把农村变为城镇,也不是把农民固化在乡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新型农民社区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农民、政府和社会力量都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领域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体系构成中,由于农民、政府和社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是关系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农民的满意程度就是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最终评价。本文基于农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满意度指数,对新疆3种不同模式下新农村建设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农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满意度均值仅为3.2(一般满意),其中"企业+农民"模式是最有效率的,农民满意度指数为58.26;而"政府主导+农民"模式由于存在政府寻租行为,导致其满意度指数仅为53.16。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具有共同的归宿,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应做好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提高参与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县域是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空间,县域城镇与乡村共同繁荣,不断增强县域以经济实力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切入点.有效发挥县域政府主导作用,从金融生态、公共产品、制度建设、城乡互动、经济区建设等方面提升区域建设新农特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探讨河南省新农村庭院植物绿化规划及空间布局等问题,试图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河南省8个乡(镇)和省级示范点中挑选128户农家庭院开展实地和问卷调查,针对庭院植物绿化规划及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河南省新农村庭院植物类型主要有乔木、灌木、藤木、花卉、草本及乡土植物等,其功能主要包括观赏、乘凉、食用等;同时河南省农民对庭院植物绿化的认知度有85.9%的支持率,46.1%的农户选择庭院植物绿化是为了美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而参与庭院植物绿化的方式以出力为主。[结论]河南省新农村庭院植物绿化整体水平仍较低,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河南省新农村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而农民道德主体性的发挥,又关涉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农民道德主体在经济中的张力,是农村经济发展无法左右道德的行为,而反之农民主体道德所形成的道德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则可以左右经济发展方向.任何经济行为都包含了行为人的道德理念,所以发挥农民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道德主体作用,是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政府角色、反哺失灵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政府反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政府反哺应当在一定的边界范围内进行,否则可能出现反哺缺失及反哺越界行为并造成政府反哺失灵。包含政府反哺行为的新农村建设模型分析表明,反哺缺失与反哺越界均会影响政府反哺效力的实现。高效的政府反哺行为应当建立在同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农民的选择意愿及市场有效参与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8.
邱玉婷 《南方农村》2012,28(7):35-38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紧迫的农村工作要务,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推广城乡互动和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应该以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发展契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重新调整农村社区各自治组织的职能,明确广大农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政府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正确处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关系,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正确处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正确处理开展经济建设和开展其他方面建设的关系,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选择新农村建设具体模式的关系,要求既要坚定不移又要不拘一格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正确处理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保护文化资源的关系,要求把新农村建设和保护文化资源摆在同一棋盘上;正确处理注重当前发展与关注长远发展的关系.要求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相似文献   

20.
宋容德 《农村经济》2007,(11):27-30
正确分析把握新农村建设中的矛盾关系,减少认识上的偏差,规避实践上的盲目性,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要求.在资金投入与建设主体的关系上,资金投入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物质基础,而人更为关键,多策并举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上,要把握全面性,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民主为重点,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在典型引路与普及推广的关系上,要科学对待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经验,新农村建设要做到"神"的一元性与"形"的多元性的统一;在党委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党委政府追求为民谋利政绩与农民追求实惠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