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北宋统一广南后 ,就行盐禁 ,实行“官鬻”盐制 ;政府不拘籍盐民在场生产 ,只勒催盐民交纳“户盐” ,盐民的生产是分散进行的 ,有一定的自由 ,盐业生产资料属私有制 ,生产体制属自煎制 ;运销形式为官运官销 ,其中 ,不乏强买于民的政策 ;私盐很盛 ,严禁的措施有严格巡捕和鼓励民人举报等。两路盐业管理时分时合 ,且长期为广东转运使独掌 ,元丰六年广东始依“六路法”设提举盐事官 ,宣和五年广东西各置提举官  相似文献   

3.
福建为我国重要产盐之区。清代前期,福建运司产盐用煎晒两法,“闽省近海之县十有一,统煎晒之场十有六。”这十六个盐场是:在福清县者为福清场、江阴场、福兴场;在莆田县者为莆田场、下里场、前江场;在晋江县者为浔美场;在同安县者为浯州场、祥丰场;在南安县者为莲河场;在诏安县者为诏安场;在惠安县者为惠安场,在漳浦县者为漳浦场。此八县所辖之场,皆用晒法,“晒滷成盐”。另外,宁德县之漳湾场;罗源县之鑑江场;霞浦县之淳管场,产盐则用煮法,“其盐皆煮海所成,形质较细,故谓之细盐场。”以上十六场,在清代“皆设场官主之”,管理盐政事务。而福建所辖之台湾府,清代前期产盐之地尚有五场,这五场是:在嘉义县者有洲南场,洲北  相似文献   

4.
盐的专卖或税收制度及其影响,亦即所谓盐政,在中国社会经济史和财政史中皆属不能忽略的研究课题。可惜,自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官山海”始行盐的专卖政策以后,迄于隋代,其间一千多年的盐政兴度不时,史料极为阙略,后世论者不免有“文献不足征”之叹,难作详赡的论述。因此,具备比较丰富史料的唐代盐政问题,自然要倍受研究者的瞩目。学术界于此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仍较零散,尚待综合与深入。  相似文献   

5.
海宁安澜园遗址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浙江 省考古所于2020年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运用二元证据 法,在考古勘查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存世文献和图本的对照 研究,对这一清代名园的总体布局结构进行了推断,进而对 其造园意匠、理景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考古资料、文献、 图本三者在历史园林研究中缺一不可,历史园林应重视历史 信息的留存和遗址保护,审慎进行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6.
盐政执法是食盐专营的保障。国家颁布《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以来 ,我省盐政执法力度逐年加大 ,私盐贩销活动逐步得到遏制 ,碘盐供应量逐年提高 ,有效地保证了到 2 0 0 0年消除碘缺乏危害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但是 ,随着国家盐业政策的调整和盐政执法的深入 ,盐政执法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私盐贩销越来越诡秘 ,暴力贩销 ,团伙作案越来越突出 ,一些地方私盐贩销又重新抬头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为维护正常的盐业产销秩序 ,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进一步加大盐政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7.
所谓“帑银”,是内务府贷放给商人(主要是盐商)的一种款项。其贷放额以长芦和两淮两大盐区为最多。人们历来认为,帑银是清朝皇帝通过内务府对盐商进行的一种高利盘剥,是束缚盐商的一种桎梏,是导致盐商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翻阅了大量的内务府档案,认为以上的评论过于武断,我们对帑银作些具体分析之后再对其作出令人信服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1 .绪言『天下之赋 ,盐居其半』。大部分已周知这文章表示的意义。自汉代开始盐专卖制度以后 ,当然包括明代 ,大部分的历代王朝接连采用这专卖制度。这事实可证明在历代国家财政之中 ,盐形成了重要的收入项目之一 ,又占了一定地位。明王朝建国以前的一三六一年 ,太祖朱元璋既设立盐法。他设置专门官人 ,让专门商人纳入全销售额内二十分之一的盐税。这制度施行时 ,征收的盐税都是充当军需物资。① 这时设立的盐法制度 ,一三六八年的建国以後 ,经过到明代末期的过程上 ,内容有了几次的改变 ,但盐法本身维持到明末。明王朝为了管理各地方的盐政…  相似文献   

9.
白雷 《经济师》2006,(9):13-15
清政府通过对商业经济的一系列干预,对商业资本进行严密控制,使其为巩固专制统治服务,为专制统治积累财政实力。在一系列的干预过程中,官商的作用不容忽视。晋商是清代国内商邦中的佼佼者,研究晋商与清政府的关系,晋商与清朝各级官吏的关系,对研究清政府通过官商结合对经济进行干预有典型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清代海外贸易的经营与利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解除海禁,设立海关,允许商人出洋贸易。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海关贸易规模之巨、出洋商人数量之多,都超越前代。过去治清代海外贸易史的学者,多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外部状况。然而,海外贸易的发展与否,同其内部结构息息相关。有鉴于此,本文力图探讨清代海外贸易经营方式和利润分配的特点,以便了解海外贸易的全貌。 一 清代海外贸易具有如下四种经营方式: 其一是自船自营型的。船长不仅拥有船舶,而且置货亲自出洋,实现贸易和运输一条龙。由于总投资额颇大,船长不是富家巨室,也须倾注家业,造船置货。他们的商船通常只能是中小型船只,而且出洋时仍然招揽其他客货。清初去日本贸易的船长有些就是这种情况。 其二是委托经营型。那些身份显贵、家财殷富的“有力之户”往往不亲自出洋,而是充当船舶主人和货物投资者,委托他人担任船长出洋营运。接受委托的船长,通常是投资者的亲戚或手下心腹。不少办铜官商则是请富有经验的行商出任船长。既然是代理人,船长就必须管理投资者的货物,根据市场情况进行销售。船长从利润中抽取一部分作为自己的收入。 其三是租贷经营型。“商家一船造起,便为致富之业,欲世世传之子孙,即他年厌倦不  相似文献   

11.
清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贸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康熙廿二年(1683),清王朝统一了台湾。廿三年九月,康熙帝解除了“海禁”宣布“开海贸易”。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通商贸易,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从康熙廿三年至咸丰十年台湾对外开放的一百七十七年间,台湾与大陆的通商贸易,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逐步发展阶段。从康熙廿三年开放海禁至雍正三年台南三郊的成立,是台湾同大陆贸易发展的第一阶段。 台湾“野沃土膏,物产利溥……实肥饶之区”,盛产粮食与蔗糖。清代统一台湾之后,清政府与郑氏政权隔海对峙的局势消失了;随着战乱的消除,社会环境日趋稳定,台湾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海禁解除之后,闽粤两省沿海的人民(其中以福建的漳泉地区为主流)纷至沓来,成为开发台湾、发展台湾社会生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海外贸易的经营管理主要有三种形式:唐中叶以前由地方官兼管;唐中叶至清初由市舶司专管;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在粤海关控制下,主要由十三行商人具体经营。 行商制度存在于中国古代封建经济转向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关键时期,存在于中外交流的关键领域,是远比前代复杂的国内外经济、政治矛盾的焦点,集中反映了上述矛盾的变化和发展。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探讨清代外贸的新特点,并希望能够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清代广东水运与社会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运输活动是伴随生产活动而出现的。众所周知,在蒸汽机作为交通动力出现之前,天然河道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是以水运为主的。然而,广东在自然经济的体制下,长距离的水运,除奇珍异宝、香料等舶来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丝绸、陶瓷、漆器以外,就是专卖品盐和铁几乎没有其他的民生日用商品。客运方面,除逃避战乱的中州士民包专船南来外,一般都是货、客混杂。乘客,也只限于富商大贾和官吏,“上司往来、巡历住札及公差使客”,或战时的兵士。应该说,唐代之前,用于军事和邮传等政治目的水运量,远超于经济目的商货量。宋代之后,商品性的运输量日渐增加。然而,具有民生日用商品意义的水运,要到明代嘉、隆年间之后。  相似文献   

14.
清代郊商与海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郊为清代闽台地区从事海洋贸易的商业贸易组织。它随着清政府海洋政策由禁海至开海的转变和台湾的开发而发展壮大,至清政府割让台湾于日本后走向衰落。郊商作为郊的运营主体,在郊的组织管理下,从长期的海洋贸易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经营模式,有效地确保了贸易往来安全顺畅的进行。经过漫长历史发展时期形成的郊商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海洋文化,它在诸多层面上均呈现异质性,但在传统文化的强势包压下,郊商文化的屈服和妥协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5.
拙作《论明清时期福建家族内义田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论述了明清福建义田发展的大体情形,并指出义田有超出家族发展的趋向。本文拟从乡治角度分析清代福建义田发展的社会原因以及义田发展对清代福建乡治的影响。 一、清代福建义田发展的社会原因 清代福建义田的来源广泛,包括了官捐、义民捐、商捐、诸生捐、僧捐和义节之妇捐等,其中,商捐又成为这一时期义田发展的显著特点。许多人由贫致富而纷纷兴办义田,成为当时时尚之所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6.
清代中琉关系十件密切.2个多世纪以来,双方舟辑不断,往来频繁。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孤悬东南一隅的祖国宝岛台湾,自康熙22年(1683)正式纳入清政府版图后,在清中央政府与属国琉球这种日益密切交往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影响。本文拟根据琉球历代主案,清代宫中档案等丰富的文献资料,对此做一初步探讨。台湾与琉球「今冲绳」仅一水之隔,琉球国属与那国岛位于八重山列岛的西表岛和台湾花莲之间,距花莲只有120多公里。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台琉两地人民早有往来。明嘉靖年间,琉球人曾到过台湾鸡笼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郑氏政权的兴贩…  相似文献   

17.
清代台湾的特殊社会环境,使得丧葬救济极为重要,且颇具特色.就义冢的救济对象而言,大陆移民、戍台官兵等占较大比重.至于义冢的捐助者,除绅士阶层外,像开垦组织、郊商等社会群体,更值得我们关注.通过义冢的救济对象以及捐助者,我们得以透析清代台湾特殊的社会阶层,从而更好地了解清代台湾作为移民社会、海疆社会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清代粤海关的设置与关税征收李金明康熙二十三年(168)清政府开放海禁后测分别于广东、福建、浙江、江南四省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目的是管理海上贸易与征收进出口关税,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正式设立海关的开始。本文拟就粤海关的设置、关税的征收以及征...  相似文献   

19.
鸦片贸易是殖民主义者惯用的海盗式的掠夺手段.鸦片战争前,他们以走私的方式,大量偷运鸦片,换取白银,作为改变贸易逆差的重要方法.鸦片战争后,他们更是凭借摄取的各种特权.使鸦片像潮水地涌入福建,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白银的外流量,加剧了福建对外贸易的入超局面.因此,鸦片贸易在福建外贸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鸦片战争前的输入情况鸦片输入福建,由来已久,早在明万历年间,漳州月港输入的货物税单中就有“定阿片每十斤税银二钱”的记载.清朝初年,荷兰人盘据台湾,“他们从爪哇把那里所盛行的烟草与鸦片拌合的方法,介  相似文献   

20.
清代前期的市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日本、美国、大陆、台湾的学者相继对市镇展开了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更有后起的中外学者,专门对市镇经济进行了区域性的宏观研究,主要涉及江南、福建、河南、湖北、江西、广东、四川、河北、广西等省,同时,也对大量市镇,尤其是各省著名市镇进行了个案微观研究。中外学者的这些研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准备对清代前期的市镇结构和经济特征,市镇与集、市、墟、场。店;与省、府、州、县城的异同,以及市镇概念等问题进行探讨。一市镇的结构和经济特征清代前期的一些市镇具备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