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忠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又说:“信则人任焉”;老子也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把“本真”看作精诚之极至。这些圣贤哲人的论述,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社会发展到今天诚信就不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了,而有了它更为广泛的内涵,如果传统文化的诚信强调“自省”、“自律”、“克己复礼”,那么现代诚信则强调“互利”和“双赢”,而且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的作…  相似文献   

2.
所谓“诚信”:诚,真心实意;信,取信于人。在自然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若不讲道德,信用遭破坏.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诚信在不同行  相似文献   

3.
诚的内涵为诚实、真诚、忠实、真实、真情和实情;信则为诚实无欺并实施诺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与道德往往相提并论,“忠义礼智信”就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诚信”在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都显示出了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4.
施洵 《中国保险》2007,(3):47-49
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客户是任何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点。企业竞争,从本质上说就是客户的竞争,其“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一个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在财产险市场,客户资源对于企业而言具有特殊意义。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以客户资源为导向组织和配置内部专有资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财产险市场,  相似文献   

5.
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作为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及不同行业的具体含义和作用是有所区别的。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服务行业,是提供诚信产品的,应该对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分析,推动行业诚信建设,更好地为公众利益服务。这也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责任和义务。 诚信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 现实物质利益联系如此紧密在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强调的是内在品德修养,追求的是人格高尚,境界崇高,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  相似文献   

6.
道德领域的“信用”,就意味着“诚信”。孔子就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连信用都没有,还能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方哲  王德建 《财政监督》2003,(11):37-38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失真,造假盛行,诚信失缺、信用不足等问题相当普遍,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频频曝光的上市公司造假案件,以及美国的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引起全球范围内的"诚信危机"。因此,会计业必须打假治乱,而研究和探讨会计诚信建设的问题,已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责任和义务。一、会计诚信的理念分析所谓"诚信":诚,即真心实意;信,即取信于人。在自然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若不讲道德,信用遭破坏,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1.会计诚信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会计,这是因为在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的情  相似文献   

8.
我国历来有礼义之邦的美称,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祟尚“诚信”的文明古国,从来就把诚信作为立国之本和做人的启蒙教育。孔子说过:“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就是要讲真话,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一个文化范畴,又是一个经济社会范畴。研究诚信文化建设,必须把它放到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活演变的互动关系中来认识。当前中国诚信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与中国诚信文化传统不相适应的矛盾。理解、辨识、扬弃中国诚信文化传统内核,重塑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诚信文化理念和诚信文化行为,是当前中国诚信文化建设的重大选择。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理论界、企业界以及政府的监管部门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要建设健康的、有活力的市场经济,必须尊崇诚信原则。缺乏诚信,经济运行的成本会极其高昂,甚至根本无法运行。在一个欺诈和舞弊盛行的社会里,弱者得不到公平,坦诚者最易受到伤害。因此,建立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充满希望而又严峻的21世纪,中国社会迎来了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和加入WTO的巨大挑战,市场经济正在强烈深入地冲击、改变着中国社会一系列传统特征,因此,亟待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政府和公众对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资讯,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会计诚信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现实物质利益联系如此紧密。会计师在生产经营管理、投资管理和发展战略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支撑,市场经济秩序就会陷入混乱,社会经济就不会健康发展。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而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对诚信的要求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12.
王东科 《山西金融》2003,(12):17-19
规范的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的公正、市场的效率、市场的完善,参与市场竞争的合法权益,都需要信用的支持和保障;信用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无形资产,市场机制如果没有信用作保证,经济就不能健康顺利发展。目前,社会信用缺失,带给人们的忧虑日益严重。如何建立一个诚信守法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当代一个时髦的名词,各行各业都在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看看我们身边:假烟、假酒、假奶粉、假医、假药、假广告、假新闻、假文凭等等,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之所以说“沉重”是因为社会诚信的丧失不仅影响了我们生存的最根本利益,同时也使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而无法用经济尺度去衡量的则是国家诚信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丧失所带来的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试信”的民族,无论是国事外交、商贸交易、人际往来,都是以“诚信”为本,在会计行业“诚信”尤其重要,任何一个会计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试信原则和“市场规则”,贪图一时之利而置道德和规则于不顾,必将受到惩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却被少数意志薄弱者经不起金钱的引诱,把几千年遗留下来的“试信之道”置之脑后.从而贪赃枉法.弄虚作假,欺诈哄骗.以权谋私,致使“诚信”风气不振.必将使国家经济受损,企业信誉受损,人民利益受损。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会计信用短缺”则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诚信”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是会计工作的“通行证”,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会计信用短缺”不仅会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而且对市场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6.
明志伟 《云南金融》2012,(7X):183-18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是社会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各行各业都是一份无形的资源和财富。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信用社。会计工作作为信用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业务处理的全过程,肩负着核算业务、反映经营成果、预测信用社发展前景、参与信用社经营决策等重要职责,是信用社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在深化改革的同时面临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多重利益选择,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行业自律能力,因此会计的诚信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7.
《深交所》2004,(4):24-26
企业信用评价,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也是企业在市场上的“第二张身份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本和资源,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价值标准。信用关乎国家尊严,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信用,因为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被世界瞩目。贵州证监局为此开发和建立“上市公司诚信评价系统”,本刊记者近日对邹建平局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道德问题,也是经济问题 更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我国传统上认为诚信是一种道德行为。因为诚信大致包括诚实、信誉、正直以及可信度等与道德标准有关的一些内容。这是基于“人本善”假设,认为人人都有廉耻之心,能自己约束自己。依据这种看法,注册会计师完全是“靠良心办事,凭本事吃饭”,他们将信誉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但这种假设经过实践检验并不成立。因为人都是有私利的,人的行为是博弈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诚信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这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即人在总体上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是社会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各行各业都是一份无形的资源和财富。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信用社。会计工作作为信用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业务处理的全过程,肩负着核算业务、反映经营成果、预测信用社发展前景、参与信用社经营决策等重要职责,是信用社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在深化改革的同时面临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多重利益选择,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行业自律能力,因此会计的诚信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20.
一、人性化财务观念 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人的智力作用。传统企业经济过分强调生产要素中硬性资源(有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对软性资源诸如:人力资源、市场资源、信息资源及组织管理资源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忽视了人力资源对企业的贡献。传统产权理论过分强调投资者的权益,这在工业经济时代无可厚非,工业经济时代,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战略性资源为硬资源即传统的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源。而知识经济则将战略性资源转移到知识、信息及其创新能力上来。软资源或知识资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