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生产是由厂商组织产业工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消费者需求和提高经济效益进行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以工业理念经营农业,必须坚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导,对农业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农业生产由单纯生产初级产品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使农民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使农业生产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努力构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王金秋 《经济视角》2013,(10):12-15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之一。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生产方式含义的界定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从《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为出发点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二重性,否定了生产方式多重含义论,同时否定了片面的将生产方式理解为劳动方式或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将生产方式重新归位为劳动方式和社会形式的统一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论“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方式"一词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的基本用法有两种:第一,指社会生产的类型或型式,第二,指社会生产的劳动方式。在讨论《资本论》研究对象时对"生产方式"一词的理解争论极大。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贯分析原理并结合《资本论》第一卷的实际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似应理解为"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劳动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体。特定的劳动方式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同时受到特定生产关系的制约,具有显著的社会历史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对象中首先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将直接生产过程中经济关系的考察放在了基础位置,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置于首位。我们应以《资本论》为范例,把劳动过程和劳动方式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是从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元素形式的商品开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论》第一卷,第47页)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元素形式的商品,它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切矛盾的萌芽。一开始就着重解剖是个细胞,便为进一步深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和经济运行规律奠定了基础。《资本论》的整个逻辑系统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正> 《经济研究》1981年第9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一文中提到:“应该把资本主义萌芽如实地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延续性和导向性,……历史上前此偶然出现的类似于萌芽的先现现象,不具有延续性和导向性,不构成新的生产方式的起点,不能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我的学习体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有关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谈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个特点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特征的,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将产品作为商品来生产的普遍性;就是说,在于劳动力变为特种商品。在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一、重新评价历史上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一种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经济学说。它的主要内容是把商业看作是致富的主要根源。所谓“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威廉·配第《政治算术》)。它在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童年期,就正确地说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使命就是赚钱,即“生产受交换价值支配”(马克思)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围绕着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词,展开了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争论。  相似文献   

9.
从《资本论》结构重新认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长期存在争论,本文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首要对象为生产方式即生产过程的条件和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所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条件和形式,而《资本论》一至三卷的逻辑结构正是围绕着这一规定及其内容展开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论述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做过极为深刻的论述。资本的贪婪使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会周期性地陷入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狂热阶段。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产生了脱离实体经济追求货币自行增殖的资本拜物教妄想。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创造出拿他人的、社会的财产进行冒险赚钱的赌博欺诈制度。虚拟化的信贷、金融证券过度膨胀,必然会造成货币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银行资本服务,加速了危机的爆发。重温马克思的论述可以认识到,美欧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危机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危机。《资本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济学工作者应当在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通过《资本论》和《反杜林论》英文版和德文版的对照,以及马克思主义其它经典著作的分析。本文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研究对象既不是传统教科书上写的“生产关系”。也不是误译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生产和交换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生产和交换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商业资金的理论分析王志毅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时说:“商人资本或商业资本分为两个形式或亚种,即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资本论》第3卷第297页。以下凡引自该书该卷者,均只注明页码)这一分析,对社会主义商业资金,也是完全适用的。就...  相似文献   

13.
农民合作社是我国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的崭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农业合作社是从旧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过渡形式,在小农占优势的经济落后国家,农民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不仅要求在农业中普遍实行合作社制度,而且应广泛实行以联合所有与联合劳动为基本特征的农民合作社。为此,应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农村新一轮的制度创新,构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崭新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是基于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两个维度,立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双向标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研判的。立足于历史主义维度的生产力标准,通过对生产的物质方式、生产的劳动组织方式、生产的社会方式、生产方式的现实基础四维研究,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其相对正义的一面,但立足于结构主义维度的生产关系标准,又彰显了其非正义的一面。马克思憧憬生产方式内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要素的和谐,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恶化的不可逆性而必须强力建立新型生产方式的理论推断。全像解读马克思生产方式研判理论,对现代生产方式合宜性问题、检验标准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适性问题、超经济条件如何保证生产方式合宜等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产方式在《资本论》中主要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物质生产的生产方法、协作方式等;其二是指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其三是指以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生产方法为基础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资本论》研究对象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以理解为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之上的、采用机器和大工业这种生产方法的社会化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规律以及商品生产过程中被物掩盖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商品生产)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只有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生产的研究,才能揭示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被物掩盖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历史存在暂时性的确定证明。马克思的《资本论》全面、完整、系统地阐明了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原因和必然性,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三卷《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与凯恩斯的危机理论在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根本方法方面都存在着根本区别。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性的研究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因此分析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不能仅仅从"人"的方面出发,简单地把责任归于国家、经济管理者或者公众;而应从"工具"本身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和金融政策方面分析。重读《资本论》对防范和破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工一体化和农工商联合企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虽然不可避免地具有这一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弊端和局限性,但却又是社会生产力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合乎规律发展的结果。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有关实际部门,就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少论著,举行过一些学术讨论会,进行理论探讨。现将讨论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三卷过程中,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所阐述的原理,补写了第四章《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在量的规定上补充了马克思的利润学说。同时,恩格斯从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进一步论证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限制,从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限制指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恩格斯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者在价值和生产价格关系上的错误理论,捍卫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  相似文献   

20.
应如何理解《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的生产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序言中说,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其中的“生产方式”的真义,至今仍存在歧见。本文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是指资本主义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这样的理解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相符合,与《资本论》的叙述方法相契合,与《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中的有关术语的真义相一致,也与《资本论》第一卷内容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