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率的区域比较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茂 《中国市场》2012,(16):83-90
新时期,国家又进一步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次对转变的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学术界当前对于"加快"的认识,有可能还停留在现实、紧迫性这一层面上。基于现实要求与已有研究的基础,文章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的转变过程提出了效率上的要求,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效率高、浪费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能低水平重复,做无用功。并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率"这一概念,来描述、分析、解释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异质性,造成了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率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衡量生产方式转变效率的方法问题,提出利用数据包络方法(DEA)描述、分析、比较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率这一设想并指出了今后深入研究需要克服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目前,休闲消费已成为世界各国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休闲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关系,探索了休闲消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了扩大休闲消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示,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认为,金蜜蜂企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锋企业,中国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越来越多的金蜜蜂企业。  相似文献   

4.
余永庆 《中国市场》2013,(36):18-1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青海破解当前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助于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以解决民生问题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长期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的明智选择,是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是遵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力求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既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面临问题的解决路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发展速度过度依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动力过度依赖外贸进出口,经济发展方式过度依赖外资,经济发展效果评价过度依赖GDP指标等.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即在经济发展理念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动力上坚持内需与外需并重,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经济发展效果上坚持数量与质量相融合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在科学发展观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其核心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针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八大问题,本文提出了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8.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结构升级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在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析分析法对2000~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回归进一步从外贸商品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国内地域结构、国际市场结构等角度揭示和探寻外贸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外贸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央确定了在“十二五”期间,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调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是我国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增速最快的地区。但是,目前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而带来的诸多问题的困扰。要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对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现状作了评析,指出了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内蒙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深刻和丰富,同时也是解决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现实要求。创新能力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关键作用。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创新人才,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优化自主创新对外开放环境是以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国家审计如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从国家审计产生的根源和国家审计的本质两个方面,对国家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进行了定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国家审计作为“免疫系统”与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明确了国家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作用,旨在为国家审计有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晓广 《现代商业》2012,(12):204-20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丰富而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有计划的快速推进。本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途径分析和理解,并重点介绍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提出并分析了低碳经济等的五种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实质性突破.文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同时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前已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深刻的社会变革,财政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占据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基于生产性财政视角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症结和出路,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粗放型发展,在这种发展方式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新时期的到来,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亟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集约化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方式还未实现彻底的转变,需要对现有的转变成果进行评价,以便于更好地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本文中,介绍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对其进行评价的必要性,从而有效地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之上,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未来走向的重大战略.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应加快建立扩大国内消费的长效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9.
徐全银  陈俊龙 《品牌》2014,(11):11-11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探讨了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关联,随后从低碳经济的视角指出了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学刚 《中国市场》2014,(11):106-114
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和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实现根本性转变。以系统协同理论为指导,选择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综合评价指数,对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2年间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相对较慢,其中经济结构失衡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