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缘何难以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在监管机构三令五申下,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反复。本文深入剖析了国有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难以治理的原因: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不合理为大股东占用资金提供了现实可能;“输血式”的分拆上市使得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抽血”成为现实需要;大股东有存续企业职工作“人质”,使得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有恃无恐,增大了治理难度。  相似文献   

2.
陈佳 《投资与合作》2014,(4):168-168
随着我国上市企业及股市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值也在急速增长。然而,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众多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在自身经营出现问题时,很容易打上市公司的主意。上市公司股东占款问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制约着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对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占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分析其危害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于祥民 《会计师》2009,(3):93-94
<正>根据证监会数据统计,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证券市场共有498家公司存在大股东占款问题,累计金额近509亿元,违规担保416亿元,关联方实际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达925亿元。上市企业有近1/10的资金因此大量"流失",大股东占款成了我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出血口"。一直以来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问题都被关注,但直到2006年才掀  相似文献   

4.
潘清 《金融博览》2006,(3):17-17
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可许多被大股东巨额占款的上市公司就是解不开这道题——追讨属于自己的资金为何成了一个“完不成的任务”?去年年末,针对这一股市顽疾的“清欠运动”悄然启动。新春刚过,这次运动正演变成中国证券市场上一场愈来愈猛烈的“风暴”。上证所重拳出击促“清  相似文献   

5.
刘静 《现代会计》2010,(1):42-46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 2002年沪、深两市大约有60%的上市公司资金被大股尔占用,占用资金曾高达千亿元以上。为有效整治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2005年10月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同时加大了刑事打击力度,至2007年底没有解决的占用资金不到100亿左右。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大股东占款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股东占款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1998—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上年盈利能力水平不同,大股东的占款行为不同。当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的总资产利润率(CROA)小于-3.14%时,大股东占款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正相关,表现出大股东的资金掏空行为;当上市公司的CROA介于-3.14%~42.76%区间内时,大股东占款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负相关,表现出大股东的资金支持行为;当上市公司的CROA高于42.76%时,大股东占款随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增加,表现出大股东的资金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介绍沪深两大交易所2006年6月1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通告》,首次公开曝光截至5月31日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及清欠承诺情况。可见,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不仅过去是(国务院及各部委先后于2003年8月、2004年年初、2004年7月、2005年年底发文要求大股东清偿所欠上市公司资金),现在仍是上市公司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大股东资金占用已  相似文献   

8.
以2002年至2007年深沪两市5950个研究样本,探讨负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总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资产负债率与大股东占款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还发现,长期资产负债率与大股东占款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在我国现实国情下上市公司流动负债起到了抑制大股东占款的作用,而长期负债助长了大股东占款,长期负债成为大股东占款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股份定向回购,即以股抵债,是指上市公司以对大股东的应收款回购大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权,或公开拍卖,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或予以注销.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有近半数的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或关联方拖欠债务的问题,资金被占用总额达近1000亿元.2003年9月,中国证监会与国资委联合下发<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大股东及关联方对上市公司资金的占用,自2003年起每个会计年度至少要下降30%.面对监管部门大力整治清欠问题的压力,除极少数大股东能以现金全部或部分偿还占用的资金外,许多大股东以其资产抵偿对上市公司的负债.但以资抵债存在资产滥竽充数及资产作价显失公允等突出问题.另外,在2003年的年报中,出现了许多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大额坏账准备来冲销对大股东的应收款项的做法.针对以资抵债连连发生以次充好给上市经营带来新的包袱以及一大批上市公司纷纷以一提了之的自我牺牲方式,协助大股东轻松逃债等情况,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的股权开始受到关注,有关"以股抵债"的偿债创新呼声渐高.  相似文献   

10.
治本的问题要问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什么要挪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是为了他们自己个人消费吗?今年股权分置的改革基本完成之后,中国股市仍然存在其它的制度性问题,这个主要的制度漏洞就是非整体上市。大家知道,今年监管部门在股改之外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清欠,即清理上市公司大股东挪用和拖欠上市公司的资金。这项工作当然非常必要,但是我们不能不说,它还只是在治标而不是治本。治本的问题要问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什么要挪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是为了他们自己个人消费吗?显然不是。因为既然身为上市公司大股东,个人消费的需要一般肯定已经不用也不必再去…  相似文献   

11.
滕桥宝 《财会学习》2015,(12):161-162
在中国资本市场中,许许多多的上市公司存在着大股东占用资金的问题.从相关统计来看,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都为亏损状态,则超过70%的大股东都有着侵占资金的情况;而对于已经退市的上市公司而言,控股股东侵占资金的行为是其经营失败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大股东占款对上市企业乃至中国资本市场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阿继电器为一家上市公司,其最大股东阿继集团的资金占用行为,对阿继电器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财务报表具有很大影响,成为了阿继电器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2006,(23):8-8
11月9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忌局、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确保2006年年底前完成清欠任务。  相似文献   

13.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状分析 在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时有耳闻;由于历史环境、背景等因素,我国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也不例外。从历史数据中我们可以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7-2012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其关联上市公司之间签订的《金融服务协议》,本文构建大股东过度占款作为大股东代理问题严重的指标,考察大股东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代理问题越严重,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差,上述关系在国有上市公司、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监督大股东,缓解代理问题带来的效率损失,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日,深交所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当前深沪股市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高管“做多”上市公司的现象较为普遍,并建议大家“理性对待”。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做多”的主要表现有:整体上市、增资扩股、资金清欠、并购重组、做高业绩、高送转股本等。并一针见血指出,大股东“做多”可能隐含增加股份、做高股价、未来高价套现的动机。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深市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对大股东占用资金的监管越来越严格,限制越来越多,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采取了更加迂回和隐蔽的方式持续占用上市公司大笔资金。  相似文献   

17.
大股东资金占用和公司绩效:来自其他应收款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体考察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济后果和制度成因时,首先发现其他应收款比重不仅对公司经营绩效(EPS和ROE)具有显著且较强的负面影响,还对公司盈利能力(盈利概率)具有显著且较强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通过其他应收款账户对上市公司的占款行为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并会损害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以及公司长远发展的后劲。另外还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对其他应收款比重具有显著较强的非线性影响:当第一大股东的控股地位较弱时,第一大股东具有较强的激励效应去改善公司绩效,并减少对上市公司资金的无效占用;当第一大股东的控股地位较强时,第一大股东具有较强的动机和能力去攫取私人利益,并增加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  相似文献   

18.
林义相 :有比没有好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认为 ,“以股抵债”对已形成的债务是一种解决方案 ,但不排除大股东借此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把股份套现的可能性。不过 ,“以股抵债”是一种补救措施 ,有比没有好。他提出五点看法和建议 :1 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的资  相似文献   

19.
2004年9月23日,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广传媒”,证券代码000917)正式实施“以股抵债”方案。电广传媒的控股股东——湖南广播电视产业中心以其所持有电广传媒75421022股抵偿其所欠电广传媒的债务及利息合计539260310.8元。这是我国上市公司第一次采用“以股抵债”方式解决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由于方式的独特性以及证券市场的敏感性,电广传媒的“以股抵债”个案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轰轰烈烈的清欠风暴,多少让人感觉有点雾里看花,一向将上市公司当成“提款机”的大股东为何一反常态,到底是慑于管理层的高压,还是受诚信守法道德观念的感化,抑或是利益的使然?如火如荼的大非减持,也让看客着实猜不透大股东的心思,难道大股东真的是在履行股改承诺?背后是否还有什么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