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吐谷浑是魏晋至隋唐时期活跃在今我国青海及甘肃、四川部分地区的民族,曾在4世纪至7世纪30年代建国,国名亦称吐谷浑,立国约三百五十年。作为一个由辽东远徙而来的民族,吐谷浑能在有众多羌人部落聚居的甘青地区建国且又延续近四个世纪,不能不为人所称奇。  相似文献   

2.
公元444年,吐谷浑第十一世可汗慕利延,以白兰(今都兰县)为前出基地,组织了一次成功的远征,一举收得了今新疆南部的于阗国,为中华版图的最终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将有关的事件和人物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如何看待吐谷浑历史贡献,是近代至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颇有影响的问题,正确评价吐谷浑历史贡献,须建立在基本了解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即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各民族团结,友好往来;认同汉文化为主的多元共生。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悠久的历史,灿烂辉煌的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吐谷浑民族立马中原,驰骋青海高原,吸纳了汉文化丰厚的营养,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青藏高原创建了一个卓尔不群的文明古国。其历史贡献彪炳千古,光辉灿烂,正如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说:“在青海建立起的吐谷浑国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光辉标志。”  相似文献   

4.
吐谷浑在青藏高原建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所以史学界泰斗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说,建立"吐谷浑国,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光辉标志".而创造了这个光辉标志的吐谷浑古国的王城,就在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在社区参与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基础上,以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为案例,结合社区现状,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社区参与实现途径、实践困境与必要性,研究政府、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及外来投资商等相关利益主体间相互关系,构建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强调以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社区利益,对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吐谷浑自公元329年叶延于立国,至663年(唐龙朔三年)灭国,共344年。中外学术界将其研究重点多放在灭国之前,但灭国后的吐谷浑有其独特的历史蕴含,值得加以研讨。故不避浅陋,呈一得之见,以期引玉。 一、灭国后的吐谷浑与吐蕃的关系 663年,吐蕃发兵击吐谷浑,大破之。吐谷浑可汗诺局钵与妻唐弘  相似文献   

7.
海西州都兰古墓群的发掘成果问世,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墓群的外延不断扩大,现已覆盖了全柴达木地区,古墓总数已愈两千;出土文物也愈加丰富多彩,其文化蕴含也愈加深厚.凸现了青海古文化的灿烂、博大和独特.但令人遗憾的是古墓发掘已有了廿多个年头,古墓群的文化归属至今还悬而未决.是吐蕃墓还是吐谷浑墓?事关科学研究的宗旨,古墓群史学价值取向及偌大一份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因此,不避浅陋,再三陈叙一得已见,以求各方同仁赐教.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亚洲东南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是促进亚洲和世界趋向经济一体化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青海作为古丝绸之路南部的一个重要渠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影响青海的每一根发展神经.面对这样的挑战,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青海,依据地理优势、丰富的资源、多样性的文化、独特的生态环境,主动迅速融入.在"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下,青海发挥自身的优势,随着与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形成青海开放新格局.本文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分析青海这样一个内陆欠发达地区借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所带来的发展契机,积极发挥主要战略优势及发展现状,构建更加完善的经济建设体制,深入实施促进青海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这里是七色彩虹的家乡,是大美青海的缩影,是吐谷浑王国大营扎寨的地方,是登上青藏高原的第一个台阶,"天路"从这里启程!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互助县是中国土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我国土族居住最集中,土族人口最多,土族民俗文化最淳朴、最厚重的地区,将其县府所在地威远镇建设成为中国土族文化古镇和5A级特色土族文化旅游景区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这既符合中央提出的"一带一  相似文献   

10.
自陆路进入朝鲜半岛的移民大多来自今辽宁省和吉林省的南部以及河北省的北部,他们主要是迁往大同江流域。自海路进入朝鲜半岛的移民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今山东半岛以及淮河流域,一部分进入大同江流域,一部分则溯汉江而上,进入朝鲜半岛南部。自海路迁往朝鲜半岛南部的移民可能也有相当  相似文献   

11.
在都兰热水乡吐谷浑古墓群中,先后出土彩绘棺板画多幅.这些画的内容极为丰富,有很强的记实性,形象而又生动地再现了墓主人的社会地位,生前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从而也就蕴含了吐谷浑民族的社会形态、宗教信仰、刑罚方式、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所透出的大量史学信息,为我们研究古代西北地区的民族史,社会经济、民族习俗、绘画艺术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2.
白兰与三世纪初雄踞青藏高原的吐谷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说明了这个古地名深厚的史学底蕴,据《通鉴》明确指出:吐谷浑"西徙阴山而居,属永嘉之乱,因度陇而西,据洮水之西,极于白兰,地方数千里"。吐谷浑人的势力进入白兰以后,白兰便是吐谷浑国虎踞龙盘的可靠根据地天造地段,坚如磐石的大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市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是土族居住最集中、土族人口最多的地方。这里,是七色彩虹的家乡,是大美青海的缩影,是吐谷浑王国大营扎寨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有独特的口传艺术——土族花儿,有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让我们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感受互助土乡的中秋节。  相似文献   

14.
吐谷浑国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国时间最长的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她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她抓住了有利时机等等。但从文化方面考察,吐谷浑之所以有活力,之所以发展迅速,之所以强大盛世,在于她文化方面的优势,即吐谷浑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吐谷浑文化的包容性给本国带来了极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青海抗战顺时而动,石破天惊,硕大无朋,举国瞩目。本文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略对青海的巨大影响;青海人民掀起轰轰烈烈抗日救亡运动;青海各族人民生活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慷慨解囊,从人力、物力、才力支援全国抗战;青海籍将士纵马中原,在抗日战争国难当头中,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等四个方面,来表达青海抗战的全过程,作为对全民族抗战光辉的一页,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昭示来今,天人共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就吐谷浑古国地名地望的考释工作,进行了十分热烈而有益的探讨。但各家观点相去甚远,莫衷一是,本文试就伏罗川吐谷浑古国遗址所在谈点门外之见,供史家研究时的参考。不同观点简述《宋书·吐谷浑传》载:“树洛干子拾寅,始邑伏罗川。”目前对伏罗川地望大致有三说: 一,芈一之、聪喆等同志认为伏  相似文献   

17.
<正> 黄河发源于青海南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境内为上游。这一段长达三千多公里,流域面积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黄河上游地区包括青海南部、东部,甘肃西南部、中部,宁夏中部、北部和内蒙古西部、中西部等地区,幅员辽阔、人口稀少,经挤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为落后,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黄河上游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这里有几亿亩辽阔的草原,大部分地方是传统的  相似文献   

18.
谢卯  和龙 《中国西部》2013,(35):126-131
在我国历史上有三大古通道,即唐蕃古道、古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古道上有过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壮美传说。其中,唐蕃古道在西藏又被称为“迎佛路”,它起自长安(即今陕西西安),途经甘肃、青海,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至逻些(即今西藏拉萨),全长3干余公里。是唐代以来中原地区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也是这条大道。  相似文献   

19.
《东北之窗》2012,(21):105-105
11月8日,青海首条高海拔超长公路隧道——青海西久公路拉脊山隧道全面贯通。拉脊山隧道属于高海拔地区的双洞隧道,平均海拔超过3200米,隧道全长超过11公里,总投资8亿多元。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空气稀薄,环境恶劣,地质十分复杂,施工难度很大。隧道工程建成后,对促进西宁与青海南部牧区的经济联系,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谐联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8月,中西部地区江西、山西、安徽、河南、湖南、广西、四川、青海的工业增述都在20%以上,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总体上快于沿海地区;而在沿海地区中,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快于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的山东、河北、天津的工业与投资增速也大都高于南部沿海的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