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归因:城市化和人口红利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增速创造了被外媒称为"中国奇迹(China miracle)",使中国跻身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究"中国奇迹"之因,有观点认为是1978年党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21):F0002-F0002
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不会出现增速快速回落 随着二季度经济数据的出台,市场对中国经济下行日益担忧。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速下滑会引发收入下降、失业增加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还有专家认为,政府采取严厉紧缩政策让通货膨胀回归到正常水平后会出现大规模通货紧缩,使中国经济出现由过热到过冷的急转。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中国经济正经历深度调整之际,出席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新发展阶段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与政策选择"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慢经济增速势在必行。同时,还针对经济周期的成因、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经济月刊》2012,(1):121-12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12月1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观点,认为城市化不会自然导致经济增长。他认为从纵向上观察,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序列相关性;从横向上观察,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分化。总体上,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6):F0002-F0002
对于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有许多观点。有人很乐观,认为美欧危机已经过去,不会有“双底式衰退”,中国能够继续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有人则认为中国经济今后将进入“中速增长期”,即增长率会从前3O年平均的10%左右下降到8%左右。笔者认为,从2O11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会连续三年下行,经济增速将降至7%甚至更低,但中国经济会在2O13年以后开始强劲反弹,并且在其后还会以9%的速度继续高速增长15年。至少从“十二五”这5年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轨迹既不是9%以上的高速曲线,也不是8%左右的中速曲线,而应该是一条“V”型曲线。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已有的理论和跨国数据,分析了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转变的相关关系,观察其中中国的特殊之处。本文也结合中国数据预测城市化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轨迹。根据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可以发现,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服从一个统计上显著的S型曲线规律,而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城市化的推进,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和第三产业发展。相比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在当前城市化水平下的投资率和第二产业比重偏高,而消费率明显偏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人均收入和人均资本之间存在一个稳定的协整关系。城市化每推进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人均实际收入增长2.25个百分点。根据它们的动态关系,可以预计我国在2012年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  相似文献   

7.
赵萍 《时代经贸》2012,(7):14-21
一、2012年消费市场的外部形势 2012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我国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也将使消费增长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但是物价水平回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不断出台的扩大消费政策,将会往一定程度上减弱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赵萍 《时代经贸》2012,(4):14-21
一、2012年消费市场的外部形势2012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我国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也将使消费增长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但是物价水平回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不断出台的扩大消费政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文  赵方 《当代经济研究》2013,(3):23-29,93
库兹涅茨假说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经济增长相伴随;当经济发展到人均收入4000~11000美元的阶段时,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相伴随。我国2011年的人均收入为4382美元,标志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是,自1982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高企,收入分配呈现出明显的不平等趋势,使我国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因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必须缩小贫富差距,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民经济是否出现了重要转折?这是当前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在经济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国民经济已经出现了重要转折。理由有三:第一个理由,2000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8.2%,1994年以来经济增长率增幅逐年下降的情况已经被遏制住了,经济开始回升。第二个理由,2000年上半年的投资与消费的增长都在10%以上,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这就证明了,投资、消费双启动的措施是见效的。第三个理由,出口增长比较快,上半年出口增长到38%,这表明亚洲金融  相似文献   

11.
据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各方面的经济数据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都显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增长势头出现了放缓和下行现象,本文将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原因及应对这一现象的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口及经济增长将在2012年探底回升,CPI涨幅将回落到3%左右。2013年以后经济增速及物价涨幅走势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美欧日进口适度增长的情况下,2013年一季度以后我国经济增速将可能较快增长,CPI涨幅也将回升到4%以上。人民币持续升值会有效降低CPI和PPI涨幅,但也会导致投资、消费和出口及经济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是防止经济增速深度下滑。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率在50%-70%的区间是城市化的减速时期,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5.61%,未来中国城市化将向减速转变,这种转变对中国城市化趋势、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简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史,运用多种方法预测了未来30年中国城市化率变化,结果表明,2016-2050年中国城市化增速趋缓,按三种预测方法平均计算,年均提高0.793个百分点,2020、2030、2040和2050年城市化率分别为60.34%、68.38%、75.37%和81.63%.城市化增速趋缓将导致我国城市化发展累积的金融风险、房地产风险等显露,也使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重点应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资源约束日渐明显,最突出的是石油资源的约束。尽管我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之一,但石油消耗增长过快,产量远远赶不上用量。自1993年我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10年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6.66%;而同期我国石油的产量年均增速仅为1.75%。现在我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原油数千万吨以上,今后依赖程度还会继续加大。石油作为一种为国际大资本操纵的具有高度投机性、垄断性的特殊商品,其价格若出现剧烈波动,将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明显回调,GDP增速自2002年以来首次降到9%以下,一季度经济增速降到8.1%,二季度经济增速更是降到7.6%。这样的经济回调是三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三重因素包括:2003~2007年连续五年GDP增速高达两位数,大量透支资源、环境和过分压低劳动报酬,要求经济再平衡;对国际金融危机反应有点过度;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后,经济增速有逐步放缓的要求。可见,中国经济的回调有其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宗禾 《资本市场》2003,(2):17-18
<正> 2002年,中国工业再次给国人带来了惊喜。全年呈现了增长速度快、运行质量高的良好势头,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为国民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工业继续肩负起共和国经济大厦“顶梁柱”的重任,推动着中华民族快步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明天。国企利润首次超过2500亿元 2002年的中国工业的突出特点,就是自主内在增长的动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2002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266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008亿元,增长11.5%。特别是下半年,增长速度逐月攀升,10、11两月分别达到14.2%和14.5%。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可以达到12%以上,工业增加值将突破3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全部工业增速  相似文献   

17.
《商周刊》2015,(1)
经济“新常态”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基于这个大背景,我们对2015年的宏观经济预测的前提假设是,经济增长动力来自经济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 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回落至9% 投资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短期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速,从构成来看,固定投资主要由三大块构成: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近几年,房地产投资影响经济最甚.2009年至2013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基本保持在16%以上,一般都超过20%.但从2014年开始,受人口红利拐点和房地产调控继续收紧的影响,房地产投资迅速下滑,直接拉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拖累经济.  相似文献   

18.
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出现较大反复的可能。出口快速增长将拉动我国经济恢复较决增长状态,但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扩张力度的大幅度紧缩,将对我国投资和消费产生明显的紧缩效应。需求波动引致GDP增速大幅度波动,2010年各季度GDP累计增速呈“U”型,2011年各季度GDP累计增速呈倒“U”型。未来两年我国CPI和PPI季度累计涨幅均将呈“U”型发展,物价涨幅超过5%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将出现在2011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 0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唱衰中国之声此起彼伏。这其中既有中国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的因素,也有国际经济周期的外因所致。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被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拖慢,投资则因上一轮反周期刺激的项目基本完成而放慢了脚步,只有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化模式、演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2.57%,跨过了城市化率50%这一重要临界点。根据国际城市化经验,在这个临界点之后,城市化进程将从量变转向质变,主要标志是经济增长动力因素发生了根本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城市化初期的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转变为城市化中后期的以"空间资源配置"推动增长的阶段,空间集聚推动着技术进步、知识溢出和经济结构快速调整。本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城市化理论研究。第二部分,对1990—2011年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了解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第三部分,提出城市化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