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地企业在FDI的溢出效应下会选择不同的技术溢出渠道,对经济增长绩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浙江省1998-2007年装备制造业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FDI产生了显著的行业内和行业间技术溢出,且通过FDI行业间后向联系效应是较行业内水平溢出效应更为重要的国际技术转移途径,后向联系效应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绩效,而水平效应则对经济增长绩效产生负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CH模型和LP算法,研究了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和国内研发强度对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从可观测因素的角度发现,新变量的加入使得模型更贴近于我国现实国情。通过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索洛余值法模型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在扩展的CH模型的基础上将我国资本存量解释变量估计了物化型渠道R&D溢出(进口与FDI渠道)在人力资本异质性的环境下对东道国生产率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的FDI流入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FDI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来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已成为引进外资的根本任务。本文在阐述FDI技术溢出途径的基础上,从投资国和东道国的立场上分析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制定引资政策和技术引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FDI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经验模型,与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注重细节分析不同,笔者认为综合考察由行业间溢出效应、行业内溢出效应以及人员流动而产生的效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总体溢出效应对于判断引进外资是有益还是有害更具有实践意义。利用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行业1998~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对经验模型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FDI对江西省存在明显的总体技术溢出正效应,劳动力是产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资本要素对产出的效应不明显。最后就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丽  徐永辉 《海南金融》2012,(5):17-21,65
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各行业1995-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入世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的制造业确实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受行业属性的影响,并且技术溢出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6.
肖文  徐静 《上海金融》2012,(3):15-17,116
近年来,我国外债余额逐年快速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产生多方面的重要影响。本文借鉴理论界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将外债的技术溢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检验外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经验研究表明,外债、人力资本、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数量与技术进步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外债的直接技术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都很明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已有文献大都是从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方面研究FDI环境效应。本文以FDI知识溢出理论为基础,利用我国1992~2011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选取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在经典EKC模型中嵌入国际研发知识指标来实证分析FDI知识溢出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人均GDP呈倒U型,即环境状况随着经济增长先恶化后改善;FDI知识溢出对我国环境污染有负效应,跨国公司带来的国际研发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我国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利用FDI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用FDI的主要目标是要着力发挥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然而,由于我国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较差、外资企业不愿技术扩散,以及我国不利的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获取FDI技术的效果一直不明显。因此,必须从政府和国内企业两个层面着手,通过制定有利于技术获取的引资政策、营造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国内企业对技术的学习和吸收能力等措施,以促进技术获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在华FDI技术溢出的研究结论不一。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入世以后中国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研究FDI在中国地区层面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研究FDI技术溢出的结论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对更大程度上发挥FDI技术溢出的积极效应,促进中国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FDI的进入会对一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总结了国内企业在吸纳FDI技术溢出效应方面的成功经验,由此揭示了FDI技术溢出效应是怎样从外资企业流向东道国企业的.根据案例研究的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吸纳FDI技术溢出效应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1.
FDI的进入会对一图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总结了国内企业在吸纳FDI技术溢出效应方面的成功经验,由此揭示了FDI技术溢出效应是怎样从外资企业流向东道国企业的。根据案例研究的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吸纳FDI技术溢出效应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9—2009年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FDI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FDI通过横向和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在统计上显著为正。进一步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发现FDI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也显著为正,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则不显著;前向关联效应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更为明显;后向关联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国外有关金融市场影响FDI溢出效应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综述,提出要使金融市场对FDI的技术溢出产生正效应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就必须继续加大金融改革的步伐,在促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同时,大力促进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环境、成立科技开发银行、大力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4.
金融市场、FDI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外有关金融市场影响FDI溢出效应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综述,提出要使金融市场对FDI的技术溢出产生正效应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就必须继续加大金融改革的步伐,在促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同时.大力促进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环境、成立科技开发银行、大力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5.
研究FDI技术溢出效应是近年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主要从行业特征、市场结构等角度来考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而少部分学者从整体上讨论了政策效应对FDI技术溢出产生的影响。通过使用交叉变量来测度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制造业的FDI受外贸政策的影响现实,从而对外资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3-201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在检验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就业有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模型,检验不同吸收能力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衡量吸收能力的三个指标中,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两个变量均存在双重门槛作用,而金融发展水平则存在单一门槛,OFDI逆向技术溢出起到明显的非线性促进作用;最后结合省际区域间的发展实际提出利用OFDI促进其就业措施建议,以期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FDI技术溢出效应是近年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主要从行业特征、市场结构等角度来考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而少部分学者从整体上讨论了政策效应对FDI技术溢出产生的影响。通过使用交叉变量来测度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制造业的FDI受外贸政策的影响现实,从而对外资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通过构建双向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回归模型,检验了技术溢出效应对于山东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考察了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强度这两个吸收要素对该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 表明,OF-DI带来的国际研发资本溢出有助于山东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且效果显著,而通过FDI渠道传导的国际研发资本溢出对山东省的技术创新却产生了负面影响.双向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也受到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两者有助于促进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对于FDI却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各省份数据,通过实证检验的方式研究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存在显著地正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省际面板数据,在利用基准回归模型检验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门槛面板模型,检验不同经济开放度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衡量经济开放度的三个指标中,研发强度和技术差距均存在单一门槛作用,并且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起到明显地促进作用;而市场开放度则存在双重门槛,呈现出先促进再阻碍而后又促进的过程。最后,结合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利用OFDI促进技术创新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