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前,市场上正在以每天2-3家新平台上线的速度迅速扩张,行业门槛低和目前的监管空白使得P2P行业爆发式增长。从全国P2P网贷成交额上看,仅2015年2月就达到401.98亿元,接近2013年的半年成交额的水平。我国P2P网贷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自2007年开始,P2P网贷平台进入中国,P2P产品在短短几年时间快速增长。目前市场上正在以每天2-3家新平台上线的速度迅速扩张,行业门槛低和目前  相似文献   

2.
《金卡工程》2013,(11):28-29
近期P2P平台(互联网个人借贷平台)接连倒闭为这一新兴行业热火朝天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据P2P行业门户"网贷之家"统计,10月以来出现倒闭或资金链断裂的P2P平台已经达到39家,涉及大约10亿元资金。实际上,P2P平台的集中倒闭并非偶然。虚构债权、转移资金、  相似文献   

3.
正10月14日,阿里巴巴宣布推出百川无线开放计划,将账号(登录)、商品、订单(交易)、支付、数据、广告、地图等打包提供给App开发者,在App内直接实现对阿里平台上商品的交易。就在一天前,京东也宣布推出基于移动端的微店铺——拍拍微店,提供QQ、微信等多个入口,结合腾讯的社交关系链推动移动社交电商的发展。易观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端网购的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达到1 680.9亿元,与2013年第二季度相比同比增长256%,整体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余额宝、百度百发、微信理财等先后面世,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增长。其中,最为抢眼的是P2P网贷平台,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截至2015年10月底,P2P网贷平台数量一度达到3598家,2015年的1月至10月间的交易额则高达7154.32亿元。特别是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5.
P2P借贷平台于2005年起源于欧美市场,并于2006年进入中国。最初这个平台只是小投资者之间的游戏,P2P平台能够有效弥补目前金融市场的空缺,帮助中小企业获取资金。但是经过十年的发展,P2P借贷平台俨然站在了十字路口:在国外,这个平台已经被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所主宰,将P2P平台变为一个批发借贷的平台;而在国内,P2P平台的发展则更为尴尬,由于中国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广泛存在以及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虽然P2P发展迅速,但是倒闭潮更是一波接一波。本文将从目前国内P2P发展的现状和P2P倒闭潮的原因以及基于一些成功的P2P平台的分析于未来P2P借贷平台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这三个方面来解析处于十字路口的P2P行业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家P2P平台数据,基于网贷之家和网贷天眼出具的评级报告,运用System-GMM方法研究第三方评级对P2P平台成交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三方评级对P2P平台成交规模有市场约束作用,但只在政府监管下才有效力;网贷监管政策出台有助于评级结果更好地推动P2P平台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姚东 《中国金融家》2015,(4):116-117
P2P,即点对点的网络信贷,正在成为一个急速发展的新金融模式。据网贷之家统计,截止到2015年2月,全国共计有P2P网贷平台1 646家,2014年全年贷款成交量达2 500多亿元,仅2014年新上线的平台就超过900家。市场预测2015年行业规模将破5000亿元。P2P平台数量、交易额齐飞,看上去“可喜可贺”,但是“齐飞”背后客户资金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让人高兴不起来。2012年至今,问题平台数量超过370家,  相似文献   

8.
肖明超 《金融博览》2012,(23):61-61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13亿,其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24亿,网游网民渗透率为63.2%。网络游戏无疑是网民互联网应用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同时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玩App游戏的用户更是急剧增长。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游戏本身具备营销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一、互联网金融P2P现状(一)定义P2P(Peer to Peer)即"个人对个人"。P2P网贷,是指个人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借贷,贷款方在P2P网站上发布贷款需求,投资人则通过网站将资金借给贷款方。P2P网贷最大的优越性,是使传统银行难以覆盖到的借款人在虚拟世界里能充分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二)现状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P2P网站大概有2 000多家,规模达到了500亿元左右,大大超过了全球同类网站的规模。不过,随着P2P的发展,P2P网贷风险也呈大面积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13亿,其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24亿,网游网民渗透率为63.2%。网络游戏无疑是网民互联网应用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同时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玩App游戏的用户更是急剧增长。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游戏本身具备营销价值,而游戏化营销则可以成  相似文献   

11.
出事平台中融民信总待偿金额达5.50亿元。据网贷之家预计,善林金融员工数量可能超过1万人,财富管理规模可能为100亿元以上。资管新规发布之后,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让所有投资产品的风险问题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买哪个产品都会有风险,那么,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只从产品收益率角度去选择产品,比如,当前的P2P收益率在9%-12%之间。  相似文献   

12.
孙柏  张锐 《金融博览》2014,(12):36-40
网贷之家日前发出的《2013中国网络借贷行业蓝皮书》显示,2013年国内P2P网贷平台的贷款存量约为268亿元,是2012年的4.8倍。  相似文献   

13.
张浩 《齐鲁珠坛》2013,(6):58-60
一、引言 汽车租赁业作为“朝阳产业”,以其无须办理保险、无须年检维修、车型可随意更换等优势,正慢慢受到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青睐。2005年,中国汽车租赁市场规模达到50亿元,2009年则达到130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的整体租车规模将达到30万辆,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350亿元。  相似文献   

14.
手机支付也称为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手机支付因其随行、便捷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统计,2011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80亿元,预计到2013年将突破2000亿元;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500%。  相似文献   

15.
《金卡工程》2011,(12):26-27
据了解,由文化部牵头制定的“手机动漫标准体系”初稿已经完成,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计明年初发布。标准的统一将有利于动漫作品生产及渠道传播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打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动漫市场。业内人士估计,未来三年的手机动漫总收入规模将达到23.1亿元。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移动互联网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移动金融已成为中国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银行移动支付交易额近1.5万亿元,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用户数量快速增长。预计到2014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3850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3.87亿。当前,各家商业银行正在加速布局移动金融市场,在综合金融服务、移动生活服务、远程支付、近场支付等方面积  相似文献   

17.
以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我国18家P2P网络借贷平台为研究样本,考察了P2P网络借贷平台资金杠杆对其成交量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面板门槛模型回归发现,第一,P2P网络借贷平台兼具风险属性以及人气属性。对于成交量大、信誉高、安全性强的“大平台”,高资金杠杆率所展现的,是其具有较高的人气属性;对于规模较低的“小平台”,高资金杠杆率展现的则是其高风险属性。第二,“暴雷潮”期间,“小平台”的资金杠杆率与成交量呈负相关关系,即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低杠杆”的“小平台”。第三,在市场环境不同的阶段,投资者对低杠杆平台的偏好程度不同。本研究为之后对于P2P风险以及P2P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P2P行业制定相关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金卡工程》2011,(12):31-31
根据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的数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安防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按照全行业20%的年复合增长率估算,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占安防电子系统的份额超过50%,成为其规模最大且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  相似文献   

19.
《金融电子化》2010,(2):61-62
移动支付产业属于新兴产业,2009年上半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总量突破1920万户,实现交易6268.5万笔,支付金额共170.4亿元。据Informa报告显示,预计到2013年,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6004L美元。  相似文献   

20.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对投资人的放贷决策有明显的干扰作用,能否有效识别来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成为P2P网络借贷平台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以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2016年2月和3月发布的借款标的数据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对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能够识别来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信用等级越高,风险越低,利率越高,风险越低;男性的信用风险要高于女性,而借款人是否婚配对于识别其信用风险有很大帮助;手机认证和户口认证在识别信用风险方面有同样的功效,央行征信认证报告有助于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