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人本管理思想的起源 近代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始于16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家庭手工业逐步向工场手工业过渡。特别是在蒸汽机发明之后,工场手工业又进一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19世纪中后期,这种过渡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带来了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机器的发展和利用,使得大批量地生产商品成为可能,并且由此建立了现代工业组织。  相似文献   

2.
从市场看农村手工业与近代民族工业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发展与近代工业之间存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主要以华北地区抗战之前的情况为依据,试从市场角度来说明近代农村手工业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促进作用。由于传统社会中农村家庭手工业带有很大的自给性,由于农村手工业中最重要的纺织业主要市场在农村,人们常常认为农村手工业阻碍了近代工业开辟农村市场,对抗了机器工业的发展。这种观点,对传统的、以自给为主的农村手工业来说,也并不完全正确,对近代中  相似文献   

3.
论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的互补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重点探讨了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两个层次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对其竞争的一面,学术界探讨较多,而对其互补则分析不足。本文认为,在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斥和打击下,近代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存在着四种形式的互补关系,即:结构性互补、关联性互补、水平性互补、劳动技术性互补。两者间的互补是近代手工业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物流业是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但目前仍以传统物流业为主,需要通过内外力量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未来五年是广州物流业高速发展期,穗港现代物流业合作既有必要,又有市场前景,既专助于巩固香港作又有助于实现把广州建成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中心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长时期以来,人们认为在中国近代,随着机器工业的传入和发展,传统手工业日渐衰微,近年来的研究却表明,在近代时期,机器工业和传统手工业长期并存,而且都一直在发展。本文在此结论之上,进一步就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和同一行业内部近代机器工业与传统手工业生产共生并存的状态,展开了论述,并简要分析了这种局面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湖南的职业教育起于1902年,湖南绅士汤聘珍等人开办了湖南农务工艺学堂.但是近代湖南的职业教育是从西方引进的,这种近代教育体制是为了工业化社会和机器生产服务的,而由于抗战之前,湖南的工业极其不发达且发展畸形,依然处在小农经济阶段,以个体农业生产和家庭手工业为主,所以抗战之前湖南的职业教育虽然有工业科目,但是还是以农业、手工业、家政为主.抗战时期,由于大量沿海工厂内迁,战时政策的需求,湖南职业教育反而在战争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上海机器织布局的筹建着手,主要论述在彭汝琮主持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期间,由于资金困难,织布局于1879年向盛宣怀抵押贷款,试图以此推动筹建工作的进展。但是由于贷款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这次借款不仅未能达到推进织布局建设的目的,反而加速了彭汝琮筹办活动的破产。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在彭汝琮主持织布局筹建过程中所遇见的资金困难究竟是源自于资金本身的不足,抑或源自早期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早期洋务企业经理人员本身素质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中小企业经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期的一百年内,资本积累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小企业受机器大工业排斥、威胁的历史。尽管如此,中小企业还是摆脱了家庭手工业式的传统落后状态,获得了更新和发展。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大企业肆意吞并、淘汰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最终  相似文献   

9.
现代产业向乡镇企业的扩散李欣广中国工业化过程开始之前,乡镇是农业、手工业这些传统生产部门的一统天下。当工业化在县城一级开始之后,以机器大生产为特征的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仅仅存在于县办企业──地方国营企业之中,它是国家直接投资的结果。这使中国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需求是刺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没有需求长久持续的扩大 ,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我国目前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来看 ,扩大需求的关键是扩大内需 ,而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制约我国当前居民消费需求扩张的原因 ,既有收入分配不公方面的问题 ,也有非收入分配因素的影响。鉴此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幸平 《理论观察》2007,1(4):60-62
孔子的"仁者,人也"思想,为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本价值旨向。由血缘所形成的家庭是个人走向社会的过渡环节,家庭既有社会性的因素又有个人的形成内容,因此便具有外部社会和内在个体的双重特点。而基于家庭与社会所具有的"同构性"使得由个人所形成的内在道德品质不但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更为复杂和扩大的社会视域中具有同样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所具有的"异质性",使得在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中,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即"修己"与"安人";"内圣"与"外王"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王长义 《魅力中国》2011,(7):170-170
中国已步人老龄化社会,能不能做到“老有所养”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养老问题成为国家面临的大事,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养老方式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这种传统已无法适应现实需要。本文建议在我国农村养老可采取多层次的养老模式,充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社区的力量,利用合力共同解决我国农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静慧 《乡镇经济》2011,2(3):36-39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14.
传统农民主体性发展到现代主体性经历了近代起点以前的阶段、以传统为主但却有了发展可能的阶段、以传统为主而转向现实性阶段、现代主体性为主但仍受传统影响阶段以及现代主体性完全确立五个阶段。至此,开拓、创新和以未来为导向的全新农民开始诞生,依附、内倾和怀旧的传统农民终结。  相似文献   

15.
义和祥账簿记录了晚清民国时期一家小型钟表商号的经营细节。本文通过对商业凭证、商业信函的解读与账目的计算,以及田野调查等方式,对义和祥的商业模式进行细致的分析。19世纪晚期,钟表、照相等洋货从沿海向内地不断渗透,在内地城市形成了不同规模的消费市场。沿海商人携技术而来,凭借传统家庭关系组建“家庭企业”,通过商业合作吸纳社会资金、建立购销渠道,并以赊账率较低的销售方式和具有复式特色的簿记体系为基础,保障商号的盈利与维持现金流。这种深度依赖商业合作的“低成本服务模式”,是小型商号参与洋货消费市场的基本模式。义和祥的经营实践表明,传统商业模式足以容纳机械时代洋货的流通。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发展始终伴随产业结构的升迁,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产业转型升级实质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化程度提高,产业逐步实现由低端到高端、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现阶段奉化经济发展正处在从量扩张为主向质与量并举转变,从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为主向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外需带动为主向内外需协调带动转变的提升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在漫长的历史中,洋货历来只能以贡品的形式存在。中国人承认洋货制作精美,但更愿意把洋货划入“奇技淫巧”的范畴。鸦片战争后,旧中国在西方炮口的逼迫下开口通商,洋货随之大规模地走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人越来越喜爱洋货,很少有人能从物质文明进步的角度反对洋货。在近代小说中,“洋货”不仅受到时髦人士的喜爱,而且成为普通大众生活中的必需品。洋货大批量地输入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的是1927年至1937年间的棉纺织手工业,这是中国传统手工业中分布最广泛,影响最大的门类,对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研究,前辈学者不乏其人,极有建树,但对此最深入,全面的研究,还当推严中平先生,严中平在60年前的著作《中国棉业之发展》(1955年修改为《中国棉纺织史稿》),曾对手工棉纺织业在20世纪30年代的存在状况深入考察,研究了16省536县(地区)的手工纺织资料,但自严先平研究 发表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尚未见到对手工棉纺织业的更为全面详尽的全国性研究。这里,我们希望在严中平的基础上,吸收诸位学者的成果,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手要棉纺织业的资料略加补充修正,并对手工棉纺织业的存在与分布,手纺纱与手织布的数量,手工织布业的产地,原料与市场等问题,试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机器采煤进入中国之前,所有手工业采煤都属于传统采煤业。 中国采煤业出现甚早,《史记·外戚世家》记载,窦广国"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夏馥入林虑山中,隐匿姓名,"为冶家佣,亲突烟炭"。顾炎武《日知录》认为两书所记炭,均为煤。  相似文献   

20.
赵洋 《中国报道》2015,(1):30-33
过去的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创造了极丰富的物质环境,但也让人牺牲了很多"之所以为人"的乐趣,流水线上的工人甚至成为机械化的劳动力。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一段早期历程。当时,工业生产完成了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期。那是一次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与科技的革命。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因此人们也把那段时期称作"机器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