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异质性的角度,分析美、日两国货币国际化成败的内在原因,并通过扣除本地需求法测算出2003~2016年人民币境外存量的走势,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研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潜在因素。基本结论是:(1)日元国际化失败是因为日元并未在国际市场中发挥完全意义上的国际货币职能,仅充当"载体货币"用于国际金融市场套利交易;(2)人民币境外存量已下跌至2009年金融危机后水平,经济"新常态"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严重受阻;(3)贸易规模的提升对人民币国际化仅存在短期促进作用,资本市场的过热将会对人民币国际地位产生负向作用,人民币币值的下降则会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长期的抑制效应。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应谨慎地稳步推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人民币的境外存量将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及货币运行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使用间接法对2005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4季度的境外人民币存量进行了估算,然后基于货币替代理论的框架,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人民币境外存量的宏观因素、微观因素和制度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境内外利率水平及政策性因素对人民币的境外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关注汇率预期对人民币国际化和货币运行的影响、完善人民币境外流通监测体系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扣除本地需求法,测算了2004~2012年人民币境外存量,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境外存量与人民币汇率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境外存量的增加(减少),会引起人民币的升值(贬值);同时,人民币的升(贬)值也会引起人民币境外存量的增加(下降)。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人民币境外存量变动对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欲加快实现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的投资货币功能,仅仅依靠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试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实现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可兑换,才能从根本上提供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货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莫淑 《北方经济》2015,(5):73-75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现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境内机构与境外机构进行跨境经贸时,以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并且允许境外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账户去方便国际结算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伙伴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度和信任度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方面,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美元结算货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另一方面,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跃居世界第一,促成人民币世界地位大大提升,贸易伙伴国在与我国的贸易往来中纷纷接收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但是,人民币境外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人民币跨境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本质差异又有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考察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首先是由该国的政治经济基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末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到2009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10年间,传递出人民币国际化的信息目标.国际贸易伙伴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度和信任度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美元结算货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跃居世界第一,促成人民币世界地位大大提升,贸易伙伴国在与我国的贸易往来中纷纷接收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但是,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国际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本质差异又有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8.
后危机时代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两方面展开:首先,采用间接测算法估测1997~2013年人民币境外存量,并以此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衡量标准;其次,运用协整方法分析我国GDP规模、国际收支项目和人民币实际汇率等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文章结论是:GDP规模扩大、经常项目顺差和人民币稳步升值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促进作用,而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除了稳步发展国民经济和逐步完善汇率改革以维持人民币币值坚挺外,有序调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9.
梅建予  陈华 《南方经济》2017,36(4):1-18
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之后货币大规模跨境流动而引起的担忧。文章研究发现,在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放大了境外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产出和价格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央银行应将境外汇率失衡纳入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反应系数取决于境外利率、产出和价格对境外货币需求的决定系数。理论分析还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价格的有效性,而是否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产出的有效性,则取决于经济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未对国内利率、产出和价格带来明显冲击,且无论是在M0层次,还是在M2层次,人民币国际化均未明显影响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扩大境外人民币的流通规模是我国今后的一项重要目标,我们可以从国际货币的历史演变中找到促进境外人民币流通规模的策略。该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际货币的历史演变,之后归纳出国际货币历史演变的几个规律,最后提出促进人民币境外流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许多国家已经普遍认可了人民币的境外流通价值。然而,这种境外流通状态并不代表人民币就已经实现了国际化,人民币想要成为世界货币还有很长一段道路要走。文章从阐述人民币国际化背景出发,深入分析了阻碍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对策及前景,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国际化开始提速了。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日前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虽然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十年、二十年变不了,但人民币应该积极参与国际货币间的竞争。随着境外人民币使用量越来越大,人民币使用粘性就会增长,国际份额就会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境外人民币存量的不断增加,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引导人民币投资境内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上海建设全国海外人民币投资中心,既是国家金融战略的需要,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推手。与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快速发展相呼应,上海在岸中心的建设也显得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14.
再论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快车道,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完全正确的,但目前推行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存在不少问题。在当前形势下,以人民币贸易结算为突破口的国际化难免导致新增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推行本币计价比推行本币结算更为重要。人民币国际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贸易和金融交易中尽可能多地使用人民币,而忘记资产与货币的币种结构问题。所谓人民币回流问题,从中国境外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调整的角度看,只是对中国人民币债务的境外持有者提供多高回报的问题。在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债不再安全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用人民币资产置换美元资产的意愿强烈。依靠满足这种意愿人民币国际化固然可以取得进展,但中国必须考虑清楚为此需要付出的代价。总之,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在明确目的、看清方向、细致规划的前提下,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期,在东亚共识和清迈协议的框架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汇率去美元化、单一货币主导或区域货币联盟的时机均不成熟。人民币应着眼于推进周边化,借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泛人民币"次区域货币合作,扩大境外有效流通区域,并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拓宽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为参与下一阶段的东亚货币整合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马骏 《上海国资》2012,(2):58-59
正高度国际化的货币必然要求有发达的离岸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是否应该发展离岸市场,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些人认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国际化,可以直接开放本国的资本项目管制和国内金融市场,未必需要发展离岸市场,尤其是境外的离岸市场。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实际上,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最终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发展境外离岸市场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国际经验表明。  相似文献   

17.
测算了在香港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潜在市场。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积极意义首先表现在其能够将境外流通的人民币纳入银行体系,便于监管当局掌握人民币境外流动规模的变动,形成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指标,当前还可以纾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于香港而言,还可以通过建立和强化香港的金融基础设施而为日后香港开展全面广泛的人民币离岸业务提供基础和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整体经济实力的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导致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而且,随着中国和周边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和经济往来的扩大和加深,中国加入WTO后的资本账户放松管制,人民币的境外流通规模将扩大.文章对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9.
美国以贸易平衡与就业问题为借口,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削弱中国经济以减缓或消除人民币对美元构成的威胁,维护美元霸权。因此,人民币应加速国际化。只有人民币国际化才能有效保障经济国际化过程中中国经济的核心利益;只有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才能形成三足鼎立的稳定结构——这十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治理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云倩 《亚太经济》2023,(1):31-40
东盟是中国在境外第二大人民币跨境收付地,在东盟率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层次不高、人民币收益性和流动性较弱、东盟国家对美元有较强的路径依赖、人民币与日元国际化竞争激烈等问题。RCEP的实施给在东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发挥人民币货币锚作用等重要机遇。在RCEP框架下,要充分运用RCEP规则,以提升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功能、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新空间、搭建人民币跨境支付新渠道为根本,通过建设中国-东盟数字货币合作区、中国-东盟人民币结算示范区、提升人民币在东盟国家货币锚作用、优化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市场环境等新路径,来提高人民币在东盟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