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浩 《新金融》2011,(11):13-17
审慎使用货币政策,以实现"外堵热钱,内防通胀,把好流动性的总闸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货币内生性的视角,对对冲型货币政策的由来和运行特点及正负效应进行理论疏导,准确界定了国内外流动性环境变化对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的制约和影响,并提出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增强商业银行绩效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不确定性下,政府如何选择最优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应对?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多种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下技术不确定性的宏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无论实行何种货币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比数量型货币政策更有效,更适合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可能引起的经济波动。第二,从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效应和持续时间上看,价格型货币政策和遵循支出规则的财政政策组合最优。第三,从社会福利损失角度来看,在应对经济不确定性方面,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和遵循支出规则的财政政策是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4.
吴秀波 《新金融》2011,(8):15-19
尽管紧缩的货币政策取得部分成果,但是造成通胀的货币因素并未明显削弱,如外汇占款增长迅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未触及存量货币供应量、新增贷款并未明显减少等,与2008年不同,外围经济环境不会出现急剧恶化情况,为我国治理通胀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从中长期看,要彻底治理通胀问题,必须汇率、利率、税率齐动,积极进行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5.
6.
李欢丽 《新金融》2013,(8):26-30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刺激经济复苏、降低失业水平和抑制通货紧缩,但美国经济的运行却说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效。研究显示,美国存在显著的流动性陷阱,严重影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由于流动性陷阱仍然存在,所以2 0 1 2年1 2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推出的时间上无期限、规模上无上限的加强版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必然难以扭转美国高失业和通货紧缩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外汇储备质的优化和量的管理这两个角度,对我国现行外汇储备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在现行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下,巨额的外汇储备成本较高、收益较低,也对货币政策产生了负面影响。应将外汇储备分为流动性外汇储备、投资性外汇储备和发展性外汇储备,其中流动性外汇储备由外汇平准基金与央行共同运作,投资性外汇储备以及发展性外汇储备分别由主权财富基金、财政部运作。  相似文献   

8.
9.
张晶晶 《新金融》2013,(12):33-37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0年以来美国以宽松为主的货币政策,剖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及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汇率、利率和流动性的传导渠道;分析了其对中国经济金融状况的影响,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压力加大、投机趋利性资金流入增加、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投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怀清  刘明 《金融研究》2009,(12):72-80
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国际和国内、政府和市场主体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及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金融监管不到位是每次金融危机不可缺少的要素,国际货币金融的架构及美国不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突出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开放经济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规范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IS -LM -BP模型公式化的基础上 ,推导出开放经济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 ;并对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 :IS -LM -BP模型的分析方法在我国目前是适用的 ;我国财政政策乘数大于货币政策乘数。利用其测算的结果较接近官方公布的数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影响和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在一个不稳定、金融一体化的世界中,各国政府对储备资产的审慎性需求将会增加。但是,随着新兴市场国家预防性储备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少数经济越来越不景气的净债务国的清偿力供应施加的压力不断增大,这令世界面临发生第三次全球储备体系危机的风险,即特里芬困境重演。避免这种结果有两种选择途径,要么在全球清偿力供给体系中引入某些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以扩大国际清偿力的供给,要么设法控制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以使其降低预防性货币需求,中国在两种解决方案中都应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陆磊 《金融研究》2000,(10):29-37
本文的目的在于以“AD AS 货币政策机制”模型 ,探讨不同货币政策机制在经济行为主体具备理性预期情况下的宏观经济后果 ,为货币政策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分析工具是一阶差分方程和McCallum模拟假定方法 (Conjecture)。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是调整外部失衡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两次重大的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回顾,发现在失衡持续时期,经济体内外部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国际货币政策不协调是影响相关各国调节决心和调节效果的重要原因。理论模型表明,在当前的货币金融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经济货币稳定缺乏有效保护,货币政策不得不参照发达国家并实行"相机抉择"的管理。这影响了外部调整的效果及失衡国调整的积极性。加强国际货币协调合作、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缓解经常账户失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09年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对外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同时,将在未来的8个月内共购买多达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美国为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继09年3月美联储采取诸如1.7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资金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美国这一经济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文章就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和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若干相对应的政策与建议,以期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亚平  徐韬  兰茹佳 《新金融》2012,(12):15-18
由于资产价格含有未来经济运行的一定信息,按照理性预期理论,人们会根据资产价格所包含的特定信息来改变对未来的预期。但另一方面,不完全信息与有限理性决定了人们对于实际经济运行只有模糊的认识。由于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一般比较复杂,资产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也非常灵敏迅速,不仅波动比较频繁,往往波动幅度也比较大,使得资产价格的波动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一般也比较大,导致人们在依据资产价格信息来调整对未来的预期时,状态往往是不稳定的,有时会做出超调或过度反应。所以中央银行虽然并非必须要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做出直接的政策调控,但必须要加强相关的信息沟通,加强对公众预期的管理,稳定和引导公众的预期。  相似文献   

17.
周二龙 《中国外资》2011,(12):21-21
09年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对外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同时,将在未来的8个月内共购买多达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美国为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继09年3月美联储采取诸如1.7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资金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美国这一经济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文章就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和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若干相对应的政策与建议,以期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局限和困境,并探讨了其政策出路。本文突破了财政政策对私有部门挤出效应的传统分析方法,采用宽松货币和财政政策的交互作用,从更广泛视角分析政府政策的挤出效应;以个人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调整为框架,并突破货币政策分析将利息作为负债成本的传统方法,将利息也作为资产收益评估政策效果;运用这一框架,并采用"核心GDP"作为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的指标,分析美国最近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局限和出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新常态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经济进入新常态所面临的挑战,指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可能取向:保持定力,在维持总量稳定的基础上盘活存量,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在低通胀水平下继续激活并用好"降息降准"等常规货币政策手段,稳定金融环境;通过定向微调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TVP-VAR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内石油价格受国际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对国际价格有着显著的引领作用;能源价格在月度数据水平上表现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依赖,显示出内生性特点。内生性的煤炭和石油价格对产业营业收入、利润和股票价格分别有着不同的影响,会扩大股市的泡沫成份。能源价格对经济的影响不是将能源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盯住目标的理由,基于系统模拟的结果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