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在工程实现中卫星通信地球站使用干扰对消抵抗来自空中平台或周边干扰的可行性,对不同接收环境下的干扰对消性能进行了分析。首先,在假定2个通道中干扰差异被准确估计并补偿的情况下,推导出理论性能的近似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 LMS)自适应滤波器对2个通道干扰的差异进行补偿,完成干扰对消;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使用LMS自适应滤波器的干扰对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干扰对消的理论性能在卫星信号与干扰入射夹角大于15°时信噪比恶化可以接近0 dB,而夹角小于15°时信噪比恶化程度明显提高;除了入射夹角的影响外,采用LMS自适应滤波器的干扰对消性能还受算法参数、干扰大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于固定频点的干扰,在入射夹角大于4°且主通道干信比小于30 dB时,干扰对消后信噪比恶化小于0.6 dB,而且这一结果基本不受采样率的影响。所提出的理论性能近似计算公式可以为干扰对消算法的性能评价提供参考,采用LMS自适应滤波器的干扰对消在算法参数设置合理的情况下可以接近理论性能。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1所成功攻克EMI电源滤波器检测全参数测试,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目前,由于电磁兼容的要求EMI电源滤波器随着DC/DC变换器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开展EMI电源滤波器的检测方法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但国内没有针对单个军用EMI电源滤波器的测试方法,导致EMI电源滤波器关键参数的测试一直无法实现全参数测试。二院201所经过方案论证、调研、软硬件开发、比对试验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实现了DVMC28、HFD-CE03F两款EMI电源滤波器插入损耗参数的测试,同时形成了一套10k Hz~30MHz单个EMI电源滤波器的全参数测试方法,填补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大规模阵列宽带数字波束形成系统实现复杂这一问题,结合子阵内波束合成对相位不敏感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子阵的分级波束形成算法.首先根据阵列合成带宽、频段、阵列规模等信息参数确定子阵规模,在子阵内利用移相器进行移相处理,实现窄带模拟波束合成;其次在子阵间利用FIR滤波器对宽带信号进行时延的精确控制,实现宽带数字波束...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线性多变量系统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DMRAC)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加速因子”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并利用 Lyapunov 函数分析了其稳定性。该算法可以保证受控对象输出跟随参考模型输出而无需进行参数辩别与状态滤波,也不要求系统满足完全模型跟随条件,因而在实现上十分方便。运用此法对用于某型飞机的自适应飞机控制系统进行设计,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中子活化分析仪器实现高性能的能谱采集,提出一种数字多道分析器设计方案.使用FIR(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滤波器,对脉冲信号进行微分,解决脉冲信号基线漂移的问题,得到准确的脉冲信号时间信息;提出脉冲梯形成形技术,改善ADC的微分非线性,减小信号中噪声的影响,通过梯形脉冲判断信号幅度信息;通过波形参数比较法,判断脉冲是...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些设备因结构限制需通过加速度信号做动平衡的实际问题,开展了基于加速度信号的影响系数动平衡方法研究。加速度传感器拾取的不平衡信号含有大量高强度噪声,强噪声造成信号相位剧烈变化,为克服相位难以检测的问题,论文采用自适应陷波算法分离微弱的目标信号,通过提取目标信号的幅值和相位等参数构建影响系数,进而根据影响系数法的动平衡原理求解转子系统的不平衡量。此外还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加速度信号的影响系数平衡法可提取相位等特征值及求解系统的不平衡量。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系统的电磁干扰来源甚多,其中有来自外部的电磁辐射干扰,包括电源、风扇、空调机、日光灯、闪电、各种电机及静电放电等。 电磁辐射干扰(EMR)通常分高频或低频。若频率在1Hz~10kHz称为电磁干扰(EMI),在10kHz以上称为射频干扰(RFI)。RFI又分传导RFI及辐射RFI两种形式。如果RFI从计算机上通过电源反馈到高压交流电源线上,则属于传导RFI。这种情况下,电源线  相似文献   

8.
逆变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避免逆变器对电器设备造成高频电磁干扰、产生电磁污染等,是其设计难点。针对车载逆变电源应用需求,设计与实现了一种正弦波车载逆变器。设计了以Boost升压电路、全桥逆变电路为核心的硬件框架结构;优化设计了LC滤波器,计算了串臂阻抗和并臂阻抗,得到了低通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采用了电压差分反馈等控制技术,由数字控制器SMT32采用双极性SPWM数字控制方式产生驱动控制信号,利用PID双闭环控制调节,实现了输出电压的快速稳定。对设计的正弦波车载逆变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输出功率可达200 W以上,效率超过85%,总谐波失真(THD)值在阻性负载时小于1%,在感性负载时小于3%,完全可以满足各种负载类型电器设备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开关电源中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和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通过减小干扰源产生的干扰和切断干扰传播路径的方法,采取了抑制干扰的有效措施,研制了电磁干扰滤波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激光驾束制导飞行试验弹的运行规律,建立了其简化运动学方程。鉴于其设计指标要求,选用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案,并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针对自适应控制信号过大向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带限幅因子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案,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案设计的导弹控制系统保证了导弹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数字能谱仪能够对探测器脉冲进行信号数字处理,可以满足中子活化分析仪对高计数通过率和高分辨率的要求.从极零补偿、梯形成形、堆叠判别及校正三方面,对数字能谱仪的关键算法进行研究:一是将长尾部的双指数衰减信号成形为短尾部的单指数衰减信号,并构造极零补偿的无限脉冲响应(IIR)滤波器,降低脉冲堆叠率;二是将指数衰减信号成形为同...  相似文献   

12.
高位率数字用户线技术属于新兴技术之一。该项技术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实现阻抗平稳自适应调整和消除回声,使现在大量安装的普通双绞线大幅度展宽其传输频带,使传输率高达2M6/S,用不着更换为光纤,因而经济意义巨大。 HDSL 信道 高位率数字用户线技术,即HDSL的信道,由局部回路、混合器、回声消除器,发送1接收滤波器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局部回路上一般都要有附加的噪声干扰;混合器把接收和发送的信号相混合,并进行初步的消回声;发送滤波器将待发送的脉冲信号整形,使之符合网络中允许的优化脉冲样板;接收滤波器重物被铜双绞线的损耗、时变等畸变了的原始信号;回声消除器把发送回声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去除,保证接收滤波器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是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设计出一款数字滤波器,最后对叠加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将产生滤波器的程序保存起来,在实际应用中稍加修改程序中的少量参数,即可实现不同功能的滤波器,对具有不同频谱特性的语音信号进行滤波。  相似文献   

14.
电力滤波器的研究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波对电网和其他系统的危害越来越大。解决谐波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使用滤波装置,无源滤波器因其功率大、成本低等优势在大功率用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由于有很好的滤波特性及动态特性好等优势一直得到广泛关注,但其容量又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将有源电力滤波器与无源电力滤波器相结合,构成混合有源滤波器(AF),取两者之长补有源电力滤波器之短,可以降低谐波补偿系统的成本,达到APF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选煤厂中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一些降低电磁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宽带采样通用接收机中模数转换器(ADC)的抗干扰问题,定量分析采样带宽内存在不同功率的其他信号时对有用信号量化时造成的ADC输出信噪比的损失,对ADC输出信噪比的损失与输入有用信号信噪比、中频预选滤波器带宽内信号的信干噪比、输入信号功率、有用信号带宽、ADC采样带宽、ADC量化位数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推导,并进行多场景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研究中对ADC输入和量化噪声的理论分析及推导是正确的,对于卫星通信中带宽20 kHz的典型信号,当要求输出信噪比损失小于0.1 dB时,要实现20,30和40 dB的抗干扰能力所需要的最小量化位数分别为8位,9位和10位。宽带采样下接收机ADC的设计,可获得最佳的性价比,并利于在工程中控制成本,对于宽窄带兼容接收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7.
凹版印刷机张力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时变性的复杂系统,用普通的PID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本研究通过建立凹印机张力控制模型和驱动电机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解耦控制原理的自适应解耦控制算法,根据偏差和偏差变化率来实时自适应追踪调整PID控制器参数,有效提高了张力控制系统性能和速度,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型的自学习智能监测诊断技术是一种自学习建模、自适应多种工况、自动发现故障的智能诊断技术,通过采集三相电动机的电压和电流数据,监测和诊断电机、被驱动的泵或风机以及过程和负荷的电气和机械故障问题。MCM系统是基于模型的自学习智能监测诊断技术、不依赖专家的状态监测和预测维修系统,是一种针对工业设备早期故障预警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与涌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系统具有主体聚集、自组织、涌现、非线性、多样性和动态局部优化等CAS特征,其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协同和竞争作用.运用相图分析法对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和涌现进行建模分析,研究表明:高技术企业之间潜在的协同与竞争机制是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和复杂性涌现的决定因素,由外部决定的相关参数是产生自适应演化和涌现的外部条件.利用协同与竞争机制研究高技术产业系统演化过程,通过对外部参数的选择描述系统基于内在规则的非线性演化规律,能够为研究高技术产业系统决策与控制提供一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适应控制中,由于实时辨识误差存在,本应零极相消的情形末必能实现;这一事实指出,在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中,会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为了克服由非最小相位性质给自适应控制造成的团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它利用适当地选择目标函数中的参数,来达到避免闭环不稳定零、极相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